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见习记者 周悦磊 通讯员 尹喆 张东润)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全面促进校地深度融合。昨天,苏州大学未来校区首期在吴江正式启用,未来信息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首批8家校企研究院揭牌入驻,将加强与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互动,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推进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校长熊思东,副市长曹后灵出席活动。

未来校区首期此次启用一期师生公寓和综合楼。综合楼融合教学、科研、办公、会议、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将作为未来校区的国际会议中心。一期校区工程建设用地面积216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计划于202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据了解,今年,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已迎来319名2021级本科新生。新生在阳澄湖校区完成大一阶段学习后将于明年进驻未来校区。明年,未来校区还将新增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预计明年9月进驻学生约1000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苏州大学与亨通集团、汇川技术、朗开医疗、玛冀电子、土猫智能等公司开展全面合作。当日,校企双方共建的未来信息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未来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医疗装备研究院、行为数字化智能足球研究院、磁性芯片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精密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超精密检测系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首批8家校企研究机构入驻未来校区。

本科生规模不少于6000人

2018年12月,苏州大学与吴江区签订共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全面合作协议。校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000亩,规划建设校舍建筑40万平方米,计划本科生规模不少于6000人。

苏州大学未来校区首期布局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打造未来技术研究院,同时以人工智能为特色布局新药创制国际学院以及相应的国际联合创新研究院,实现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孵化三位一体功能,加强与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互动,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特别是瞄准吴江正着力打造的工业互联网、新材料等领域发力,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引擎。

(周悦磊 尹喆 张东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