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在我县劳山乡芦庄村,趁着天气晴好,养殖户李军利正在自家的鸡棚里忙碌,为自家养殖的800多只公鸡清理圈舍、喂养饲料,再过段时间这些鸡便将走上市场销售。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心养好每只鸡,就不怕卖不出去”,49岁的李军利笑着说。去年,李军利养殖的品种为“快大黄”的公鸡净利润3万多元,今年,李军利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山乡芦庄村养殖户 李军利:我们养青年鸡,卖到咱们甘泉农村和农贸市场上,截止到今年效益还可以。今年我卖了四茬多,明年想再养上五、六茬,比今年(再)多养上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李军利的养殖之路,可谓历经艰辛。据李军利介绍,他从2004年到2005年开始养殖散养鸡。前几年,一场偶然的鸡瘟让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经过这次失败,李军利并未轻言放弃,更让他认识到掌握必要的养鸡知识非常重要。为此,他苦学养鸡技术,从鸡苗选择到鸡的培育,每个步骤都虚心请教有经验的养殖者。通过更新饲养方法,在他精心喂养、细心管护下雏鸡的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凭着吃苦耐劳的干劲以及乡政府派来的技术人员帮扶下,李军利的养鸡道路逐渐步入了正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已有17年养鸡经验的李军利,现在每年可养殖四、五批 “快大黄” 品种的公鸡。每一批800只左右,年均收入四、五万元。李军利不仅一举摘掉了贫困帽,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泉县劳山乡芦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 强:李军利是芦庄村力能胜贫的养殖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服输、不怕苦的干劲,通过养鸡自食其力,创造出美好生活。我们接下来将树立其为典型的“经济带头人”,让他分享宝贵的养殖经验,带动更多的人进行致富。(记者 景浩源)

END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监制|高延平

责任编辑|陈军 杨延萍 张波

编 辑|刘强 崔春娥 杨静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劳山乡芦庄村李军利:让公鸡下“金蛋” 做力能胜贫的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