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果农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也有人说,果农最好的时代正在到来。

沂源是山东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99%以上。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无论是地貌特征,还是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苹果。

据《沂源史志》记载,沂源大规模培育和种植苹果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土壤含钾量高,造就了苹果皮薄色艳,质脆多汁、含糖量高、酸甜适口、风味醇厚等独特品质。

目前,沂源林果产业面积75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年产量达70万吨,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之一。

一组数字足以说明苹果对沂源的重要性:全县有26万人从事苹果相关产业,占到沂源52万人口的一半,苹果经济收入占全县水果经济总收入的70%左右。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来的种植模式逐渐落后,无序的管理模式影响果农增收,果树品种老、管理人员年龄老、管理技术老等难题给沂源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于是,一场以“种得好、销路畅、收益高”为目标的“苹果革命”,在沂源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硬核书记”的新任务

11月2日,一阵阵电锯伐树的轰鸣声,从山上传来。

马春霞知道,苹果刚刚过了采摘季,又有村民趁着农闲在改造老果园了。

马春霞,沂源县中庄镇南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县里部署的果业振兴大计,是她手头最紧要的工作。

去年的时候,她通过村里大喇叭喊话疫情防控的事,突然在网上爆火。网友亲切地称她为“喊话女支书”、“硬核书记”。

“我不管恁咋着,只要是我看着恁那孩子在井边上的,我逮住就揍!”今年暑假期间,马春霞用方言通过大喇叭提醒村民注意孩子溺水的视频,再次引起诸多网友点赞。

在村民眼里,马春霞的行事风格很泼辣,风风火火,就任村支书10年来,带领村民一起克服了很多难题,在她眼里好像没有难事。

不过,苹果园改造的事,却着实让她感到了棘手。

中庄镇南刘庄村有176户558口人,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苹果、桃树、大樱桃。可是,村里的果园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树老、人老、品种老、果树密度大等“三老一郁”的现象突出。这样的老果园,优质果率很低,影响着果农收入。

其实,沂源县山多地少,地块零碎分散,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缺乏科学规划、布局,生产成本高、产业水平低、果农劳动强度大,但收益持续降低。另外,一家一户的管理造成肥料、农药缺少统一的使用标准,有人为了追求产量,片面施肥,不但造成了大量资金和人工的浪费,也让沂源面临较大的面源环境污染,威胁着果品赖以成名的生长环境。

面对制约果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沂源县大力推进果业振兴计划,不断增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提高苹果品质,必须对老果园进行改造提升和更新换代”,马春霞知道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但任务的艰巨性,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意味着要么把老果树全部砍伐重栽,建设现代种植园区,要么结合“间伐减密”或“去大枝、提干、落头”的方法改造果园。有的果农不舍得砍掉种了几十年的苹果树,更多的果农则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再去折腾了。“这的确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只能慢慢做工作”,马春霞说。

为了解决部分果农思想顾虑问题,去年,马春霞组织村民到烟台等地参观学习,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此前,她也多次组织镇上的果树管理能手来村里给果农进行技术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动员,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下,有92户果农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建设了136亩老果园改造示范基地项目,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管理。

这个示范基地由合作社统一投资、运营和管理,争取“鲁担惠农贷”300万元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统一购买苗木、安装水肥一体化和物联网等设备,高标准建设数字果园。

示范基地按照4米×1.5米的行间距定植,根据地形划分8块,选优确定8名经验丰富的果农负责日常生产管理,并签订承包合同,要求从第四年开始,管理人员必须保证每亩5000斤的优质果产量。

南刘庄村的示范基地。

记者在这个示范基地看到,刚栽植不久的苹果树,整齐划一地排列成行,和老果园杂乱无章的密植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还花12万元买了打药机、除草机、施肥机,能大大节省人工”,马春霞以打药机举例说,这个机器一天能打8亩地,而人工一天连2亩地都打不了。

