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在威海市经开区,在验收专家们的共同见证下,13万尾大规格鲢、鳙鱼鱼种缓缓放入崮山水库,至此,今年共29万尾鱼种流入所前泊、崮山两座水库,标志着2021年“测水配方、放鱼养水”试验工作圆满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威海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2017年在省内率先出台《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使水源地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威海市水务局高度重视水生态保护工作,坚持系统思维,采取综合治理,突出抓好以投放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放鱼养水工作,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安全高效的水源地保护新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以来,威海市水务部门通过积极争取,原省海洋与渔业厅“测水配方、放鱼养水”试验在市直崮山、所前泊水库落地,成为全省仅有的九个试验单位之一。试点水库针对自身存在的水质富营养化加重和有害生物泛滥等实际问题,通过科学设计鱼类投放品种、数量及搭配比例,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有效化解了水生态危机,保持了水质稳定,达到了以鱼控藻、以鱼控有害生物,实现以鱼养水、以鱼保水、以鱼净水的目的。

实践证明,采取向水源地水库投放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综合生物调控水质措施,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安全高效,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水生态保护技术,所前泊、崮山水库水生态保护实践的成功为其他同类型水库开展水源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借鉴作用。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周芸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