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

尤其是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患者的踝关节的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很可能会面临截肢等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敢小看糖尿病吗?糖尿病男子修鸡眼致脚趾被截

近日,据媒体报道:广州一位有着二十多年糖尿病史的男子,下肢的血管重新恢复畅通。

男子早在20多年前就查出糖尿病,期初按时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还算理想,但后来逐渐放松,不仅没有定期监测血糖,降糖药也没有规律服用,饮食更是没有忌口。

而在半年前,男子因一次修鸡眼导致脚趾出现创口,随后创口不仅没有愈合,还出现了溃烂等现象,去到医院发现溃烂的这侧下肢血管严重闭塞,正是因血管严重闭塞,血供不足,导致脚上的溃疡难以愈合。

由于病情拖得太久了,老汪溃烂严重的脚趾不得不截掉,好在其他正常足部功能没有受到影响,医生对此进行做了清创抗感染治疗,若病情再严重的话,可能整只脚都无法保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血糖一高,为何糖尿病足会出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它的病发率在逐年升高。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突破400多万,造成该疾病的基本病因有2种:

第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指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含量高,会对足部的神经功能造成伤害,从而发生病变。

一旦足部神经发生病变,就会令足部的感觉减弱甚至是消失,从而令足部对于压力、异物和冷热的感受下降,这会容易导致外伤、烫伤形成溃疡。

如果损伤的是足部运动神经,则会出现肌肉萎缩,引起足部畸形,如果是足部的自主神经受损,则会引起皮肤分泌功能异常,使足部皮肤变得干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血糖过高,如果血糖在足部血管内沉积,就会造成血管狭窄以及阻塞的情况,从而引起足部血管的病变。

一旦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血管发生病变,就会导致下肢血流量变少,造成足部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从而令患者的足部皮温降低,还会出现疼痛、间歇性跛行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出现这些现象,糖友们就更需要注意!

据糖尿病足形成的原因不同,患者在早期不一定会有症状出现,但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足部症状:

1、足部发麻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脚麻的情况,这是糖尿病足的前兆,造成该情况的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患者足部的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一个是神经末梢循环出现障碍,最后一个则是足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2、足部皮温低

足部皮温低也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可能存在狭窄或阻塞的情况,从而令血液无法正常流到足部,这就会导致足部皮温较低。

3、足部皮肤变紫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脚部皮肤变成紫红色,那么需要注意了,由于足部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引起血管扩张,从而令血液的颜色透出皮肤,使脚部皮肤发生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日常功课,远离糖尿病足

事实上,除了坚持检测并控制好血糖,定期做好相关筛查之外。

咱们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细心呵护足部,做好足部清洁,避免脚气、甲沟炎等继发性感染,更要避免足部出现破损、病变。

要知道,糖尿病或许会陪伴患者很久,但这些潜移默化的损伤我们依然不能忽略。

唯有做好相关的防治措施,才能避免不良后果,避免后悔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