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宜超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丹尼斯·维伦纽瓦版的《沙丘》上映一周多,受欢迎的程度在意料之中,得到的褒奖、质疑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它注定不是一部可以简单概括的作品,甚至这部影片的副标题“Part1(第一部分)”也标明其本身只是一个开篇和序章;拍摄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试图走近它也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现在,不如让我们从100℃+的沙漠炙烤中暂时冷静下来,抛去“大片”、“奇观”、“史诗”、“震撼”等等先验的关键词,看一看这部电影本来的模样。

科幻电影,一定要讲述未来吗?

在部分观众看来,《沙丘》甚至根本就不像一部科幻片。有人评论:一万多年过去了,人类竟然还活在封建社会,还在用冷兵器战斗,这简直不可理喻。

这个“锅”首先得由原著来背:写作于上世纪60年代,弗兰克·赫伯特的小说《沙丘》设定的基本世界观,是人类在一场大战后,彻底禁止了人工智能的存在;为了生存,人类向更多的星系扩张领土,并回归了帝国封邑制度。同时,作为“软科幻”的开山鼻祖,《沙丘》在科幻文学领域的探索主要是集中于生态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层面的。

这样的世界可能不够讨喜,甚至十分黑暗;但这确实就是赫伯特开始讲述这个漫长故事,并表达他对于生态环境思考的起点。另外,事实上我们也无法自信满满地否定这种未来的可能性。

症结在于:主流商业电影中“正统”的科幻片,“理应”有足够光鲜炫目的装备、技术作为标配,整个生存环境应是波光粼粼的“赛博朋克”;反观这样一部形象复古的《沙丘》,似乎不太符合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固有想象。

本片服装设计师Jacqueline West透露:她从一开始便了解到,导演并不想要做一部流水线式的平庸(run-of-the-mill)科幻,而是更偏精神、心灵方向的(psychological)。

这样的方向,其实早在40年前就确定了。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14岁左右时就成为原著粉的维伦纽瓦,最为着迷的就是小说的“诗意”和对自然生态的描写及讨论,他所认定的沙丘星球是“复杂而充满能量”的。

所以,“维氏沙丘”最终呈现的观感,是维伦纽瓦以他对于电影美学的掌控,加持以现代摄影技术,毫无保留地展现大自然的景观与力量,并尽可能地将人物的各种心理历程影像化——不是寻常的处理方法,因此挑战极大,又十分冒险。“雪上加霜”的是,作为系列的开篇,这一部《沙丘》的故事性并不强,甚至导演会有意避免过多的剪辑以保证诗意风格。

好在维伦纽瓦本就不是纯商业倾向的导演,自身的号召力也让他有足够的底气来“任性”地遵循原著的设定;虽然,这样的选择必然会牺牲掉一部分有固有观影习惯的商业受众的口碑。但如果反过来看,这样一座“慢沙丘”若能得到足够多人的关注,将为更多人群拓展科幻影视的观赏思路,也会为未来商业科幻片在叙事风格上争取到更多的路径。

所有的科幻片,都在讲述乡愁

那么,维伦纽瓦到底借《沙丘》的故事,在“精神”层面讲述了什么呢?

在今年举行的第59届纽约电影节(NYFF59)上,维伦纽瓦和本片作曲汉斯·季莫有一场对谈。维伦纽瓦在形容原著对他年少时的心理影响时,使用了“Nostalgia”(乡愁)一词。

汉斯·季莫当即表示非常有共鸣,他补充说:似乎找不到哪一部科幻片,是没有天然的乡愁感的;很奇怪,科幻电影总被默认为是关于未来的,可是我们在观影时,每每都能感受到一种超越了时间的东西。

有趣的是,这种“乡愁”和“非时间”,都在《沙丘》里的故事里找到了对应:“天选之子”保罗梦境中的“预言”让他分不清过去、现在、未来的线性顺序;保罗之前未曾踏足沙丘星球一步,却好像已经对那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将那里当作了故乡。