马春霞说,这些施肥机、除草机等,她都会操作了。

“这种苹果树第三年就挂果,第四年就进入盛果期,我们从第四年再开始还贷款,压力不大”,身兼沂源县巾帼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马春霞说,这个项目坚持以农户利益为先,从第四年开始按照“七一一一”模式对果品销售盈利进行分配,即:扣除所有成本之后,纯收益按照农户70%、管理人员10%、村集体10%、合作社10%的比例进行分配。

采取“党支部+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也意味着92户果农实现了从农民到股民的转变。项目量产后,农户每年可实现每亩800元土地入股收入和70%的分红收入;管理人员每年可实现每亩2000元的基本工资收入和10%的分红收入。另外,超出基本产量部分单独计算,按照收益3:7的比例由合作社与管理人员进行分配,合作社的收入主要用于自身发展壮大。

责权利非常明确的契约,为项目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

中庄镇党委副书记李冬说,传统果园种植模式导致地难种、苹果质量差、效益低,南刘庄村党支部引领果农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用金融授信资金建设现代数字果园,探索更新换代、抱团发展、规模经营的新发展模式,打破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原有组织模式,这是中庄镇解决苹果产业“三老”问题的一个新路径。

11月2日,记者在南刘庄片区现代果园数字化控制中心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各个果园的实时画面,土壤温度、湿度等数据也通过传感器汇集起来,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现在种苹果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这种成片的果园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年纪大的人也能种,无论是套袋子,还是摘果子,都方便多了。”现实的考量是不少果农愿意参与这个项目的原因,这也给马春霞说服更多的村民改造果园提供了有力的范本。更重要的,她要带领着果农把这个项目做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彻底打消部分村民的顾虑。

组织模式变了,生产模式变了,管理模式变了,一个全新的现代苹果园区正在崛起。

中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茜茜说,近年来,中庄镇主动适应现代果业发展新趋势,按照“种的好、销路畅、收益高”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矮砧密植设施栽培为主的现代果业,坚持“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建成了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6处。

放眼沂源,被称为第二次“苹果革命”的果业振兴工作,以推行现代种植模式、老果园提升改造、新品种引进扩繁为重点,大力探索着山区果业现代化模式。

在张家坡镇,重新定义果业生产模式产业布局,建立果业振兴整体推进模式,规范提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完善融资投资机制,精准发力对全镇的果业发展进行全面转型升级。该模式解决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谁来种地的问题;解决了小农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最大限度保护了农户的利益。

在西里镇,积极发展果业生产托管,探索建立技术全托管服务新机制,实现由“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模式向果产高端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革命性突破”。

镇级成立技术全托管工作专班,集中精力做好技术指导;组建两个专门团队,解决“种销困难”问题;采取种植、管理、采购、技术、品牌、销售“六统一”标准化模式,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环环相扣的整套苹果产业服务方案,为果品产业提档升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小农户参与到产业链中切切实实分享收益。

果业振兴,效果初显。

沂源人的苹果情怀

多年以后,望着红灿灿的苹果坠满枝头,王茂盛还会记起小时候在果园里玩耍的快乐时光。那时候父母还年轻,苹果还是紧俏的“奢侈品”,一亩苹果园就能养活一家人。

1975年,王茂盛出生在沂源县西里镇薛家峪村,沂蒙群山里的一个偏僻小村落。他10岁左右,父亲种起了苹果园。“放学一回家,最有乐趣的事,就是去果园里拔草,天天盼着苹果早点成熟。”

可是真正到了苹果成熟的时候,又红又大的苹果是舍不得吃的,在王茂盛的记忆中,“好苹果都得留着卖,自己家人吃的永远都是一些次品。”

“为什么自家种的苹果还不能随便吃?”小时候的疑问,无奈中透着伤痛,敲击着王茂盛幼小的心灵。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心里有了一个最朴实的愿望:长大后,种出越来越多的苹果,让更多的人能尽情地吃。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沂源县开展了被称为第一次“苹果革命”的农业结构调整,果品改接换优速度加快,生产面积发展到28万亩,年产量10亿公斤以上。苹果市场行情看涨,农民的种植热情被点燃。直到现在,沂源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达到了1:9,果品面积达到了75万亩。就在前不久,中庄镇调查统计发现,全镇仅有1.1亩小麦,其余全部是各种果品。

