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校招期间,互联网大厂公司的“抢人大战”都比其他行业要早一些,随着不少2022届应届毕业生在网上晒出自己收到的大厂校招offer(录取书),让我们先看看今年的“大厂”校招情况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因疫情等系列原因,各大互联网大厂的校招规模有所收缩,招聘也基本以网面为主。今年,随着疫情逐渐控制向好,各家公司纷纷恢复招聘

阿里今年宣布的校招启事显示,今年是阿里史上最大规模校招,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开放113种岗位,其中45种岗位首次招聘应届生。

此次校招的非技术类岗位占全部岗位半数以上,包括广告营销策划、服务运营、内容策划、空间设计师、跨境供应链运营、客服机器人训练师等。针对科技类专业毕业生,一批尖端技术类岗位也首次向应届生开放,包括技术标准化工程师、模拟设计工程师、视频编解码工程师、量子计算科学家等岗位。

腾讯今年预计将发放超7000份校招录取书,校招名额年增幅超过40%。

京东今年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开放的150种岗位,从业务范围上覆盖零售、科技、物流等领域。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开发工程师、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工程师等技术类岗位占比超过半数,这其中,多模态识别、分布式计算、量子计算等尖端技术岗位首次向应届生开放。同时也在就业地域上覆盖一二线多个城市。

字节跳动也连续三年扩招,今年校园招聘开设八大类职位,分别是销售、设计、研发、产品、运营、市场、职能支持、游戏策划,岗位超过8000个,同比增长超30%:其中研发类职位是校招的重点方向,超过4000个;非研发类岗位大量新增,比如产品类岗位需求就是去年的两倍左右。目前,字节跳动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为同学们提供岗位选择,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岗位最多,在三亚、重庆也新增了研发岗位。

美团今年的校招计划也比去年扩大了一倍还多。今年6月,美团宣布计划在2021年新招6万员工,除北上广深之外,岗位还分布于石家庄、武汉、葫芦岛等全国300多个城市,包含客户经理、客服、开发、物流等多工种。其中计划通过校招引入约6000到1万名2022届毕业生,较向2021届毕业生提供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增幅达100%-200%。在职位类型上,美团校招增加了更多非技术类职位,共包含了64种职位类型,包括开发、算法、零售等。

然后,2021年各大厂裁员消息也是一波接着一波爆出。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今年几个裁员的大事件:

首先提到的就是教育行业,2021年7月24日,国家颁布了双减政策,紧接着新东方、高途、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教育公司开始大幅度裁员,上百万人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经历了入职和离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在试用期内就没有任何补偿的被劝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份,字节刚结束线上教育的裁员,又开始了裁撤商业化团队,然后是游戏团队Ohavoo全部门的应届生几乎都被裁光,其余的游戏团队也开始大量裁员,补偿N+1,并且要求在两天内,就办好离职手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份,阿里网传也要裁员两万人的消息在网上讨论的沸沸扬扬,此消息虽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也未遭否认。

12月1日,有爱奇艺员工在脉脉上爆料:爱奇艺正在大幅裁员,比例在20-40%。有媒体将其形容为爱奇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而爱奇艺本次裁员引起广泛关注,除了裁员规模之大,还因为裁员涉及绝大多数部门,并且“被裁的除了基层员工,也不乏总监级别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8日,短视频巨头之一的快手科技,传出年底大裁员。消息称,快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商业化团队将在年底前完成转型,其中部分业务条线将被取消。早在一周前,“快手12月开始劝退低绩效员工”就开始流传,近日更有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计划裁员30%”“从年薪100万以上的开始”。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大厂一边大量裁员,一边又扩大校招名额呢?

小编总结了三种可能:

1.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表现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

2.主动招募大量毕业生来淘汰公司部分的老人,保持公司活力。

3.招募毕业生可以耗费较低的成本而招募到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的全部看法,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一操作的呢?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