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建利/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城池以外,五里一堡,十里一铺。五里堡,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连着官道,通向其他州城府县。

东十里铺:

十里铺村,历史村庄地名,又名东十里铺,原址西邻中州大道,南接白庄村,北临崔庄村,东依七里河。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曾有五里一堡,十里一铺”之说。该十里铺因其在郑州城东十里,又称十里墩、东十里铺。明朝嘉靖年间的《郑州志》中记载:“西焦铺,东十里。”民国时期的《郑县志》中说:“十里铺,牛岗铺,是东十里铺,在明时名西焦铺,清时名牛岗铺。”西焦铺就是现在郑州东边的东十里铺。随着时代发展,信息传递加快,清朝末期,十里铺被撤销,村庄沿用原“铺”名为村名。

西十里铺

西十里铺,历史自然村地名。原名黄活寨,原址在今郑棉五厂生产区。由于该村的位于老郑州城西十里,村南有十里长亭家(今群艺宫),故名西十里铺。以前,该村斗居住有三大姓:黄、赵、李(回族)。因黄从石佛搬来最早,故名黄寨。汉回两民族群众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清朝初年,黄家搬迁,在村南地(现邮电设计院)另建新村,取名小黄庄,仍以李、赵两姓为主。后来由于历年战乱,人们背乡离井,外出逃荒,在异乡为说清自己原籍,总是说郑州西十里铺。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于西十里铺这个名字,却把原名黄寨给遗忘了1956年1月,因兴建郑棉五厂,该村搬迁到朱屯南隅现址。该村原址有西十里铺女清真寺,始建于1938年。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村村民集资建成的西站路香蕉市场,当时是中南五省最大的香蕉市场。每天有20多节车皮和几十辆集装箱汽车的香蕉在此交易。2010年,朱屯村城中村改造,该村再次拆迁。

西十里铺流传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传说。据传,赵匡胤在做皇帝以前,好与朋友交游,吃吃玩玩。有一天路过郑州,夜宿西十里铺青牛观(又名清幽观)内,更深人静时,隐隐约约听见有一女子啼哭不已。他循声寻找,找到与庙一路之隔的洞里,果见一女子在哭。他询问详情,才知道这一女子是山西人,姓赵,名京娘,被强盗抢劫至此。因为都姓赵,赵匡胤非常怜悯她,遂以兄妹相称,为免使京娘再次遇险,遂决定把京娘送回老家。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人们就把赵匡胤休息的地方叫十里长亭,把找到京娘啼哭的洞叫龙凤洞(大体位置在今郑州艺术宫)。

赵匡胤送京娘的故事,被后世许多剧种编成戏曲传唱。戏中又演绎出:路上京娘为赵匡胤关心照顾所感动,欲以终身相托。河南曲剧《千里送京娘·油菜花开一片黄》一折,京娘唱道:油菜花开一片黄,兄送妹妹回故乡,兄长好比张君瑞,妹比莺莺女红妆,当中缺少小红娘。赵匡胤答曰:油菜花开一片黄,兄送妹妹回故乡,我到西关把朋友访,贤妹不必谈家常——剧中赵匡胤凭一身正气和高强武艺,安全地送京娘至家中,即刻投军而去。

南十里铺

南十里铺位于南三环以北、长江路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冯庄东路以东。该村临京广铁路,村北设有郑州南站。郑州路穿村而过。明朝嘉靖年间的《郑州志》记载:“南十里有七里河铺。”据碑文记载,清康熙年间卢姓从窦府寨(今管城区豆腐砦)来此依河建村,名卢家。原居住处由于地势低洼,常遭水患,村民迁至现地势较高的地方。因近旁有一条小河(今七里河),又临官道,清朝光绪年间,官府在此开设驿站十里亭,就更名为“卢河铺”。因此地在郑州南大约十里之处,村名便改为十里铺或南十里铺。清末村上打了一道土寨墙,周长近千米,设有南、北两个寨门。1927年冯玉祥主豫时,在两个寨门上方镶嵌有“和平村”三个砖刻大字,但没有叫起来,后称为寨名。原北寨门以里有座关帝庙,农历二月二十五为关帝庙庙会日。南寨门以里有座祖师庙(也叫青苗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庙会日。因庙内有青苗神的灵位,所以也叫“青苗会”。在靠天吃饭的年代,六月初是禾苗的生长旺季,一旦失去青苗,一季将颗粒的说钱买种无钱买苗无收。农村有“有法,所以,农民把青苗视为神灵起会敬祭。南十里铺的青苗会在郑州是独一无二的,久盛不衰,延续至今。

