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藩国很多,八王之乱就让大家记住了一大波,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论重要性,琅邪国说第二,不知还有哪一个敢称第一,这倒不是司马炎在分封时刻意为之,而是历史的发展决定了这个结果。琅邪国是晋朝最早的一批藩国之一,司马炎建立西晋后首次分封就有琅邪国,是一个以郡为国的藩国。琅邪国在西晋徐州境内,下辖九个县,分别是开阳、临沂、阳都、缯、即丘、华、费、东安和蒙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任琅邪王——司马伦,很多人不知道,这位八王之乱中的赵王,最早的爵位其实是琅邪王,西晋建立后,他就被封为了琅邪王。其实在这时,司马伦就幺蛾子不断,因让散骑将刘缉收买工所的人打算盗窃御裘坐罪,该判司马伦何罪?在西晋朝堂引发了一场争论,司马炎最终考虑到司马伦是自己亲叔父,所以才下诏赦免了他。等司马伦到了封国,又授予他东中郎将、宣威将军等职。在琅邪王的位置上,司马伦一待就是近十三年,直到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八月才被改封为赵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琅邪武王——司马伷。司马伦被改封为赵王后,他的兄长,东莞王司马伷被改封为了琅邪王。司马伷,字子将,父亲是司马懿,母亲是伏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曹魏时期,司马伷就先后担任宁朔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等职,并先后受封南安亭侯、东武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南皮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封司马伷为东莞郡王,食邑一万六百户,随后入朝担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等职。到了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司马伷外出任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接替卫瓘镇守下邳。由于镇守徐州,所以在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八月藩王大调整中,司马伷被改封为琅邪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并将东莞郡加封给琅邪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炎发动灭吴战争,司马伷也率军参与,率军出涂中,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二月,孙皓将皇帝玺绶送到司马伷处投降,正式标志着吴国灭亡,天下重新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司马伷病重,司马炎派侍中询问病情。同年五月,司马伷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号为武。

琅邪恭王——司马觐。司马觐字思祖,是司马伷的长子。其父去世后,继承琅邪王爵位,但他继承的琅邪国和司马伷时期有所不同。司马伷去世前上表朝廷,要求把封国分给四个儿子,所以尽管司马觐袭爵琅邪王,但他的弟弟司马澹封武陵王,司马繇封东安王,司马漼封淮陵王。所以琅邪国范围有所缩小。司马觐基本上也是在朝中任职,担任冗从仆射,负责侍卫宫中。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马觐去世,享年三十五岁,谥号恭。

其实琅邪王到这里似乎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真正让它发生质变的是下一任琅邪王,我们留着下一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