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吉训明

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训明,海安人。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北京高原适应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我国低氧与脑卒中领域知名专家。为使我国高原低氧和脑卒中的防治水平领先于国际做出突出贡献。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低氧与缺血适应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新技术体系的创研及推广应用”的第一完成人。

因对低氧适应防治卒中研究的贡献,获得2014年美国卒中学会创新与进步奖,成果入选2017年国际卒中领域十大进展及中国、欧美临床诊疗指南和美国医师培训教材。先后入选中国转化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和何梁何利科技与创新奖。首倡的缺血/低氧适应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原病和脑卒中防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国家远程卒中中心在海安人民医院设立分中心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5大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之一,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据悉,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出264个项目,其中包括4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6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15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醉心科研 执着挑战医学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生于海安的吉训明,儿时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好医生。1994年,他做出医学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决定——携家北上,在中国神经外科的发源地——天津医科大学攻读神经介入领域的硕士和博士。五年的硕博连读,吉训明觉得“学得还不够”,辗转到北京,师从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攻读博士后,正式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继续在神经介入领域探索。

“凌锋教授的胸怀和眼界,令我受益匪浅。”吉训明回忆道,在同神经外科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习交流过程中,他领悟到医学事业的追求,要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尤其遇到疑难疾病,医生要敢于挑战医学难题。”

2006年,吉训明到哈佛麻省总医院卒中中心学习,指导老师拿出一名患者的头颅CT片子询问他用药方案。吉训明熟练地给出国内药物治疗方案,指导老师却指出,只需服用一片阿司匹林,患者即可转院康复。吉训明感到十分震惊:“我们临床使用的很多药物并没有循证依据,我们的临床水平和学术研究都亟待加强。”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成人致死和致残的前列病因。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中多数会留下后遗症,高龄患者比重相对较大。因此,研究脑卒中的预防、预警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是,吉训明锁定这一目标,历时20余年带领团队,在低氧与缺血适应防治脑卒中、血流再通为基础的卒中神经保护和静脉性脑卒中领域,进行了系统性和创新性转化研究,多项成果写入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以国家卒中抢救与远程指导中心、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为基地,在全国卒中高发地区医院推广应用,整体上提高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水平。

精心管理 搭平台促医学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次赴国外学习的过程中,吉训明深刻体会到,在脑血管疾病领域,国内外诊疗与科研存在巨大差距。

从哈佛麻省总医院访问归国后,吉训明力主成立了宣武医院-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建立双主任制,邀请美国专家前来中国教学交流的同时,派遣中国研究生到美国进修。研究所先后培养出一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在内的优秀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加速了中国神经科学发展。

2007年,吉训明就任宣武医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吉训明认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做奉献——拓展人才成长空间、搭建科学研究平台、创建良性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医院整体发展。在他看来,管理与科研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只有在一线身临其境地了解临床科研人员的难处,才能更好地给科研人员制定政策、提供资源、做好服务。而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只有自己站在学术前沿,才能带动其他科学家不断向前。

虽然医院科研理念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吉训明坚信,“中国人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解决”。与欧美老年人群多是心脏血栓脱落造成脑梗的疾病特点不同,中国人颅内血管原发病变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欧美。吉训明对此作出解释,对于颅内出血,手术风险大, 因此对于国人,应当有独特的治疗方案。

吉训明和团队在早期研究中发现,预先给予反复、短暂、安全的全身低氧或原位缺血适应训练,可激发脑对缺血缺氧损伤产生耐受,从而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损伤,达到“以低氧抗低氧,缓解慢性脑缺血缺氧”的目的。

随后多年的临床研究,他和团队不仅证明了“远隔”脑保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研发出“远隔”缺血适应专用治疗仪器,形成了集筛选、智能判断、治疗和远程健康指导于一体的可穿戴设备,“老年患者可以在家使用,不需要家人帮助。”吉训明表示,“缺血预适应训练”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除了有效解决中国脑卒中防治难点,该设备和训练方法可逐步缓解人在高原的缺血缺氧反应,对援藏和守卫边防等国家战略,起到了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