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中有两件文物是1966年密县法海寺塔基地宫出土的,三彩舍利塔和三彩舍利匣。
梁思成先生拍摄的密县法海寺塔,图片来源见原水印
在河南省密县(今新密市)老城西街路北原有一座法海寺塔,此塔因寺而得名。创建于北宋咸平二至四年(公元999—1001年)。全国的法海寺很多,北京就有一座,和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法海和尚没啥关系。“法海”取佛法无边、智慧如海之意,寺名为真宗所赐。元代末年,该寺毁于战火,惟塔独存。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1年)和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两次重新修建,明代末年再次被毁。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继续重修。
法海寺塔为方形九级石塔,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侵蚀和战乱纷扰,法海寺石塔一直顽强屹立于中原大地。1966年“文革”之初,该塔遭到无故拆除,文物部门遂对塔基地宫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塔基下层石函内出土的铜佛和各种玻璃器
正是这次清理,在法海寺旧址中发现了一座北宋塔基。塔基是用长方形和方形石板、青砖和红粘土掺碎瓷片等物分层砌筑和铺垫夯实而成的。在距地面深约5米左右的塔基地宫里,发现上下重叠的两个方形石函,每个石函各用六块石板砌成。上下石函之间,垫有一层厚约1米左右的红粘土掺碎瓷片的夯层。上层石函内放置着三彩琉璃方塔1座。下层石函内放置有三彩琉璃方塔2座,三彩琉璃舍利匣1个,瓷舍利盒2个,银舍利盒2个,另有玻璃器50余件、铜佛像3件、铜钱457枚。下层石函六块石板的向内一面,分别用细线条印刻着四幅佛传故事,雕刻精细,形象生动。盖石的向下一面,满刻着施主、镌字人和石作人的姓名,其中刻有“咸平二年岁次已亥八月癸酉朔二十日葬”的纪年铭文。
三座大小不同的三彩舍利方形塔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如今就展示在河南博物院,还有一个稍小的三彩塔,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塔为方形密檐式七层宝塔,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体以高岭土为胎制作,并分上、下两节分别烧制组合而成。
基座与一、二层塔身为下节,第三至七层及塔刹为上节。塔刹位于塔顶,由覆钵、相轮、华盖、宝珠依次堆叠组成。
基座为仿砖石结构的须弥座式。须弥座束腰部位分别塑有角柱、间柱、宝塔、伏鹿、宝莲等装饰图案。座上饰有仰莲一匝。
第一层塔身较高,四壁开门,门内置四尊坐佛,塔身外壁贴塑麒麟、天王、力士、宝莲、联珠等图案。天王立于仰莲座上,力士上部塑云朵。
第二层塔身檐下前壁处塑置匾牌,上刻“咸平二年四月廿八日记施主仇训”十四字楷书题记。
第二层以上至第七层,各层高度逐层降低,塔檐平面依次略有收分,塔体表面贴塑坐佛、莲花和朵云等装饰图案。各层塔身的中部,分别间隔交错地饰有凹弧形、圆形和尖拱形镂孔,似作假窗的设置。各层塔檐上分别塑有仿木构建筑的筒瓦和板瓦,每层翼角均向上挑起。
基座、塔身的壁地和顶檐各部,多施绿釉;门侧的天王、力士,门额上的麒麟和基座束腰上的伏鹿,以及塔刹和各种图案纹饰,则多施褐色釉和黄色釉。
琉璃塔的起源,是从宫廷庙宇等重要建筑上使用琉璃构件发展而来的。用琉璃作为建筑材料,见于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北魏时期,到宋、元、明、清各代,得到较大发展。自宋代开始出现琉璃塔后,采用琉璃材料所建造之塔也随之逐渐增多。
塔(梵文作Stupa),在古代印度就是坟冢的意思。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用的建筑物。 塔的地宫和天宫之中往往供奉佛舍利。在中国,真身佛舍利通常还采用极其精美的宝瓶、宝函、宝盒、宝棺等多重容器相互套叠的形式,多数舍利还随葬有数量众多的金、银、玛瑙、琉璃、瓷器、玻璃器、佛塔、钱币等各种宝物。
与这座三彩舍利塔一起出土的还有这件三彩舍利匣。
匣长28.5厘米,高46.5厘米。匣胎为乳白色,系由高岭土塑造、外施褐、黄、绿三彩釉烧制而成。分基座、匣身和顶盖三部分。
基座为仿砖、石结构的叠涩须弥座式。束腰四角塑有角柱,四壁的中部各挖有一个尖拱形镂孔,每个镂孔两侧塑有对称的麒麟和莲花纹饰。
匣身为直口中空的方筒形。外面四角各塑有莲花纹饰的角柱和蹲狮。柱顶之间有带乳钉的横枋。
四壁的中部塑有封闭的假门,门的两侧分别塑有一个立于仰莲座上的天王。门的上部和左右两侧满饰大小不同的莲花图案。匣身的内壁上刻有“咸平元年十一月三日张家记”的题记。
匣盖作平顶四厦的盝顶形。顶盖四周有一圈蕉叶形饰。四厦的中部各挖有两个并列的圆形镂孔,镂孔两侧饰莲花和朵云图案。盖顶除莲花纹外,四周还饰有展翅飞翔的蝴蝶,生动逼真。顶盖内壁刻有:“咸平元年十一月三日施主仇知训”的题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