那些年,秋冬时节是沂源果农最高兴的日子。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大家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

在这样幸福的日子里,沂源人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西里镇驻地西6公里有个山西万村,有人用“光长石头不长粮”来形容这个土地贫瘠的小山村。

村民李兆春和其他人种苹果不大一样,“做功课、用技巧、想法子”使得他更懂管理育果技术。

1994年,李兆春到亲戚家串门,发现几棵果树枝条不长、但花芽饱满,姿态独特。直觉告诉他,这些果树和自己平时种得不太一样,于是他便剪了几枝,嫁接到了自家的两棵树上。他也没想到,这个举动注定将在沂源苹果发展史留下举足轻重的一笔。

嫁接后的第三年,惊喜接踵而至。先是提前结果,比普通红富士早了2-3年。再就是结出的果儿,虽说是短枝型,却有着长枝型苹果独有的条红着色、高桩果型,果皮薄、肉肥脆。之后,李兆春又经过了几年的自主培育、适度扩繁。为此,他甚至一度住到了山上的果园里。从果树的发芽、开花、结果,到管理、施肥,每一样,他都要亲手过关。

此时的王茂盛尚不知道距离他家10多公里的地方,这个叫李兆春的人正在做着一场伟大的试验。直到几年之后,这种苹果被命名为“沂源红”,响彻大江南北,并逐渐成为沂源苹果的代名词。

王茂盛开始自己全新的实践则是到了2019年。

那一年,他回到老家,顶着父母的压力,将电锯伸向了自家的老果园。该去掉的老树就去掉,其中有一个郁闭严重的老果园40%的苹果树被他伐掉了。他说,经过地上果园光学改造,郁闭的苹果树,透风透光了。与此同时,地下用有机肥壮根,让果树再次年轻。

他之所以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源于自己10多年销售苹果的经历。

2006年,王茂盛开始倒腾苹果。跑单位团购,街头摆小摊,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品质越好的苹果,越好卖,凡是主打有机、健康概念的苹果,更是受到了消费者青睐。

在卖苹果的过程中,他也发现老家的传统种植模式,优质果率低,很难增加苹果的附加值,丰产不丰收。

当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家的果农时,却遭遇了一片抵制声,果农们只认“高产等于高收入”的老理,只管种植不顾市场需求。

无奈之下,王茂盛只好从自家果园下手了。

到了第二年,改造后的苹果树,再次焕发生机,苹果品质也提高了,优质果率占到了70%。

事实胜于雄辩,这一下震动了周围的邻居。

2020年,王茂盛成立了沂源硒上泰佰果业专业合作社,主打富硒苹果。村里有一半的村民加入了他的合作社,他对入社成员设定了严格的门槛:必须根据要求进行果园光学改造、有机化种植、生命元素补给、果园生态管理和全流程追溯。“这5个管理体系是合作社产业化种植的标准化模式,也是保障苹果品质达到要求的关键。”王茂盛说。

今年11月3日,沂源的苹果绝大部分都已经采摘完毕了,王茂盛利用新管理标准种植的苹果才开始采摘,比其他苹果晚摘了20多天。这样光照时间变长了,有利于增加糖分,口感更好些。

王茂盛利用新管理模式种植的苹果开始采摘了。

众所周知,今年秋天连续半个月的阴雨天气,给苹果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大家都减产的情况,利用我的模式种植的苹果相对减产比别人少20%左右,优质果率比别人高10%左右。”王茂盛说。

苹果是沂源人的骄傲,苹果也给这片土地上的农家汉子提供了用武之地。近年来涌现出了诸如丁念华、张善全等一大批具有苹果情怀的沂源人,一直在为苹果产业探索和努力着。

2007年下半年,沂源县南鲁山镇的丁念华带上有机红富士苹果、板栗、核桃进驻北京,这次他的目标很明确:把沂源苹果打进奥运会!

