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董兆东自掏腰包,为五层老楼安装扶手,方便楼内老人上下楼。10月27日,大连暖心的哥董兆东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引来全国多家媒体转载。10月30日晚,董兆东登上了央视《新闻周刊》。白岩松点评称,他用付出和热心温暖了全楼老人。对此,董兆东表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哥,做了一件普通的事而已,没必要过度宣扬,“敬老爱老是人的本分!”

回放

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老式住宅楼,由于设计年代较早,楼道里未安装扶手。如今,楼内居民多为七八十岁的老人,上下楼时不太方便。楼内邻居、出租车司机董兆东师傅看在眼里,自己花钱买来钢管等材料,为老楼修建了扶手,解决了老人们上下楼的困难。天凉了,他还特意把扶手套上软垫,老人把着扶手走楼梯,既安全又暖和。对于董兆东的事迹,本报融媒体平台进行了报道。

 文明风景线|大连“暖心的哥”登上央视《新闻周刊》感动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文明风景线|大连“暖心的哥”登上央视《新闻周刊》感动全国

进展:“暖心的哥”

登上《新闻周刊

11月2日凌晨4时,董兆东借着路灯的光亮,发动了出租车。这座城市里,多数人仍在睡梦中,可他已经早起奔忙。开出租车是他谋生的手段,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未因舆论的关注有丝毫改变。
董兆东得知自己上了央视,是其他的哥告诉他的。1日,董兆东所在的出租车司机微信群里,闪出了一条消息,“你看,这是不是你?”10月30日晚播出的央视《新闻周刊》的画面里,知名主持人白岩松正在点评他的事迹:“董兆东用自己的付出和热心,使整栋楼里的老人都没被冷落,这是我们走进老龄化社会(过程)中,特别让人感到温暖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消息,董兆东感觉不可思议,“就是在楼道里装了扶手而已,一件邻里小事,咋还上了央视了呢?”实际上,不仅仅是央视报道了他的事迹。10月27日以来,全国十几家媒体的官博转载了本报报道,另有多个政务账号也发布了此事的视频。

观点:邻里小事何以感动全国

对此,一名互联网时评人发表观点称,董兆东眼里的邻里小事之所以拨动了万千网友的心弦进而引来央视聚焦,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这种楼道里的暖心事,效果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实用也很接地气,特别是董兆东师傅装了扶手又套上软垫隔凉的举动,能看出花了不少心思,如此细致入微地助老行善令人眼前一亮。“谁家都有老人,当我们忙于工作的时候,憧憬着诗和远方的时候,却总是忽略了老人的难处……当楼内邻居做出了如此贴心的举动,会不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敬佩感呢?”由是引来点赞声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事件中所折射出来的“老人老楼”现象,引发了有识之士的共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央视《新闻周刊》报道董兆东时,注意到了本报提出的“老人老楼”现象。节目表示,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还有更多“老人老楼”,值得被关注。

他说:“别过度宣扬,敬老爱老是本分”

2日中午,记者再次来到西岗区八一路194号楼时,董兆东已经完成了交接班。他说,正常来讲,自己应该是下午2点交班的,由于84岁的老母亲刘淑英腰不好需要照顾,所以最近就提前交班了。娘俩吃过饭后,董兆东拿着扫帚和撮箕,在楼道里打扫起来。这栋老楼已建成40多年,设施虽旧,但楼道内却干净整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刘淑英干了20多年楼长,长期和几名老邻居在楼道义务打扫卫生;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住户们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行动不便,董兆东等人便效仿前辈做法,备下扫帚不时打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兆东一边扫地,一边向记者吐露了心声。“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做了一件普通的事。谁没帮助过别人?没有必要过度宣扬。给身边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人的本分!”不过,他又表示,如果通过这件事,能让社会对“老人老楼”多加关注,那就再好不过了。

行动:本市多措并举应对“老人老楼”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身体健康、日常生活、精神需求等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此前,“老人老楼”现象就已引起本市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关爱老年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以旧楼加装电梯为例,在中山区迎宾路沿线某栋住宅楼,全楼共6层11户,大多数住户是60岁以上的老人,爬一趟楼气喘吁吁。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这栋楼安装了电梯,解决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
记者注意到,本市已出台政策,计划到2022年,全面建立重点关注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社区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到2024年,实现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

“政府的精准施策是一个方面,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也非常关键。”采访中,老楼里的街坊向记者表示。他说,老人们都不愿意给子女增添负担,有难处也不愿意说出口,希望子女尽可能地多陪陪老人,了解父母的实际需求,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明大连、半岛晨报 联合出品

记 者:满文飞

编 辑:于 雪 校 对:孙 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叛逆吗?大连违停继续曝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