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无锡11月8日消息(记者郑楚豫 通讯员宜轩)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宜兴市在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推动议事见成效、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乡村法治环境,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培育法律明白人

宜兴市在每个村(社区)至少建立1所“法律明白人”法治讲堂,主要用于法律明白人的集中培训、轮训等。在每个村(社区)建立两支专兼结合的培训讲师团队伍,一支由定片法官、社区民警、顾问律师等组成,主要进行专业法律知识的讲解和解惑,另一支由镇村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主要对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各基层司法所制定培训计划,精选讲师和授课提纲,组织法律明白人到现场旁听,以案说法,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和业务水平。

搭建议事大平台

至今全市已涌现出15个独具特色的基层议事品牌,如宜城街道民主社区的“德荣微讲堂”、万石镇余庄村的“1+5+N自治共治大网格”等。畅诉求通道。宜兴市充分利用“法润民生微信群”征集群众法律需求,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并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进行全天候零距离服务。树法治新风。宜兴市实施法治文化引领战略,将法治文化与当地风貌相融合,让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内容入脑入心,定期发布“好人榜”“善行义举榜”,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群众道德法治水平。

招募专家进网格

宜兴市向辖区公、检、法、司人员发布招募令,共建“三官一律”工作场所,开展谈心、调处、疏导、咨询等工作,参与村(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宜兴市协调公证、仲裁、法援等部门,构建网格常态化法律服务保障机制,对村民代表群内反映涉及法律层面的诉求和问题,网格员广泛征询专业意见后都及时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