此时,他已经深耕有机果品领域有几年的光景。在第三次“奥运推荐果品”评选活动中,他的红富士苹果获得“金奖”和“中华名果”称号,成为直供奥运核心区唯一苹果。2008年,丁念华的淄博华盛食品有限公司成功供应北京奥运会15.8万斤,经北京奥组委授权,准许该公司在红富士苹果上使用“北京2008奥运专供产品”称号十年。这标志着沂源苹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奥运果”的名头,大大提升了沂源苹果的知名度、美誉度。后来,“十一届全运会专用果”和“上海世博会专用果”等称号纷纷贴到了沂源苹果的身上。

张善全,沂源县果品产业协会会长、沂源县盛全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从农业经纪人开始做起,将沂源苹果卖到世界各地,“小苹果”闯出了“大市场”。建冷库、建基地,成立合作社,注册“中庄”牌苹果,一系列操作下来,张善全的事业越做越大。他还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形式为果农和果商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他说:“起初,单一地跑市场、要货,提供包装、分选,包括运输。到现在,从信息方面、从质量方面到准确地把握行情动态方面,我们做着一系列服务。”

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销售,苹果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顺畅,才能保证整个产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辛勤的汗水,扎实的脚印,沂源人用坚定的信念描绘着苹果产业的美好明天。

苹果园之战

69岁的苹果树,依然硕果累累。

11月2日下午,秋雨点点滴落。在中庄镇一家农户院内,硕大的苹果树上,红彤彤的苹果,坠满枝头,给这个秋天增添了一抹亮色。

据称这是沂源县树龄最老的一棵苹果树。苹果树的主人司大娘说,这棵苹果树1952年种植,距今已经有69年了,现在每年还能有五六百斤的产量。

69岁的苹果树,依然硕果累累。

“谁说树老了,过了盛果期了,苹果树的产量就低了?”沂源县果品产销服务中心主任齐海山说,在日本,100多年的苹果树依然产量很高。“树老,不是根本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指着这棵沧桑的果树说。

1990年夏天,齐海山毕业于临沂农校,学果业的他被分配到了沂源县原徐家庄乡林业站,至今他已在果品行业工作了30多年。

这期间,围绕着苹果发生了一些印象深刻的故事,他依然记得很清楚。

1996年6月,他调到县里的果业部门工作。当时正赶上推广苹果套袋技术,他记得自己上班第二天就去烟台领回了果袋,免费发放给果农,并教着大家如何套袋。可果农根本不接受这项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毕竟一个苹果一个苹果地套袋,非常费劲。“有的果农把果袋领回家之后,就扔到了床底下,不相信套袋能给苹果带来什么好处。”

经过了两三年,看到套袋之后的苹果确实又大又好看,卖的价格又高,果农才慢慢接受了这项新技术。

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总是需要一个过程。

当前,尽管推广果园改造提升的难度不小,但齐海山依然坚信,果业振兴的潮流,不可逆转。他认为,很多老树之所以没有高产,品质降低,还是果农的管理出了问题,“好苹果是管出来的”。

早在几年前,有识之士就对沂源苹果树的“人为老化”展开了调查。

所谓“人为老化”就是指由于管理不科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而造成的树体明显矮小、枝干残缺、苹果园郁闭、大小年结果、苹果树提早衰老,产量、品质下降。

王茂盛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多年来,他一直沉浸在果树培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当中。

日本是果品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王茂盛有个亲戚在日本打工,他专门托亲戚去了解苹果的情况。亲戚告诉他,关于土壤改良、有机肥料使用等方面的一些方法。“那里的苹果品种和我们是一样的,但是品质就是好。”

之后,王茂盛也上网搜索相关信息,他举例说,阳光玫瑰葡萄在日本可以实现同一个果穗上的几十颗葡萄,糖度都差不多。

王茂盛还要求自己合作社的农户种苹果时,不能除草,直到长到40厘米之后再用机械割草。其实,通过种草可以达到养地壮树的作用,水分、有机物等不容易流失,并不会存在草把果树的养分吸收的问题。王茂盛刚开始给大家说种草这个事的时候,很多人也是不能接受。

