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志英看来,自己的事业只有一条线,志在研究罕见病,没想过其他可能。

撰文 | 凌骏

2015年,吴志英医生辞去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职务,从上海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她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在神经内科里建一个专属于罕见病患者的病区。

为了这个目标,在杭州生活了6年,吴志英医生一共也没认全几条路,逛街次数在个位数,杭州的景点也没游过几个。浙大二附院方圆1公里内,就是吴志英的日常活动范围。早上花10分钟走路到医院,出诊、查房、开会,5点半下班后去实验室,一般晚上10点才会回家。

她不是心血来潮。在复旦华山医院担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期间,她就一直想做这件事。“但空间不够,常见病患者都收不过来。浙大二附院说那边可以,我就来了。”

于是,全国第一个罕见病病区就在浙大二附院诞生了。过去6年,1.3万名罕见病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在吴志英眼里,这是一件相互成全的事情,给那些疲于奔波求医的罕见病患者一个出口,自己也可以全心投入30年来所坚持的事业。

属于罕见病患者的神经内科

2018年,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带着厚厚一叠吴志英的论文来到她的诊室。

他从大学毕业起开始频发癫痫,步态不稳,逐渐进展到连行走也困难。20年来,跑遍国内所有叫得出名头的医院,有说是癫痫的,有说是帕金森的,还有医生诊断为多系统萎缩,治疗都没什么效果,症状日趋加重。

后来他从网上得知,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有位叫吴志英的医生,专门看各类疑难罕见病。挂号到诊室,半小时问诊,吴志英告诉他得的病叫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一个月后的基因检测结果证实这一诊断。

“我看了他的病历,之前挂的也都是神经内科,但医生都不是主攻罕见病和遗传病的专家,所以没诊断出也很正常。”

来到浙大二附院后,吴志英所在的神经内科五病区拥有24张床位,只收治罕见病和遗传病患者。“80%以上的罕见病涉及神经系统,除了诊断困难,大多也不是急症,因此也不太收治入院。患者只能来回跑,医生也难以随访。”

今年11月1日,病区挂牌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集临床与科教为一体,综合管理范围涵盖中国罕见病目录的全部121种疾病。

中心挂牌后,床位还将少两张。“腾出一间病房改成肌电图室,这样患者做肌电图检查不用来回跑,也能节省患者住院的时间。”

“为什么还叫医学遗传科?我们都说国内医生临床经验世界一流,但科研水平和国外比还是有较大差距。而罕见病诊治要想有突破创新,就一定要从遗传机制入手。”吴志英说,“大多数罕见病与遗传基因密不可分,遗传咨询和产前干预在临床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事实上,像吴志英这样,神经内科出身,又受过系统的遗传学和神经科学培训的医生在国内屈指可数。

每天忙完诊疗和管理工作,5点半下班吃个简餐,吴志英都会来到实验室的办公室,在这里,未被确诊的病例将被进一步分析。

2011年,在持续追踪分析8个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5年后,吴志英率领团队发现了“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罕见病的第一个致病基因:PRRT2。这是由中国人发现的第三个致病基因,也是国际上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既往因缺乏特异的标志物,患者临床上常被误诊为癫痫或其它运动障碍病。

10年后,吴志英率领团队又发现了这种罕见病的第二个致病基因:TMEM151A,进一步提升了对该疾病精准诊治的能力。

即便如此,在吴志英看来,团队缺人,经费太少,想做原创性的诊治研究十分困难,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这是个冷门学科。门诊看一个病人可能需要半个多小时,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绩效却不高。”吴志英介绍,“研究上,现在新致病基因的寻找愈发困难,发一篇突破性的文章至少也要五、六年。

“和我同时代研究罕见病的神经内科医生,很多人中途转回了常见病赛道。”吴志英说,“坚持至今的,都已经成为了领域内的顶级专家。”

但环境也在发生变化。自2018年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出台后,吴志英亲眼见证了罕见病话题从业界无人问津到赛道火热,相关会议频频举办,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其中。

耐得住寂寞的三十年

1985年,吴志英高分被福建医科大学录取。

那是林巧稚故事广为流传的年代,吴志英一心想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但大二的一堂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课改变了她的职业生涯。吴志英遇到了恩师,中国神经内科泰斗之一慕容慎行教授。

在她的记忆里,慕容教授个子不高,带着宣纸走进教室。他把宣纸挂上黑板,上面是用毛笔画好的神经解剖通路,神经走向和定位环环相扣。“配合慕容教授的讲解,就像是在侦探案件里寻找蛛丝马迹。”吴志英回忆道,“那天起我就决定,要做他的学生,成为神经内科医生。”

毕业后,吴志英如愿进了慕容慎行教授的神经内科。“跟着老师的门诊,要从早上7点多一直看到半夜。”她说,“我遇见了太多疑难杂症患者,又与罕见病结了缘。”

吴志英的硕士和博士方向都是神经遗传,主攻肝豆状核变性,发病率不足万分之一。由于排铜功能障碍,铜会堆积在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造成损伤。

