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16公里去吃一顿麦当劳是怎样的体验?本文为大家带来。

今天本来计划去西岸穹顶看展,但由于要出具48小时核酸证明但我没时间去搞,所以只能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赶早不如赶巧,斜对面正好是麦当劳中国总部新址,前阶段有上海最大麦当劳之称的品牌旗舰店刷了一小屏,一直想去探班但一直没由头,今天正好成行。一路开过去,不用担心错过麦当劳所在楼群,因为街边路牌很醒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为了吃一顿麦当劳而下到麦当劳公司的地下停车场,车库引导明确,除了标注大堂所在位置外,也有餐厅指示,由此可见驱车而来吃汉堡的人也不少。

来看餐厅本身,并没有给到我非常颠覆的感受,但也有几处印象比较深刻的关注点。

1层与中信书店的合作,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去过的朋友不会错过的点,因为毕竟在业态上做了延展。或者更为确切地讲,麦当劳引入了书店业态,又在书店中植入了自己的麦咖啡,因此从整体形象看,黄得“很麦当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快餐品牌重视白领简餐也重视全家欢属性,因此着重对亲子阅读和互动空间做了强化,也成为书店中最为醒目的点位。从下图能看到在设计元素中,引入了众多麦当劳的产品,虽然汉堡、薯条……很多品牌都有,但如果即使用抽象的画面也能让人轻易认出,那说明积累的品牌力是足够强的。这点类似咖啡界的星巴克,我们可以不喜欢产品口味,但需要对这类全球规模化连锁品牌表以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1层仅能喝咖啡,因此就着“more seats”沿扶梯上到2层就餐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层除了点餐吧台外也还有一个麦咖啡吧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到我最大的感受是“灵活度”。这个灵活度包括出入口,以及桌椅布局两方面。

我探班时,正好赶在周边办公客群中午就餐前一会儿,整个2层由“空空如也”的状态陆陆续续从各个入口引来就餐的客人,体现其旗舰店的规格(犹如一个商业项目中主力店的聚客性);另外就是对于桌椅的设计和布局,确实比一般店铺要更为舒适,且拥有更为多样化的设计(包括室内外),以满足不同人数、人群类型的就餐社交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桌面无线充电虽然也不是新玩意儿,但作为旗舰店常规配置,体验还是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也都是品牌能够在店铺打造上比较擅长的工作(甚至这家店员工都感觉是精挑细选的)。对于快餐品牌而言,更重要的还是产品出品本身(与价格相符的品质),以及标准化的管控和运营体系。我高中时才第一次吃上麦当劳,这么多年以来,虽然最初那几个连锁快餐品牌依旧占据着市场权重,也时不时推出创新举措,但相对而言,麦当劳是其中最稳健的那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新品牌方面,近年以汉堡为主打的快餐市场也没少腥风血雨,我曾写过《案例复盘 | SHAKE SHACK把深圳万象天地店开得像过节》一文中,有聊到近年较火、火过,甚至已经撤出市场的汉堡品牌,能看到在新晋品牌中,SHAKE SHACK几乎是独树一帜的那一个。鉴于价格定位等因素,它和麦当劳倒是没有太强关联的直接竞争关系,上海市场仅有iapm先撤出麦当劳,后引入SHAKE SHACK这一个案(但也并非品牌平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相信麦当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绝大多数社畜而言依旧是刚需般的存在,但再下一代的消费者,那些被更好口味宠过的消费者,会进一步用脚投票来形成新的市场供需格局,届时麦当劳需要面对的竞争可能会变得更为多元且复杂。当然我可能只是有点杞人忧天,但实话实说,我带女儿去SHAKE SHACK的次数要远高于吃肯德基麦当劳的次数,即使我在年少时是麦当劳粉丝(当然个案不能说明问题)。但即使如此我也一直会反向思考一个问题,品牌要如何才能长期获得一代代人的青睐?我没有解答能力,所以会持续观察学习,并进行案例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