王茂盛说,他对果园推行的是自然生态有机管理标准,不但提升对外在品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内在营养元素和有机健康方面的内在品质进行提升。“所以,我们对肥料、药物和管理的要求非常高”,王茂盛说。

新技术、新观念出现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思维碰撞、思想冲突,很正常。真理,或许就是在这些田间地头不断的争论、反复的实践中诞生。

爱悠悠,恨悠悠,红彤彤的苹果演绎着精彩的故事,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过去与未来在这里交融,远虑与近忧在这里博弈,有认知迭代,有利益纠葛,有五味杂陈,也有爱恨交织。

王存刚对这些没有硝烟的苹果园之战,早已见怪不怪了。

王存刚,张家坡镇东流泉村人,现任沂源县三才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都说“四十不学艺”,王存刚却在四十岁的年龄,拿起了剪刀,学着为果树“动手术”。

2008年,下海经商多年,有了原始积累的王存刚进入苹果领域,开始二次创业。

在果业方面,他是“门外汉”,需要从一点一滴学起。为了方便对果树进行培育和观察,王存刚在村里流转了10多亩的老果园进行果品质量提升探索,开始学习修剪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总结出一套省工、省力,优质高产的果树管理技术。

在他的苹果园里,有一棵树与众不同,树干位置已经断裂了八九成,仅靠着与树皮相连的一小截,却顺利结出了果实。对王存刚来说,这棵苹果树意义非凡,“它已不单纯是一棵苹果树,而是成为了有艺术价值的一个生命体”。

后来,他以生产优质果品为发展方向,成功总结出一套果树管理技术,他发明了“苹果无冬剪管理技术”,2013年这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4年获得国家农牧渔农技推广贡献奖。

为了让更多的人获益,他开始了漫长的技术推广之路。

这项技术由于整改需要修剪掉大量树枝,果农起初根本不接受他的技术。王存刚只能用示范带动的方式推广,从开始一户整改几棵,慢慢扩大到一个村,再到一个乡镇,今天他的“苹果无冬剪管理技术”已在沂源县内覆盖面积达到40%以上,惠及了更多果农。

在研究技术的同时,王存刚成立了合作社,主打订单农业,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现在他有五六个头衔,但他最喜欢也最看重的是淄博职业学院产业教授、沂源县果树技术协会会长。他希望通过传授技术、传播观念,为家乡的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今年秋天,淄博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沂源分校在东里镇举行揭牌仪式。“院校+地方”合作模式有利于发挥高校教育、科研、人才优势,在人才培养、政策研究、参与示范建设等领域精准发力,培养转化本土人才。王存刚以《苹果无冬剪技术》为题,为东里镇涉农干部、部分果农代表开启了“乡村振兴”第一课。

11月8日,东里镇“全年万人培训计划”将开课。作为主讲人,王存刚打算把他对苹果产业的认知,各种修剪技术等进行传授。通过这次培训,促进果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水平提升。

王存刚在准备自己的讲课内容。

或许,看不见的苹果园之战还会在人们的心里继续。但是,沂源不断汇聚各方力量,以有解思维推进果业振兴的顺利实施。

未来已来

转变发生在2016年。

这一年春天,20多家媒体来到沂源举行公益活动,共同为“沂源红”苹果销售难题呼吁。

原来,2015年出现了全国性的苹果大丰收,粗略估计比上一年增加了30%左右,而前些年沂源苹果卖得非常快,外地客商较多,部分果农有了惜售心理,当年沂源储存起来的苹果高达32万吨之多,占了整个苹果产量的一半多。

