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之下,没有一个孩子是赢家。

作者:及人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原创首发

还记得7年前,那个刺死了霸凌者的15岁少年吗?

他出狱了。

狱中7载,一切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中,他首次揭开自己的陈旧伤疤,剖白了自己在高墙电网的牢狱中,那些难与人言的心事。

也引出了我们对校园霸凌事件背后问题的更多反思。

01

“单杀”

2014年,15岁的陈泗翰就读于瓮安四中,和善又好学的他,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离中考还有不到两个月时,一场没来由的恶意,摧毁了他的生活。

4月30号,陈泗翰因为起床稍晚,罕见地到学校食堂吃早餐。

正吃着饭,“校霸”同学李东(化名)走过来踩了他一脚。

陈泗翰觉得莫名其妙,反问道:“你为什么踩我?”

李东恶劣地呛声:“我就喜欢踩,就要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声争执后,李东纠集一帮“兄弟”过来,对陈泗翰大打出手。

陈泗翰寡不敌众,几乎是被压在地上打。

多亏食堂阿姨出声,才中止了这场灾难。

但李东却不解恨,又掉回头来往陈泗翰碗中啐了一口,并恶狠狠放话——“给我等着!”

上午课间操时,李东又出现了,他带人把陈泗翰从教室拽出来,从走廊一路打到女厕所,还掏出刀子威胁道:“下午放学再打一场。”

旁边的同伙起哄:“别欺负人啊,你俩一人一把刀单杀!”

“单杀”在初中生眼中,就是玩得更过火一点的单挑,并非真要以命相搏。

但对一帮年轻气盛的孩子来说,“打”与“杀”的边界太过模糊。

当天下午放学,李东又带着十几个人把陈泗翰拖进了一条没有监控的巷子里,开始“单杀”。

陈泗翰被打得不断退后时,某个起哄“单杀”的同学趁乱塞了把小刀到陈泗翰口袋里。

为了自保,陈泗翰下意识掏出刀挡住对面挥过来的手,然后转身躲避。

打到兴奋的李东一看陈泗翰手里有了“武器”,愈发愤怒,一刀刺向陈泗翰的后背,鲜血瞬间涌出。

当李东再次握着刀扑上来时,痛极的陈泗翰本能地把刀尖捅向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霎时间,混乱的巷子里安静了一瞬,随后爆发出惊恐的吵嚷声。

李东死了。

整个过程只有短短一两分钟,一死一伤。

大祸已然酿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故意杀人罪?

逃出巷子的陈泗翰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求生的本能。

他跨过两个倒在地上的同学,翻过绿化带,终于找到一个保安亭求助,浑身是血地被送往医院。

到达医院的陈泗翰已经不省人事,医院鉴定为二级重伤,直接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几个跟到医院的同学这才想起通知陈泗翰的父母,接到电话的陈家父母两眼一黑,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从小品学兼优的儿子,会因“打架斗殴”危在旦夕。

所幸上天眷顾,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陈泗翰脱离了生命危险。

术后第二天,转醒的陈泗翰睁开眼看到妈妈,后怕地说:“我不知道怎么跑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还没来得及庆幸“劫后余生”,就得知了李东的死讯。

陈泗翰自知铸成大错,在医院养伤时一边后悔,一边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备战中考。

可命运的惩罚总是格外无情,6月9号,离中考还有13天,陈泗翰以“故意伤害罪”被批捕了。

但在受审期间,陈家父母一直坚称儿子是正当防卫。

可李东的死,却是不争的事实。

经受丧子之痛的李家人,一心想让“杀人犯”得到重罚,拒绝调解。

为此,陈泗翰初中的55名同学联名写了一封请求信,希望法院从轻判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家父母甚至在庭外下跪哭求,希望能让儿子免受牢狱之灾。

可惜父母和同学哀求的作用微乎其微,法院最终判处陈泗翰8年有期徒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年,对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占据了超过一半的生命长度。

听到审判结果的陈泗翰,只觉前途一片晦暗。

监狱的高墙电网,隔断了他对未来的所有想象。

03

把刑期变成学期

踏进牢房的那一刻,陈泗翰无疑是绝望的。

他看着面前的狱友们不知所措,当下就怀念起明亮的课堂和整齐的桌椅。

对于那天发生的一切,他仍然耿耿于怀。

坐在昏暗的牢房里,陈泗翰止不住地想,如果那天早点起床,如果不去食堂,如果放学后走得快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人生没有后悔药,况且陈泗翰无比清楚,当时那种情况,若不动手杀人,死的就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耽溺于绝望与悔恨中的陈泗翰,也曾生出自暴自弃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狱警陈大哥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陈警官不忍看他自甘堕落,鼓励他说:“八年的刑期很长,但如果想学东西,这就是一个学期。”

是啊,八年,若是在监狱之外,初中生都大学毕业了。

那换个地方,他为什么不能继续深造呢?

