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县青莲场有一个陇西书院,又名青莲书院。传说是李白的故乡,曾经李白就隐居于此,自称青莲居士。后建祠以祀,扩为书院。

李调元为陇西书院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下联:仙才比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这幅对联写尽了李白的风流倜傥,旷古诗才。也反映出李调元的才思敏捷。小时候,我还听过这样一个关于李调元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乡绅在家里请当地的才子们喝酒吟诗。他家的左右两个厢房挂满了当地文人的得意之作,左厢房上书“大块”,右厢房则写着“玉珠”。至今我也没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时,李调元也被拉了进来,可是大家都不认识这位大才子。吃饭的时候,大家就聊起了李调元,众才子中有人不服,认为李调元徒有其名,真实才学不见得有多高。李调元也不做声,只顾自己喝着酒。

既然请来的都是当地的才子名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主人就请在座的才子们作诗。要求以两个厢房的“大块”、“玉珠”二字为首做一副对联,同时提了一个要求,上联末尾带个“起”字,下联末尾带个“来”字。这下,才子们有点傻眼,太困难了,才子们没有一个能作出来。李调元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只好起身写下一联:

大块投河,方知文从胡说起。

玉珠击鼓,始信诗由放屁来。

一帮所谓的才子面面相觑,知道李调元在骂他们,却不知道怎么反驳。李调元扯过宣纸,又写下一首诗,就离席潇洒的走了。

诗是这么写的:

李白诗名高千古,

调奇律雅格尤高。

元盼多少风骚客,

也为斯人尽折腰。

这时候,才子们还在研究“大块投河”、“玉珠击鼓”是神马意思,后来还真有人看懂了,这两个词的声音都是“扑通”,也就是“不通”的意思。李调元这是嘲笑这些所谓的才子狗屁不通。再看后面的这首诗,原来是一首藏头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李调元也。原来他就是李调元!等这帮才子明白过来,李调元早就走远了。

李调元一生著述相当丰富,据说有130余种,涉及到诗词歌赋、文学理论、文艺理论、戏曲理论、金石学、声韵学甚至是数学,单只是一门学科,能做到著书立说已经相当了不起。130种啊,可见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智慧型学者。

我们关注的是李调元的诗作,其诗多反映民间疾苦,撰有《童山诗集》《童山文集》《蠢翁词》等文学作品,《雨村诗话》《雨村词话》《雨村曲话》《雨村赋话》等诗学、戏剧学、文艺理论作品更是演绎了他在诗词曲赋上的绝高造诣。他还编撰了《函海》《续函海》,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四川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后世研究巴蜀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李调元,一个清代的汉文化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