来源 湾区楼市发布

没想到,买房的难度陡然上升了。

昔日的巨头,一个个倒下;究竟谁值得信任,成了房地产市场一大谜题。

背景、规模、现金流、开发模式全方位深度剖析,楼市君为您甄选健康房企。

有了大湾区信心房企名单,买房不再开盲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湾区信心房企发布

现在买房,购房者除了需要看地段、看户型、看价格、看配套……还面临一个问题:

我买的房子会不会烂尾?

泰禾、恒大、华夏幸福接连暴雷,2000万身家的北京院子业主,也要跪地维权。

夜不能寐的业主不禁心生疑问:

昔日的知名房企,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

头部企业频频跌倒,习惯用规模作为标准的TOP榜,似乎毫无意义。

抛开传统的房企排名方式,根据暴雷房企的种种先兆。

《湾区楼市发布》、《广州楼市发布》、《佛山楼市发布》、《东莞楼市发布》联合推出《2021大湾区买房信心之选》。

综合规模、现金流、机构评级、开发模式等6大动静态指标,为广大购房者,甄选出安全品牌房企。

优选绿档,远离红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选绿档,远离红档

今年以来,“三道红线”政策成了热词。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三道红线”?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为了控制房企过度借钱,国家给房企上的紧箍咒。买家也可以根据三道红线的踩线情况,来判断房企的安全程度。

首先三道红线是指:

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 70%;

2、净负债率大于100%;

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根据三道红线,房企被划为了4档:

红色档:三条红线全中招,不得增加有息负债;

橙色档:踩到两条红线,有息负债增速不得超过 5%;

黄色档:一条红线超出阈值,有息负债增速不得超过 10%;

绿色档:全部指标都及格,有息负债增速不得超过 15%

理解起来很麻烦,没关系;楼市君已经整理了一份榜单。

大家只需要记住,安选指南第一个原则 :“优选绿档,远离红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个指标本身,对于房企财务健康程度进行了划分;踩中多条红线的企业,负债率高、现金流更紧张;

其次有息负债规模受限制,导致资金来源受限,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绿档房企中多数是保利、中海这样的央企,兼具实力和背景;另外一部分是万科、龙湖等稳健经营的上市民企,所以绿档中绝大部分是值得信任的。

“红档”却是暴雷房企先行指标:

华夏幸福、蓝光发展、泰禾集团:2019年-2021年 红档。
中国恒大:2014年-2020年 红档 (2021年降至橙档)。
新力控股:2016年 -2020年 红档 (2021年降至黄档)

而“黄橙”两档的房企,就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很多以高周转为主,规模又比较大的企业,在政策出来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降下来。

就连万科,也直到2021年上半年才转绿。

所以像美的、旭辉等被这一条绊住,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以高周转著称的碧桂园,恐怕需要踩在这一条上很长时间了。

大象转身需要时间,高周转不是原罪,没有利润的高周转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资成本-现金流

“三道红线”有其局限性,有的房企的“财技”超群,问题被掩盖在指标下,比如黄档的新力和花样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暴雷。

甚至绿档企业,也可能混着危险分子,融资成本-现金流指标可以打上一个补丁。

现金流可以理解成房企的血液,一旦枯竭,身体支撑不住。

而融资成本太高,利息吞噬掉利润和现金流,将最终拖垮房企“虚胖”的身体。

所以楼市君整理了第二份榜单;其中现金流为负,融资成本高的已经标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到,问题房企在暴雷前,无一不是现金流紧张且融资成本高企:

华夏幸福2020年融资成本 7.94%,现金流持续为负。

中国恒大2020 年融资成本 9.49%,现金流多年为负,勉强转正。

新力控股2020年融资成本 7.97%,现金流急剧下降。

花样年2020 年融资成本 9.10%,现金流多年为负,后转正。

企业能从专业机构以低的利率借钱,代表企业风险较低。

这就好比P2P的收益要高于存银行,因为银行风险更低。

而企业风险低,企业的融资能力就更强;获取现金流,提供续航的能力就越强。

最后记住“安选指南” 第二个原则是:

“融资成本高,尽量远离;现金流很差,谨慎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离有兑付风险房企

有了以上两道指标,仍然不放心怎么办?

有个时效性强,且最有效的方法很少见到。

那就是,借助专业投资者的判断。

债券,就是很好的参考标的。

首先债券有权威机构进行评级,其收益也隐含着不同的风险等级。

高收益的债券,是专业机构在用脚投票,评选出了有兑付风险的房企。

最近大家可能经常听到,房企美元债违约的消息,美元债就是一个好的参考。

楼市君整理了投机级(B级) 以下,高收益的房企美元债。(同一房企只选一只)

这些美元债的发行房企,大家必须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榜单中债券评级按从低到高排列,而债券的收益率越高,代表债券价格越便宜。

价格特别便宜,表示债券遭到了专业机构的抛售,说明基本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以上榜单中房企大部分是红档,但其中不乏绿档和黄档企业,某个绿档房企,据说发工资都成了难事;而马上要兑付的美元债,违约的可能性很大。

财务指标是静态的,债券市场是动态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债券背后的房企,借鉴机构投资者的判断,不乏是明智的选择。

所以记住,安选指南第三个原则“远离有兑付风险房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地主”,相信”实力“

除了以上这些指标,有些房企的硬实力无法量化,不能刻板地误伤;

他们像“扫地僧”,低调又充满实力。

土地市场竞争激烈,房企不断降低拿地净利润率要求,并以满足动态周转为前提去拿地。

一旦项目运营不及预期,亏本降价卖的“恒大”们,就陷入了“旁氏化”困局。

然而,有一类企业,很少见到他们项目降价,行情不好就囤地惜售;一块地开发十几年很常见。

这类企业对于利润率有着很高的要求,很少在公开市场露面。因为手里屯了一大把土储,能像“扫地僧”般淡看行业的下行周期。

港资企业新世界、恒基、长实 ;大陆的合生创展、时代中国就是这类代表。

还有一类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在各类榜单中都很难见到身影,但背景雄厚。

比如地方国企粤海、深振业、深特发、珠实、建发、长房等。

这类企业因为社会责任更大,在土地获取端也会得到一定照顾,所以其实力在纸面上是无法体现的。

安选指南第四个原则就是:相信“地主”,相信“实力”。

最后,楼市君综合前文中提到的,再结合背景实力、现金流、三条红线情况,整理了一份《2021大湾区买房信心房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有了这份清单,能够为大家在选房时提供一个参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