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核承气汤合大黄附子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合并不孕症

王某,30岁。初诊于1982年7月21日。

患者15岁初潮,每于经期左胁下至少腹针刺样疼痛,疼痛向左腿部放射,经期尚准,经量稍少,色紫暗有块,行经不畅。延至婚后,诸症有加,婚后7年未孕。

西医诊为:原发性痛经不孕症

中医曾投【少腹逐瘀汤等】祛瘀未效。

诊见:形体虽丰腴,但面色暗而少华,便秘。

舌脉:脉弦涩,舌淡紫有齿痕,苔白厚水滑。

腹诊:腹部充实,两侧腹直肌痉挛;左少腹急结,按之疼痛;左胁苦满。

辨证:寒凝血瘀实证。

六经:太阳阳明合病。

处方:【桃核承气汤合黄附子汤】。

桃仁10克,桂枝15克,大黄6克,甘草6克,元明粉10克(冲),附片10克,细辛5g克(后下)。

7剂,水煎服。

并嘱其用清艾条自灸左少腹急结压痛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灸、药后,大便通畅,每日一行,左少腹急结消失,重按之仍有痛感,两侧腹肌也稍有挛急现象。

乃转为【桂枝茯苓丸】,连服35剂。

每日坚持按时自灸。

诸症悉除,经来痛消,停药观察。

到1982年10月,停经,诊为早孕。

此后胎孕正常,足月顺产。

按:

患者瘀血阻滞证候明显,但泛投一般祛瘀剂却未果。虽然其中原因颇多,然而忽视腹证的特殊性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患者经期中出现自左胁下至少腹疼痛向腰腿放射的现象,是《金匮》所谓“胁下偏痛”而牵引他处疼痛的大黄附子汤的特殊腹证;“少腹急结,按之痛甚”是《伤寒论》中的桃核承气汤证。

据日本汉方家桑木崇秀经验,凡“下腹部(主要为左侧)有压痛与触及肿块时”是桂枝茯苓丸的腹证。日本汉方家大冢敬节、矢数道明、桑大崇秀、寺师睦崇等对此均有论述。

我据腹证活用经方并结合艾灸而终能生效。可见日本汉方家吉益东洞所教诲的“腹证不详,不可处方”的确为得道之言。(娄绍昆案)

更多医案,关注微信公众号:医案汇聚。

支持公众号请点文末右下角“在看”、“赞”或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