于是,维伦纽瓦在这部“超长预告片”中,耐心地讲述了本部的主角少年保罗那生发于未知的“乡愁”,他的困惑迷离、逐渐增长起来的责任感,都源于此。

这让人联想到塔可夫斯基的名作《乡愁》——虽然它并不是科幻——其中的人物都同样是游走于一个于他而言崭新的世界,试图在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中,寻找一种莫名的归属;那浓得化不开的,在《乡愁》里是萦绕于镜头前的烛光与朦胧,在《沙丘》里是漫天的黄沙和香料。

表面上,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面对的是生存环境的改变,他们要去努力适应的是全新的环境;但本质上,他们真正要面对的,还是自己。

让我们再回到14岁的维伦纽瓦:手里捧着《沙丘》的他,看见的,其实也是他自己。40年后拍摄《沙丘》,其实是将他14岁时所有梦境进行一场视觉呈现——他坦言要找回那个年少的自己;于是他在拍的也是一份“乡愁”,即对于年少时熟识的沙丘星球和彼时心境的回首、反刍、再现。

而在这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中,他选择将重心放在探讨人类最深的、只能完全由自己一个人去默默承受的终极恐惧:梦境、死亡和痛苦。

“我绝不能恐惧,恐惧是思维的杀手(I must not fear. Fear is the mind-killer.)”这句原著中的名言,被安排在影片中由保罗和他的母亲各自说出,如同我们每个人在遇到危机时都会在内心深处默念的咒语。

本片中最重要的将恐惧影像化的场景,莫过于来自姐妹会的盖乌斯·海伦·莫希阿姆圣母对保罗进行“戈姆刺”测试的一幕。据维伦纽瓦介绍,这个场景几乎就是按照他“14岁噩梦”的样子来设计的:逃不出去的、布满高高书架的房间让主人公没有退路,坐在高背椅中的“中世纪”打扮的圣母,呈现出一枚“象棋棋子”的荒诞恐怖的模样。

“丹尼斯所塑造的世界就像梦一样,像一个狂热无比的梦。”扮演厄崔迪公爵的演员奥斯卡·伊萨克这样形容。

奥斯卡使用到的形容词“Phantasmagoric”(幻影、幽灵般的)恰好非常准确生动地描述了”维氏美学”在这部影片中的存在感:幽暗冰冷到极致,炙热耀眼也极致,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幽灵”笼罩了一切。这个词的名词形式“Phantasmagoria”本指的是发明于18世纪的一种剧院表演形式,它使用光影在墙上投射与恶魔、幽灵有关的恐怖图景——而《沙丘》电影中投射下的最大幽灵,正是人在面对未知、梦境、死亡、痛苦时,内心巨大的恐惧。

甜茶不是主角,沙丘才是

然而,这巨大恐惧的根源是什么?

其实,几乎所有的科幻文学,甚至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以这“根源”为母题的:那便是人在面对大自然和宇宙时,切入骨髓的渺小感。

原著作者赫伯特是在为一本杂志研究撰写关于沙丘生态的文章时,逐渐“走火入魔”,进而萌生撰写《沙丘》的灵感的。是自然本身给予了他动力和源泉(类比地想一想,罗琳在撰写《哈利·波特》时,最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是“一个小男孩”;而在赫伯特这里,当之无愧的主角则是“沙丘”),“沙丘”是起点,也是所有故事的核心。

“这本书就是受自然启发的。所以,我想让自然成为主角。”维伦纽瓦如是说。

因此,将自然作为主角,也才是观众在欣赏电影时的正确打开方式。

无论是渗入脾肺的无处不在的沙砾,还是随时可以让生命消失的高温,壮观无垠的沙漠,静默吞噬一切的沙虫……如此种种都在提醒着我们:在宇宙面前,区区人类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意识到了这一点,你才能获得登临沙丘星球的通行证。

“我非常的老派。”维伦纽瓦自嘲道,“我就是需要真实的自然环境、真实的布景,我就是要深入沙漠。我需要启发我自己、演员、摄影师。”

他相信:“当每个人一步步地迈进真实的景观时,才会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这是一趟向内的心灵之旅。”

据主演“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回忆,在《沙丘》整个的拍摄过程中,他只经历过两次绿幕拍摄,其它的时间,他与其他演员都是同位于约旦、阿布扎比的沙漠日夜守在一起的。