坐在轮椅上的少年身体扭作一团,面目扭曲流着口水,说话咿呀不清。1991年跟门诊碰到第一例患者时,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基因还未被发现。通过查体,慕容教授发现患者角膜有一圈棕绿色的环,“那是角膜K-F环,肝豆状核变性的典型特征。”吴志英回忆。

过去,由于缺乏诊断金标准和相应的筛查技术,罕见病诊断只能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但顶级专家数量有限,疾病临床表现又多样,误诊屡见不鲜。一旦定下错误的治疗方案,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但这正好激发了吴志英的兴趣。2001年,她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博士后培训,又接下了课题组内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碰的多发性硬化,这是一种以脱髓鞘病变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2018年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为什么大家不爱做?因为那时罕见病研究出成果太难了。最早做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突变测序筛查时,得用同位素标记,费了老大劲。同时病人数量也少,收集信息数据非常困难。”但吴志英还是坚持在这一赛道上,在她看来,自己的事业只有一条线,志在研究罕见病,没想过其他可能。

从医30年来,吴志英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耐得住寂寞。2007年离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后,她和丈夫便长期分居两地,“我爱人很支持我,他也希望有更好的平台支撑我的事业。”

临床、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是常态,吴志英不太喜欢参加大型学术会议,尤其是去海外开会。“路上花掉的时间太多。”她对与自己研究紧密相关的小范围交流更感兴趣。

从上海到杭州,时任浙大二附院院长的王建安教授曾问她有什么需求,吴志英说自己只要一个病区和一个实验室,能专门集中诊断和收治罕见病患者,再给一个能住的地方就够了。

肌萎缩侧索硬化、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症、遗传性神经肌肉病......多年来,吴志英主导的各类罕见病遗传机制及诊治优化研究不断登上国际舞台,130余篇SCI论文陆续发表。2020年,她领衔的“神经遗传病诊治优化与机理研究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谈及待遇与名望,吴志英觉得也许是现在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从选择从医到专研罕见病,我几乎未考虑过薪酬和前景,就是单纯的爱好。而后来不管是一路破格升教授还是被授予各类学术头衔,也都是基于团队前期以及正在产出的科研和临床成果。”

她也是这么教育学生的。“我从来不会要求他们未来一定要从事罕见病。”吴志英说,“但只要当下选择了这个方向,就要沉下心来。临床上对病人要有耐心,科研要严谨,学会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不管未来是哪个专业的医生,这些都是基础。”

能做的还太有限

为了方便长期随访,吴志英团队专门为各类罕见病患者建了群,有专门的联络员来综合管理这些病人,为他们答疑解惑。

有患儿从幼儿园起就在吴志英门诊随访,孩子病情稳定了,上了大学,结婚生子,父母时常会给吴志英发信息报喜。

而有些患者却慢慢断了联系。“和神经内科常见病患者相比,罕见病患者更容易焦虑和抑郁,自杀率也要更高一些。”吴志英说,“他们的冲动行为也相对较多,时常会把脾气发在医务人员身上。”

据不完全统计,将近一半的罕见病患者有过被误诊经历,即便确诊,在目前全球已知超7000种罕见病里,仅有5%有特效药。这也是吴志英坚持开设罕见病病区的原因之一。确诊难、耗时长,吃住行都不方便,很多患者门诊看完一次后就走了,随访非常艰难。吴志英迫切想要搞清楚这些疾病,希望能够定期长期开展监测,收集更多信息。

同时,患者也承受着巨大的病痛,“能收治入院,即便没有特效药,对症治疗也能改善部分症状,还可以做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吴志英说,“至少让他们生活质量提高一些,尽量延长寿命。”

平时,总是不断会有患者给吴志英送来锦旗,“我都一律拒绝。何必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这本就是我们常规的临床工作,没什么大不了。”

她觉得自己能做的还太有限。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罕见病诊治困局已经逐渐从“难以诊断”转为“无药可用”。

“最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不管是药物还是技术,国内原研原创的东西还是太少。尤其是药,目前FDA批准的罕见病药物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研发的。”

“所以说光靠我们临床医生还远远不够,未来要有突破,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一起参与,需要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紧密结合。”吴志英说,“国家经济水平提高了,是不是能够拨出更多的经费,支持罕见病领域的创新研究,从顶层设计出发,才能根本改变罕见病患者的困境。”

至于她自己,吴志英目前并没有什么大规划。“我只是想把力所能及范围内的罕见病患者诊治得再好一些,同时多培养点这个领域的人才,一起帮助罕见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直到特效药被研发出来。

“当然,我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和我们一起来关注罕见病,不论是帮助罕见病患者还是资助罕见病的研究。”吴志英说。

专家简介

吴志英

主任医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组长,中国罕见病联盟浙江省协作组主任委员,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系统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神经遗传病和疑难罕见病的精准诊治。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 Brain, Neurology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学术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