该村因临近铁路和公路,口间,这里是重灾区,村内民房全被烧光,伤多人。1941年10月4日以后,日军郑许公路南窜到十里铺一带,在该村汉的带领下,到处抓人。这次洗劫,十里村民30余人被鬼子杀死,村里村外到处是被日寇用刺刀挑开的尸体,个个五脏溢、鲜血直流,惨不忍睹。房屋、家俱、木焚毁殆尽。面对日寇的暴行,十里铺民赵继奋起反抗,1941年10月,三次袭敌营,不幸被日本鬼子抓住残害。当地民为其立碑纪念,石碑就位于该村北寨外的大路旁。每当提起抗日战争这段史,郑州人都为赵继的壮举感到钦佩1944年日寇再次入侵郑州,郑州沦陷。

军最高司令部下设总兵站,驻扎在南十铺。1944年4月,日军下乡扫荡,十里村有20多人藏在一片麦地里,被发现鬼子用机枪全部打死。改革开放后,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平坦,粮食蔬菜均衡发展工农业并重,群众生活富裕。1999年火车全面提速,铁道部要求所有的平交道口都要修建桥涵。铁路部门为修十里铺村桥涵,在距桥涵不足100米的地方专门修有个地下通道,2000年元且打通,涵洞的路面没有硬化。一些人为图省事仍不顾生命危险翻越铁路。京广铁路平均每5分钟都要有一趟火车通过,特别繁忙,也特别危险,引起一次次悲惨事故。

北十里铺

大铺,民间流传的北十里铺。位于大铺路和文化路交汇处区域,为白庙行政村第三、四、十村民组。铺是古代的一种邮驿机构,始于宋代。北宋建立的一套较为健全的递铺组织,特别是急递铺组织,为以后各朝所继承,一直延续到清末,明朝洪武元年正月规定:“急递铺,凡十里设一铺”,实际虽非如此划一,但以10里者居多,明代各县多以县城为中心,设急递铺,向四周辐射,连续周边邻县(或邻省),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快速邮递网络。急递铺一般设在交通位置比较优越的地方。据明朝嘉靖《郑州志》记载,郑州有好几个“铺”。其中朱村铺在州)北十里;许桥铺(今庙李镇二十里铺村)在(州)北二十里;赵本村铺(今惠济区东赵村)在(州)北三十里。嘉靖《郑州志》记载的铺名,唯有朱村铺名称失传,嘉靖郑州志里面还有“朱村”的记载。说明朱村铺就设在朱村,郑州东、西、南十里的铺名,现在都可以找到相对应得村庄,唯有北边朱村铺这个铺名,我们没有找到想对应的村名,而大铺的位置正好在郑州老城北十里的古官道旁,此处正北十里是今庙李镇二十里铺,再北十里有赵本村铺(今惠济区西赵村和西赵村)。这三个村当时都属于郑州,正好在一条线上。宋代就有许桥铺的记载,朱村铺和赵本村铺设立年代无法考证,但是至少在明朝嘉靖年间之前就设立了。大铺村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宗教比较繁盛,很符合交通要道的发展特征,所以,该村很可能就是古代的郑州北的朱村,而明代的朱村铺就设在该村,清代乾隆郑州志里面也有朱村铺的记载,说明当时的朱村和朱村铺都还存在。清朝后期,递铺通信组织逐步被现代通信手段代替,清朝末年,废急递铺。很多村庄村名沿用铺名或者更名。因为没有有力证据,只能作为笔者对大铺村名演变的一个猜测。

明朝后期,娄桂亭在江浙做官,告老还乡,路过此地,觉得是风水宝地,和家人在此定居,购地置业,繁衍生息。很可能原来该地叫朱村,朱村附近设有朱村铺。

清朝康熙年间,娄桂亭的第四代孙娄敬义和岳寨(村)岳姓女子联姻,搬到岳寨定居,成为岳寨望族。因大铺临近“官道”,交通便利,便逐渐发展成了多姓氏的大村庄。为了便于就近祭拜“三官”,村民集资在村中修建了一座三官庙。邻村也常有人慕名前来祭拜,庙中的香火很是旺盛相对于附近的小铺,该村较大,清朝末年,村名演变为大铺。清光绪年间的一个夏天,连续多日阴雨连绵,该村三官庙最终因雨水浸泡而倒塌。郑州城中士绅闫坛(原籍大铺,曾考中过举人)出资按原来的样式对倒塌的建筑进行了修复。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号召各地废庙建学,大铺三官庙被改作小学,庙中的殿堂就是教室。教师由该村几个读书人轮流担任。

学生每学期的“学费”为几斗粮食,作为老师的“薪金”。解放后,大铺小学改为公办学校,因学生数量猛增。1955年,大铺小学临时迁往郑州师范学校附近,改名为“郑州师范附属小学”。1956年后,位于文化路上的新校舍竣工,“郑州师范附属小学”搬入新校园,并改名为“文化路小学”。

小铺,位于东风路和信息路交汇处区域,为白庙行政村第五、六村民组。因为该村东有大铺村,而该村较小,故名小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