“我需要让蒂莫西亲自经历这个过程。”维伦纽瓦“毫不留情”地将他的演员们丢给大自然,让他们跟随着影片真正的主角,去找寻表演的状态——抑或是褪去“表演”后的真实反应。而他成功了。

“沙漠真的是太大了,它带走了所有的自我。”扮演杰西卡夫人的演员丽贝卡·弗格森感慨,“就像是自然母亲将你吞没(engulfing),你在她面前没有任何意义。”

而“海王”、扮演邓肯·艾达荷的演员杰森·莫玛,在沙漠中则仿佛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孩子,他特别享受每天都在让人瞠目的壮丽景致中和伙伴们一起工作,正像是每个人在母亲面前无忧无虑的幸福状态。

维伦纽瓦在影片的拍摄中几乎很少使用中景,而是用大量的特写、广角镜头,去充分地表达人与自然的体量关系。观众在成片中,将通过这样的画面去正视我们骄傲自大的内心,是如何在被置于自然、宇宙的尺度时,刹那间土崩瓦解。

电影需要大银幕

想要描述自然的尺度,除了我们的想象力,当下人类可以运用到的最佳方法,仍然是大银幕电影。

“大银幕是我电影语言的一部分。”维伦纽瓦几乎在每一次采访中都不遗余力地强调,大银幕是他创作的载体、目标和动力。《沙丘》中每一处的摄影、剪辑、表演、音乐和声音设计,都是为了大银幕量身定做;它是又一部可以被影迷收录在“大银幕必看片单”中的作品。

这并非一个影人的“傲娇”,因为事实是:暂时还没有什么手段,能够完全替代影院带给观众的沉浸感。维伦纽瓦描述,在大银幕上观看《沙丘》,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不仅是人们想象中的“更大”,而是“更近”——你会有一种“跌进”眼前这一片浩瀚景观的神奇体验,从而融入“沙漠”,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作为人类,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某一时刻,成为同一个人。”维伦纽瓦认为电影院将让观众在一部电影中,分享一段共同的经历、分享当下相似的情感。

在讲述《沙丘》这个复杂、深刻的故事时,维伦纽瓦强调他们尽量“选择了一种简单的方式”;在表达作者意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每个人都能走进沙丘的庞然世界,“分享”也应成为大银幕创作的目的。事实上,通过影像与观众对话、引发共鸣,一直都是电影艺术存在的特殊意义之一;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而大银幕则会让这个梦更真实可触。

昆汀·塔伦蒂诺曾称电影院是他的“教堂”,《天堂电影院》是朱塞佩·托纳多雷为每一位普通影迷书写的传记……无数影人都在以他们的方式表达对大银幕、电影院的依恋。在当下的趋势与困境中,仍对大银幕电影的未来抱持初心与信心的创作者,值得被尊重和珍惜;而作为影迷,也一定渴望能看到更多以初心为导向、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

“电影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有自己独特的诗意内容、特殊使命和自己的命运——电影的诞生,是为了表现生活和宇宙的独特部分,那是迄今其它艺术形式都无法表现的。”塔可夫斯基在他的《雕刻时光》一书中这样总结。

维伦纽瓦则称《沙丘》是他写给大银幕的一封情书,“电影,就是要在一张白色幕布上观看的——对于我来说,这才是电影的定义”。

本文参考视频资料:

DUNE Cinema Intro + Q&A | TIFF 2021 (by @TIFF Originals)

Making Of DUNE Part 2 - Best Of Behind The Scenes, On Set Bloopers & Interviews (by @STREAM WARS)

Denis Villeneuve and Hans Zimmer on Dune | NYFF59 (by @Film at Lincoln Center)

'Dune' Director Denis Villeneuve Breaks Down the Gom Jabbar Scene (by @Vanity Fair)

“Amazing actor, amazing” Director Denis Villeneuve on Timothée Chalamet, Dune & cinema's importance.(by @BBC Radio 1)

Dune director Denis Villeneuve on adapting Frank Herbert's notoriously unfilmable sci-fi epic (by @q on cbc)

Dune Cast Q&A with Stephen Colbert (by @Stephen Colbert)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