不仅如此,有敏感的市场人士看到了更多引发苹果滞销的因素。

近年来,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苹果发展迅速,西果东进,给沂源苹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然,西部苹果不耐储存,一般在采摘季会直接售卖,而沂源苹果耐储存,果农在采摘季只会卖掉一部分苹果,大部分会放入冷库储存,以期在第二年的清明节到五一期间,市面上水果缺少的时候卖个高价。

但是,很多果农没有警惕异常现象的出现:随着物流和种植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清明以后的水果空窗期已经基本消失,那个时候大量南方水果北上,成了苹果的替代品,瓜分了一部分水果市场。

当时,沂源的冷库里储存着26万吨苹果,价格每斤只有1.2元到1.6元。尽管价格一路下滑,销量还大大减少。

形势刻不容缓,沂源县立即组织企业、合作社到省外考察对接,开拓新市场,同时组织全县60多家电商企业网上促销。

苹果市场的残酷性给沂源上了难忘的一课,客观上加快了沂源果业振兴的步伐。

其实,销售难题早已出现端倪。这一点,从传统营销队伍的大幅减少就能看得出来,原来有经销商上万个,能解决一半的苹果销量,可能因为连年亏损或者大环境影响,导致这批队伍大大萎缩,2016年传统经销商只卖了十分之一的苹果。

接下来的几年,苹果行情依然忽高忽低,2020年更是跌到了谷底。“2020年入库储存的苹果,竟然到了每斤几毛钱都难以销售的境况。”在苹果成本每斤已经超过1.2元的情况下,果农很难接受这样惨烈的行情。

有欢喜,有悲情,沉甸甸的苹果,承载着太多,太多。

贾明三也是这场苹果大剧的经历者。

2015年,33岁的贾明三从北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沂源县中庄镇。此前,他在北京从事电商生意,小有成就。

有一年他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母亲告诉他,这一年苹果行情非常不好,你能不能帮着在网上卖卖苹果。

贾明三知道,苹果是家乡果农主要的经济来源,苹果滞销对果农的影响很大。

母亲去世后,贾明三还时常想起母亲的话,苹果之殇,也常常触痛着他。有一年“双十一”期间,他把家乡的苹果搬到了电商平台上,试着卖了一下,效果出乎他的意料。

于是,贾明三放弃了北京的事业,回到沂源,创办了淄博群易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身生鲜水果。

不幸的是,连续两年时间他败得一塌糊涂,甚至背上了债务。也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中,他逐渐熟悉了水果市场的运作。

后来,贾明三把目光转向了个性化、私人定制的艺术果市场,将单个苹果卖到了5元以上,甚至达到100元,大大提高了苹果的附加值。

随后,他的创新思路一发而不可收,果树认养、果树采摘等模式相继推出,引领了苹果销售新时代。

慢慢的,贾明三的公司逐渐走上了正规,他把越来越多的家乡果品销往各地,去年销售额达到了1300多万元。

贾明三说,他也是从小靠父母种苹果供应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毕业,苹果给了他成长的希望,他也愿意为家乡的苹果产业出点力。

贾明三的微信朋友圈里,进入9月份之后,就主要是预订苹果的信息了。

在这几年苹果售卖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果农对市场行情的把握不准,在资本面前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影响着果农的收入。另外,很少有果农对苹果进行产品分级,这既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也不利于电商平台销售。

“我希望通过电商平台,能给果农一个稳定的预期,既让他们保持合适的利润,又避免出现大面积果贱伤农的现象出现。”贾明三认为,忽高忽低的苹果行情,不利于苹果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其实,电商平台一个更大作用,就是通过需求端倒逼生产端,果农尽快适应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显然也是果业振兴的应有之义。

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李继凯认为,从中国农业发展现实看,存在着产业链分割、组织化水平低、市场风险大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田间生产与餐桌食品之间的环节没有打通,要整体解决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生态发展体系建设问题,不仅要实现生态种植体系建设、生态养殖体系,还要打通与健康食品产业,也就是与市场消费需求实行无缝链接与融合发展。

