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调控,直击房企的“七寸”。

《经济日报》11月17日发文指出:购买期房者,最大的担心就是把购房款交给开发商,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跑路,购房者迟迟拿不到房,甚至可能面临房财两空的局面。现实情况中,楼盘烂尾无法交付,抑或是开发商拖欠建筑商、供应商款项,常常与预售资金被挪用有很大关系。

因此,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银行对预售资金实施监督管理,将预售资金存入专门账户,根据工程进度放款,能够降低房地产开发项目烂尾风险。

仅11月份以来,就有成都、北京等多城市发布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通知或办法。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近两年是预售资金监管相关政策发布的高峰期,2020年至2021年10月中旬,全国主要城市共发布相关政策60次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次的密集出手,说明了什么?

1,保交楼,是这一轮调控的“底线”。

大家可以发现,从夏天大型房企爆雷开始,不管是高层喊话,还是各城市收紧预售,目的只有一个:保交楼

从债务偿还次序看,“保交楼”优先于“保兑付”优先于“保偿债”。

和历次债务危机一样,巨型房企违约后,处理难度最大的并非金融机构债权,而是个人债权。

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债权可以在监管政策的介入下延期,但是“保交楼”和“保兑付”所涉及的个人债权,在债务偿还次序上则是高于金融机构“保偿债”的。

现在,停工的楼盘,已经有了复工的迹象。

比如某大公告说:今年7-10月,完成546个批次交楼工作,涉及184个不同项目、57462户业主。

其中,7月交楼项目105个,户数20980户;8月交楼项目85个,户数21106户;9月交楼项目48个,户数7808户;10月交楼项目39个,户数7568户。

还有恒泰、泰禾、花样年等一众违约房企,均表示将全力以赴复工复产,保交楼,保质保量完成楼盘交付。

总之,消除购房者对于期房的“戒心”,让房子买得安心。

2,严管预售资金,是动真格的。

为什么以前没有收紧预售资金账户?

答案是:银行监管不力。

我们来看看预售款纳入监管的流程。

按规定,完成规划地上建筑层数主体结构工程四分之三,规划用途为住宅的,资金余额应当不低于监管额度的60%,其他规划用途的应当不低于监管额度的40%。

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规划用途为住宅的,资金余额应当不低于监管额度的50%,其他规划用途的应当不低于监管额度的30%。

完成内外装饰装修,资金余额应当不低于监管额度的百分之十五。

完成商品房建设工程并联竣工验收合格且商品房集中交付的,可以申请支取剩余资金。

按理说,有如此详尽的节点限制,开发商挪用资金的情况应该很少才对。

但大家忘了一点,预售资金账户是在银行托管的,而房企又是银行的大户,在业绩考核压力下,对账户的监管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

换言之,监管银行通常是由房企来选择的,房企选择的银行,往往和自己有业务往来。

举个例子,2015年恒丰银行杭州分行作为某开发商的监管银行,在没有监理单位签字盖章确认的情况下,将1.1亿元售房款违规划拨使用。

双方原本就有合作,开发商把一个项目地块抵押给分行,获得了2.5亿元的贷款。

这相当于:银行既做裁判,又做开发商的合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全国各地收紧预售资金,动了真格,再像以往那样钻漏洞,已经不可能。

对购房款加强调控的意义,不可小觑。

蓝白认为,这个措施意味着:给土地财政翻开了“多米诺骨牌”。

房地产,本质上是资源整合行业,或者叫金融行业。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只有找来源源不断的钱,加杠杆做大规模,不断拿地卖房,提高利润率,才能活下去。

因此,大家要明白开发商的融资渠道有哪些。

比如,银行的开发贷,单一资金信托和集合资金信托,私募基金,发境内债或境外债,REITs和类REITs。

还有占据供应链的融资,对供应商先供货,付小比例的首付款,剩下的过半年再给,半年过后,不给现金,再给你开具一张半年后才能承兑的商业汇票(相当于白条),白白多占用你的资金一年时间。

怎么把这些五花八门的融资给偿还呢?

现金流的核心,当然是卖房的预收款。

只有房子源源不断的卖出去,供应商的货款、施工方的工程款、银行开发贷、信托和美元债的兑付,才能偿还掉。

现在,预售资金直接被掐住脖子,会进一步压制高杠杆房企的现金流。

房企手里只要没钱,必然会影响拍地。

数据显示,6月-8月,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涉宅用地流拍612宗,其中一二线城市流拍99宗,三四线城市流拍513宗,7、8月各线城市合计流拍317宗。

北京、上海和杭州等20个城市完成第二批地块集中出让,超半数城市的宅地成交楼面价较首批有所下滑,多数城市竞价达上限地块比重明显下降。

此外,20城第二批供地共计流拍70宗地块,撤牌195宗地块,整体流拍撤牌率达到31.8%(首批次为6.5%)。

划重点:几个月的时间,重点城市的土地流拍率直接增加到了30%以上!

土地财政,是地方上的香饽饽。

2009年的时候,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为1.4万亿,相当于GDP的4.1%。

2020年达到8.4万亿元,相当于GDP的8.3%,规模增加了8倍,占比提高了1倍多。

基于“价高者得”的逻辑,各个城市把土地挂出去,地价、房价必然会持续抬升,从而拉大有房族与无房刚需的财富分化,更使土地成为金融体系的“底层资产”,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千百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房企不拿地了,土地财政驱动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

但我们换个角度,现在才是新旧模式转换的绝佳契机。

“土地托底财政、财政托底金融”,已经形成闭环。

财政、城投、基建、开发商、银行、购房者,整个链条上的主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去年房地产销售额高达17.4万亿,新开工面积22.4亿平方米,施工面积92.7亿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4.1万亿。

全国住宅市值超过400万亿,居民杠杆率突破60%,地方债、房企经营杠杆,居民购房负债,全都是建立在房地产基础上的“走钢丝”。

将过热的资金从房地产市场中抽离,远离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我们的目标,是高精尖技术的“星辰大海”,而不是年复一年的“大拆大建”。

以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为契机,摆脱旧模式的路径依赖,探索现房销售模式,同时大规模配建租赁房,降低房企利润率,这才是未来房地产市场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