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世界是一个道化的佛教世界,虽然披着佛家的外衣,但内里却是儒道释三家合一的。至于神仙设定更是以道家的因素更加突出,毕竟孔夫子是“不语怪力乱神”的。所以西游记更像是一本以道家语言讲述的佛家故事。道家的神仙世界把修仙者分为五类,即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西游记中鬼仙的设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

在西游记中,“鬼仙”这个词汇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偷盗人参果的时候,孙悟空不了解人参果的特点,第一个人参果掉到了地上,结果不见了。大怒的孙悟空以为是当地的土地把人参果收取了,于是唤出了土地大加指责。这时的土地连忙为自己辩解:

“大圣,错怪了小神也。这宝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个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闻也无福闻闻。”

事实确实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土地怎么敢对三界之中如此宝贵的人参果有非分之想?土地可是相当牢守自己本分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人参果与五行相克,所以遇土即入了。在这里,土地强调自己只是一个鬼仙,身份低的很,绝不敢去碰人参果的。可见鬼仙的地位不高,在仙侠世界中应该是较低级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

“鬼仙”第二次在西游记中出现是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回目中。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来到幽冥界要求十殿冥王来辨认真假。十殿冥王没有能力辨别,于是请来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有一只谛听兽,在介绍这只谛听兽时,提到了它的强大能力:

“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

这谛听兽拥有如此强大的能力,是一个万能的窃听高手。但它没敢说出事情的真相,没指出谁真谁假。但这里提到了“鬼仙”,可见鬼仙在西游世界中也是一个重要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次

“鬼仙”第三次在西游记中被提及还是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中,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最后来到大雷音寺如来面前分辨真假。这时如来给大雷音寺众位菩萨金刚罗汉上了一堂知识普及课,他说道:

“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如来在这里提到:“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可见西游世界的神仙只有五种,即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鬼仙作为五仙之中的一种,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仙的解释

鬼仙按照道家的说法,是五仙中最差的修行结果。按道家说法,纯阴为鬼,纯阳为仙,阴阳相杂为人。只有人可以转变成鬼或转变成仙。鬼仙就是修炼成纯阴状态的一种果位,他可以不轮回,但无法算作正式的神仙。鬼仙不能进入三山,也不能前往蓬莱,最终要取得更大的进步还是需要投胎成人重新修炼。鬼仙最典型的就是西游世界中的土地山神,他们都是属于阴神系统的。还有明清两代分布广泛的城隍系统都属于鬼仙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尾声

土地山神虽然也是仙的一种,但受到很多限制。他们有一些特定的法力法术,这和他们的职务和能获得的香火有关。他们可以升迁,拥有更大的能力和更多的香火,但还是受制于信徒的。他们不能离开信徒,不能没有香火,否则他们可能就会慢慢地消散。鬼仙比凡人拥有更长的存在时间,但在仙里是最底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