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驱动的电致发光器件(Alternative Current Electroluminescent, ACEL)是一种具有发光均匀、功耗低、工艺成本低、重量轻和形状灵活等优点的柔性可发光器件,广泛用于装饰照明、气体传感器、便携式电子设备、薄膜型固态照明显示屏等等。然而,ACEL固有的高驱动电压通常需要高压交流电,这导致其面临着对能源系统的依赖性强、佩戴舒适度和便携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在人机交互、可穿戴服饰、软体机器人、自供电监控和便携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清华大学机械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季林红教授程嘉副研究员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新型电容器件驱动策略。电容驱动策略可以在不受器件面积、材料、环境湿度等限制下显著提升TENG的输出电压。峰值电压高达传统方法的2.3倍,转移电荷增加到3.4倍。该基于TENG的自供能电致发光器件具有结构紧凑、输出性能优异、高柔性和便携性等优点,可应用于柔性机器人、柔性显示器、智能皮肤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等领域。该技术对于探索提高TENG输出性能的新型机制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以题为“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owered by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with Capacitively Driven Circuit Strategy”的论文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CEL器件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

ACEL器件由几个功能层组成,本装置中透明基板为PVC;透明电极为PETOT:PSS;荧光粉层为ZnS:Al复合粉体;绝缘层为BaTiO3粉末;金属电极为纳米银粉。如图1所示,其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透明基板、透明电极、荧光粉层、绝缘层和金属电极。此外,各层的元素分布明显,不存在元素扩散现象,说明制备所得ACEL具有明确的分层结构。为了研究该 ACEL 器件的光学特性,作者对其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光谱强度随着交流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为了评估器件的稳定性,ACEL由50 Hz和300 V@Vpp 的交流电持续驱动,同时每隔一小时测试一次发光光谱。结果发现每个波长的发光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制造的ACEL器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ACEL的材料和结构表征

【电路原理及器件结构】

通过TENG驱动ACEL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左上部分为接触分离式的TENG,摩擦材料分别为PVC和尼龙薄膜。通过电容器和二极管的电路组合,每个电容器都可以使TENG的输出电压峰值增加一倍。可变电容和ACEL串联在整流电路的两个节点上,从而使交流电压施加到ACEL的金属电极上。作者设计了可平行移动的三明治结构,铜/PVC、铜/尼龙双层都附着在PLA基材的表面,结构左侧布置了三个触点分离式的TENG以实现高输出交流电压。当最右边的PLA基材向左移动时,所有的层状结构都会通过弹簧的挤压作用向左移动,反之亦然。当基板向左移动时,可变电容器的电容不断增加,反之则减少。因此,PLA 基板的左右往复运动将实现TENG的连续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器件制作工艺

【TENG驱动ACEL的实际应用】

作者测量了TENG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开路电压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作者将一定数量的固定电容(330 pF)串联到TENG上,考察其输出电压和电荷,结果表明峰值电压高达普通的2.3倍,转移电荷增加到3.4倍。该TENG和ACEL的复合装置可以有效地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如铁路、桥梁和发动机内的振动能,以驱动大面积 ACEL 装置进行警告或照明。作者使用直线电机模拟使用复合装置监测桥梁横向振动的过程(图4f)。在手动敲击的驱动下,ACEL设备在电荷积累 25 秒后开始发光。之后,在持续的机械激励下,电荷的积累不断增加,亮度不断增加,在机械激发约 80 秒后达到最大值。该ACEL的成功演示表明了该策略在基于TENG驱动ACEL上的可行性和潜在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TENG的电气性能、功率特性和耐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TENG驱动ACEL器件

总结: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容驱动策略,并设计了一种结合 TENG 和可变电容器的复合夹层结构,该结构可以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以产生高交流电压为 ACEL 设备供电。该器件可以降低ACEL对供电系统的依赖,扩大其在移动电子领域的应用。同时,该工作还为人机交互、可穿戴电子服装、柔性电子显示器等领域的各类电容设备提供了通用的驱动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106411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