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创新、推崇西洋美术理论是当代书法的重要特征。这种抛弃气韵,单纯追求形式变化的艺术书法,最终将气象万千的传统书法之路越走越窄。所谓的创新书家本着创新的目的,结果却是互相模仿。王冬龄学习西洋美术搞出了材料书法,这次的狂草四人展又学王冬龄,也在书写材料上做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万殊一象狂草四人展”在宋代草书大家黄庭坚的故乡江西举行,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胡抗美、刘洪彪、张旭光、王厚祥四位当代知名草书家的作品。在为这次展览创作的作品中,除了夸张变形、线质淡薄的时代特色草书之外,为了创新,还搞出了材料书法,在绢、麻,乃至在瓦片和陶瓷上进行书法创作。用一些媒体的话说就是“让人耳目一新”,暴露了这些草书大家的目的还是为了“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抗美的书瓦作品

如果说这也算创新,那么还是人家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创新在前,王教授早就向公众展示了竹子、亚克力、报纸、照片、银盐、丙烯、iPad、VR等各种材料的书法,其材料创新范围涵盖了自然、人造甚至虚拟世界,各个层面的材料,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种书写介质的创新有意义的话,王冬龄教授才是首屈一指的开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人展中的瓷书

你这狂草四人展中展出的绢、麻、瓦、陶瓷书法太小儿科,充其量是在王教授人造材料一类里打转,假如这种创新游戏有价值的话,你这层次显然无法同人家王冬龄教授相比,实际是在拾王他的牙慧。王教授还有自然材料和虚拟材料两个广阔的领域,在等待着你们去探索、超越。如果不上他的研究生,怕是很难得其精髓。谁如果想继续探索材料书法,最好能读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王冬龄教授的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冬龄教授在虚拟世界中创作

不知道这么前卫的书法艺术,现在有没有专门的研究课题。如果有的话,又要辛苦七十多岁的王教授了。经费应该不是问题,可以申请国家重大专项资金。一旦获得突破,那就不仅是为书法开创了一片广阔天地了,而是直接就把西方艺术甩在身后。虽然这种所谓的材料书法,更多借鉴了西洋的装置艺术,不过在这个领域大家起点差不多,谁先发力就有可能获得突破。这可是艺术制高点,创新书法的有识之士一定要抓住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冬龄教授的ipad书

其实按照创新的标准,王教授也好、西洋装置艺术也罢,都不算创新。中国古代早就有各种材料的书法创新了,绢、石头、砖、瓦、竹片、木片、瓷器、青铜器、铁器等等,凡是看得见的材料几乎都会成为古人的书法载体。若要在这个方向创新,古人才真正做到了极致。从这个角度看,在材料上创新也干不过古人,这些创新书家怕是要绝望了,这条路都被古人堵上了,真的无路可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冬龄教授的竹书和银盐书

创新书家经常挂在嘴上的说辞就是:古人已经把创新的路走遍了,现在就要抛弃汉字另辟蹊径。古人在形式上的确包罗万象了,在“气”上呢?气象万千,这才是书法发展的广阔天地。清代书论家包世臣在《安吴论书》中就说:“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书气的大门一直敞开着,只可惜创新书家摸不着门,只能追求西洋美术的形式美,搞这种“杂种”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书论家包世臣语

显然,狂草四人展的这四位书家,也明显感受到了在汉字基础上的创新已经创不了了,想要在书写材料上做文章,但是这个文章人家王东龄教授已经做过了,创新无路,这咋整?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