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了!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这个举动,意义重大。

要知道,现在可是全球央行的加息周期,我们的央行却拒绝跟风,原因何在?

话分两头,先看其他国家所面临的形势。

全球房价,正在躁动。

央视财经12月5日报道,全球多国房价迎来了十年来最大涨幅,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房价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韩国,今年房价平均上涨19.08%,创下14年来最大平均涨幅。近六年内,由于过高的房价,约有341万人从首尔迁出。

在新西兰,房价中位数在10月份同比上涨23.4%,奥克兰的房价中位数更是涨到125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560万元,涨幅达25%,再次刷新纪录。

究竟有多少个国家房价摁不住了?

我找到中新社的一篇报道,亚洲最大的房地产科技公司IQI9月份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房价报告》显示,在目前已全球公布住房统计数据的56个住房市场中,有43个市场的实际房价(即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价格)有所上升。从名义房价来看,56个国家中,有50个国家的房价上涨,一个国家的房价没有变化,只有5个国家的房价下跌。

注意,有数据的56个国家里,有50个国家的名义房价都在上涨!

报告里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这一波楼市繁荣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

为什么涨这么凶?

1,放水。

2019年以来,随着全球主要央行纷纷开启降息周期,全球利率本就已经处于下行通道。

而COVID19又加剧了这个进程,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总资产较2019年底上升了0.98倍、0.69倍及0.25倍。

利率降无可降,大水四处蔓延,全球股市、商品、债市等资产价格普涨,当前水平分别比2019年底高出 28.6%、18.3%、6.4%。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今年全球整体的通胀率将达到4.3%,创10年来新高。其中,欧元区CPI在11月同比增长4.9%,为25年来最大涨幅。美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6.2%,创31年来最大涨幅。

而名义利率又追不上通胀预期的步伐,实际利率一直在降,此时,居民购房,尤其是高净值人群,或者说富人群体购房以抗通胀的需求,当然会明显升温。

2,大规模转移支付。

美国先后推出五轮共达5.7万亿美元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其中近5成、约2.7万亿美元,用来对中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测算,在高额转移支付的提振下,2020-21年,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以前累计高出约2.4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2020年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是以前的两倍以上!

富人资产升值,买房抗通胀,穷人发钱补贴,想买大房子住,一切都从货币放水时注定了。

面对物价、建材、房价飞涨的局面,该怎么办?

除了加息,没第二条路可走。

同样是央视财经12月5日的报道,多国央行开始削减经济刺激措施。

11月25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现行的0.75%上调至1%。

11月24日,新西兰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9月末,挪威央行也宣布上调基准利率。

此外,包括俄罗斯、墨西哥、委内瑞拉、波兰、巴西在内,全球已有至少27个国家在今年先后加息。

如今,又有了奥密克戎,如果欧美重回封闭状态,全球供给可能再次失衡,结构性通胀延续,到时就算加息,可能也没什么效果了。

因此,加还是不加,这是摆在各国央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比之下,我们的央行却反其道而行之,逆势降准。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是什么,给了我们货币边际宽松的勇气?

1,我们的楼市非但没有躁动,反而在重锤调控下,直接冰冻,形势已经比肩2014年底。

2021年前10月,中国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49%,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38个百分点,累计涨幅居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

看70城房价指数,七成城市二手房价格下跌,北上广深房价全线下跌,新房价格下跌拐点确立,6年来首次转跌, 一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全部由涨转跌,楼市颇有重回2014年底的意味。

这是一轮超长周期的房价“冰冻”,涨幅不断趋缓,转跌的城市越来越多,限跌的城市也在不断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财经的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1城发布了“限跌令”,这些城市包括沈阳、岳阳、昆明、唐山、江阴、鄂州、张家口、株洲、永州等。

2,摁住了房价,货币政策工具才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房价是全球上涨的通病,今年我们却用三道红线、限贷令、严控房企融资、二手房参考价等措施,把房价死死地摁住了。

但物价没办法,PPI上涨是全球供需结构失衡的结果。

今年大宗商品持续涨价,PPI走高,上游行业比如有色、煤炭盈利占比确实在提升,但是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下游行业,比如家具家电、轻纺、五金等,既要承担成本涨价,又没办法涨价转嫁给消费者,生存境况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其他国家还在犹豫,加息是否会刺破泡沫的时候,我们却能为经济腾挪出更多的货币空间。

用2019年央行易行长的那段话做个结尾:

“我国央行,并不急于像其他一些国家央行所做的那样,有一些比较大的降息和量化宽松的政策。”

“应该在整个货币政策操作的过程中,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使得我国能够在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中,尽量长地延续正常的货币政策,这样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老百姓的福祉是有利的。”

彼时的因,今日的果,珍惜现在的货币空间,庆幸我们安稳地渡过了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