沂源苹果产业也在继续发力数字化,彻底打通苹果产业链条上的“中梗阻”。

今年10月27日,沂源县第十一届苹果节开幕。在这次开幕式上,淘菜菜在山东的首个苹果直采基地落子这个林果大县,未来将发挥淘菜菜本地化供应链和数字农业技术优势,打响沂源农产品知名度,助力果农们以高品质收获高效益。

此前,阿里巴巴在沂源建设的数字农业产地仓,具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品控分拣、打包配送、统配统送等能力,是北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配送能力的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打通了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产业链,结合淘菜菜社区电商直采直销网络,有助于沂源农业农村发展向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未来,淘菜菜将发挥数字化能力,通过前端的百万社区小店,聚合社区消费需求,指导果农们根据市场趋势进行种植改良,种出更多有竞争力的好果子。

众多电商的到来,也让果农们逐渐意识到,从源头种植入手,提升苹果品质,才是正确的道路。

小小苹果,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果农。沂源县政府2021年“1号文件”重磅出台。这份名为《沂源县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扶持办法(试行)》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域水肥一体化、新建更新现代果园、数字果园建设等扶持重点,县财政跟进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覆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为更好的推动果业振兴提供政策保障。

围绕“种得好、销路畅、收益高”,沂源构建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融资支撑、合作社经营”“四位一体”运作模式,建立“1+1+3+12+N”果业振兴整体推进模式。其中第一个“1”为沂源县果业振兴领导小组,第二个“1”为山东沂源农业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3”为3大中心(县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县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12”为各镇(街道)成立的县农发集团公司子公司,“N”为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政策引导更加给力,事关全城兴衰的苹果产业,迎来了沂源苹果发展史上最强的保障。

今年6月,山东沂源农业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该集团总揽全县果业振兴的组织实施和运营管理,同时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池,年内实现融资3亿元,保障果业振兴发展资金需求。这个集团以更灵活的市场方式,进行果业改造提升,并最大让利给果农,其参与改造的果园,80%以上的利润给果农。

沂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组织工委书记石运忠说,沂源以县农发集团为平台,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体,积极链接数字农业、高效农业、健康食品农业和高端销售平台,大力推行“国有农发公司+支部+合作社+园区+数字农业”模式,发挥合作社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服务产业振兴作用。与此同时,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扶持办法》,出台新流转30亩以上数字农业园区,每年每亩补助500元(连补3年);新上水肥一体化设施30亩-100亩、100亩以上的,分别给予每亩1500元、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等政策,助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全县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次飞跃。

果业振兴需要坚定信念,不因夜色黑凉而踯躅不前。沂源的目标很明确:计划3年内完成20万亩苹果老果园改造提升,3年内水肥一体化总面积达到30万亩。

就在全县上下如火如荼地部署果业振兴的时候,一种代表着未来种植场景的模式,已悄然绽放。

沂源县南麻街道沟泉村有个“中以科技示范园”,这是山东中以现代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村里200余亩土地,建设的智慧果园项目。

在这里,园区农事生产可通过无线指令,实现智能水肥控制、安全可预警、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等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园区内人、物、信息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

山东中以现代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节水灌溉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智慧果园管理新模式示范与推广、水肥一体化工程设计与安装、高端果品销售、高端苗木繁育、智慧农业规划建设等业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型企业。

2016年,公司与以色列、荷兰专家团队共同建起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栽培技术,专注于果园标准化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

中以公司负责人张伟,土生土长的沂源人,他对苹果有着特殊的感情,苹果产业的弊端,他也是感同身受:“让天下没有难种的果园,我想让人们换一种方式种苹果。”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依托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张伟提出了“共享果园”的新概念。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创业平台,创业者可以在园区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果园,园区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终端收益归创业者所有。

通过对苹果种植全链条的技术整合和流程重构,打造国内首个生态无人智慧果园,张伟锻造了一条全新的苹果产业链,为苹果产业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目前,张伟开始对外输出“智慧果园”建设和管理运行模式,并在全国各地推广数字果园项目30余个。张伟也由果园生产商转变成了为果园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平台服务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于魁 通讯员 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