看见希望的陈泗翰不再踟蹰不前,他拖着身后长长的阴影,坚定地迎着阳光跑去。

把刑期变成学期,他成功了。

陈泗翰通过自学课程,拿到了刑法大专文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自学吉他和萨克斯,组起了狱中乐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用自己的双手,把监狱里一日日重复的枯燥日子,装点得有声有色。

不仅自己积极进取,陈泗翰还在狱中担任小组长的职务,帮不少孩子走回了正途。

凭借出色表现,陈泗翰获得了两次减刑机会。

终于,2020年8月25日,陈泗翰获批提前出狱。

04

出狱,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出狱后,陈泗翰远赴北京,成为律师林丽鸿的助理。

在林律师的帮助下,他一边实习,一边准备专升本考试,立志成为一名职业律师。

还记得初中时,陈泗翰对解数学题有着无穷的兴趣,那时的他应该想不到,自己最后会想要成为一个“舌战群雄”的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泗翰于律所窗前)

狱中2264个日夜,锻造了陈泗翰坚定的意志,也给他的未来指了一条路。

在律师这条路上,曾经的牢狱之灾不再是他的软肋,而成了支撑他一往无前的勇气。

律师林丽鸿对他很有信心:如果陈泗翰想当律师,肯定会是全中国最好的律师之一。

“因为他太了解一个蒙冤的人会遭受什么,他要去改变什么,他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就凭他这股劲儿,就可以打赢很多人。”

除了帮助陈泗翰重建人生之外,林丽鸿律师还受理了陈泗翰案件的申诉事宜。

出狱后,陈泗翰答应父母继续申诉翻案,并提出条件:班主任以前对自己很好,不要牵连到他。

这个温和的孩子,在为自己鸣不平的同时,还在竭力避免让他人蒙受不白之冤。

但他也在采访中直言:如果当时告诉学校,换来的可能是比忍气吞声更恶劣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狱中漫长而难熬的时光过去后,陈泗翰不再怨怼过往,而是感到庆幸。

庆幸自己没有被深渊吞噬,还有机会站在阳光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获新生的陈泗翰清楚,自己能走出阴影,是因为有一束束明亮的光,坚定地照在他的心上。

05

伸向深渊的手,是照进裂痕的光

陈泗翰是不幸的,他被命运无端捉弄了8年,甚至会更久;

但陈泗翰能从狱中走出来,从被霸凌的阴影里解脱出来,是无比幸运的。

因为他有从未放弃过他的父母。

陈泗翰的父母在高墙之外从未放弃为儿子申诉,为生活和儿子案件两头奔忙的夫妻俩,尽管疲累,却能在每次的探视时间都准时出现。

90多公里的探监之路,他们风雨无阻地跑了近七年。

每月探视的半小时,是父母给儿子打气的时间,也成了陈泗翰向父母汇报“学习成果”的时间。

也有一直默默交流和陪伴他的初中同学。

陈泗翰的朋友们在他入狱后,一直以写信的方式和他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像从前相处时一样,把生活的难题、说不出口的秘密,一股脑分享给曾经的“知心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狱中的陈泗翰来说,这些信带来的不只是关心和陪伴,更带来了希望,让他的整颗心都活了过来。

其中最触动陈泗翰的,是信中夹着的一张照片。

照片中的几个同龄人站在高中校门前,朝镜头露出笑容。

陈泗翰心领神会,原来他要好的朋友们都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曾经约定的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身陷囹圄的陈泗翰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感动和鼓舞。

他知道,伙伴们是在告诉他:以前的每一句约定,都算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的朋友都在向着更好的未来前行,那自己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从高中入学、文理分科,到高考冲刺、考上大学,这么多年来,一封封如约而至的信件,填补了陈泗翰高墙之外的空白生命。

这帮好朋友不间断地,把外面的世界向陈泗翰毫无保留地摊开,好像他从未缺席。

还有一个非常珍贵的“引路人”。

那位30多岁的狱警,不仅经常陪陈泗翰谈心,还送给他一支钢笔,上面刻着一句:“Never Give Up”

这些珍贵的情谊,聚成了明亮的光束,照亮了陈泗翰蒙昧不清的前路。

那一双双伸向深渊的手,是陈泗翰绝望中收获的最温暖的救赎。

出狱后,陈泗翰不止一次地表达过自己的感恩,他知道如果没有这些人,自己可能再也爬不起来了。

当然,还有那个不放弃的自己。

他有无数次选择自暴自弃的机会和理由,但他选择了另外一面。

也是因为他的选择,才有现在我们看到的,依然温和进步的陈泗翰。

06

在《和陌生人说话》节目的末尾,有很多暖心的弹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更希望这个案件的遗憾从未发生。

他的反抗,让他身陷囹圄8年;

但若是不反抗,可能8年前他就倒地不起了。

无论怎么选,都是败局。

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么幸运,能遇见生命中那么多的的光。

更多的孩子,无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就此陷入泥泞一蹶不振。

但校园霸凌案件真的“无解”吗?

在这背后,到底藏着学校的教育偏差,还是家庭道德教育的死角?

这些悲剧之下,没有一个孩子是赢家。

而我们不禁深思:奠定败局的,究竟是谁?

最后想说

不论奠定败局的是谁,最后能抓住“反败为胜”的机会的,只有自己。

中岛美嘉说,在最黑暗日子里,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渊,没有那个人,我就做那个人。

希望每个遭遇苦难的孩子,都有自救的勇气和拥抱美好明天的机会。

END

注:文章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喜欢可以关注小蛙,后续还有更多文章更新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