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为了庆祝建国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在解放军战旗方阵中,有一个名为“刘老庄连”的荣誉战旗熠熠生辉。“刘老庄连”为什么有如此殊荣能够从全军各个拥有荣誉称号的部队中脱颖而出接受全国人民检阅,这个连队又有什么英雄事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抗日战争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将军事进攻重心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至此,根据地进入了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在1941年到1943年前,日军不断集结重兵多次对苏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扫荡。

针对敌人的扫荡计划,根据地内的新四军遵照上级指示,将一部分部队分散开来。利用小股部队对不易被发现的特点,以游击战的方式与敌人周旋。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的四连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

1943年3月17日转战于苏北淮阴涟水一带的四连与扫荡的敌人不期而遇,敌人数量众多,四连在突破敌军的包围之后迅速转移到位于淮阴西北的刘老庄地区。

苏北的三月,大地依然弥漫着阵阵寒意,尤其夜幕降临寒气逼人,四连的指战员们手握钢枪合衣而睡。第二天一早,部队正准备开饭,远处传来的枪声打破了晨曦的宁静,接着在空旷的原野上出现了十几个百姓的身影,他们一边跑一边喊鬼子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如其来的日军让部队猝不及防,四连随即进入战斗准备,一场遭遇战即将打响。四连连长白思才命令先迎击敌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然后部队利用交通沟撤出村庄。

所谓交通沟,就是当地群众为对付日军扫荡而组织挖掘的半人高的掩体通道,便于掩护作战及撤退。当时判断如果这股敌人不是大部队,四连可以有效阻击。如果是大部队则先阻击敌人,为群众转移赢得时间,然后再沿附近的交通沟撤出战场。

日军推进的速度非常快,随着骤然密集的枪声响起,四连开始与日军接交火。

有关学者在日本找到了当年进攻刘老庄的日本侵略军部队步兵第54连队史,在这本联队史中记载着当年日本侵略军情报机构得知淮海区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政领导机关驻地在淮阴六塘河北岸,于是他们派出重兵扫荡。

日军的第十七师团负责执行此次扫荡任务。该师团下辖的第54联队就是对刘老庄攻击的部队。在刘老庄附近当时有大雾,日军突然遇到新四军的阻击。随后第54联队的主力赶到与新四军交火。

根据日军联队战史记载,参加此次战斗的日军有一千余人,这与坚守刘老庄的四连的82人可谓众寡悬殊。

不过四连也是第七旅第十九团的一个钢铁连队,连长白思才16岁就参加红军,在长期的作战经历中锻炼成了一名英勇善战、机智果敢的优秀基层军事指挥员。指导员李云鹏也是从基层做起的一名出色的政治工作干部,此次突然而来的战斗并没有打乱四连的作战部署。

一开始交战的双方都在试探。对日军而言突然遇到新四军的阻击,也没有搞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规模的部队。但是随着四连重机枪的扫射,日军突然意识到眼前是一支新四军的主力部队,于是他们调整战术以更猛烈的火力投入作战。

连长白思才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判断他们遇到的不是一小股日军,而是成建制的大部队,在这样敌众我寡的条件下为了避免伤亡部队需要快速转移。

正当连长白思才准备命令大家撤退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他心中一紧。连队侦查员跟白思才报告说,交通沟是不完整的,一条大路把交通沟截断了,这是一条断头沟。

面对强大的日军火力,没有交通沟的掩护,突围没有可能。连长白思才和指导员李云鹏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随即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发起了紧急动员令。动员令要求全体指战员坚守阵地,坚决作战,放弃突围,为群众和部队指挥部赢得更多的撤退时间。这一命令迅速传遍全连。

天色已经开始放亮,大雾渐渐散去,战场情况清晰可见,日军随即开始组织冲锋。在机枪的掩护下,约一个小队的日军向四连阵地扑冲过来。由于刘老庄是平原地带,没有地形遮挡,冲锋的日军几乎完全暴露在四连的阵地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四连的坚决阻击下,敌人很快被击退,随即日军的骑兵部队又冲过来,四连的机枪手榴弹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反击高潮。日军人仰马翻,死伤惨重。这时傲慢的日军才意识到对手非同一般,于是调整战术部队后撤。其中步兵炮小队充分利用武器装备的优势,以密集的炮弹倾斜到4连阵地,瞬间阵地前地动山摇,硝烟弥漫。

这轮炮火给四连带来极大伤亡,毕竟交通沟的遮蔽功能是有限的,但四连的钢铁般意志更加坚强。在炮火的掩护下,日军随即发起多轮进攻,四连指战员继续顽强抵抗,工事被摧毁立即修复掩体,炸塌了背包填上去,人员负伤了包扎起来继续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军猛烈进攻下四连减员越来越多,于是原来的非战斗人员都冲向一线,日军绝对没有想到的他们面前只有新四军一个不到100人的连队。恼羞成怒的日军调集火力又展开了新一轮的炮击。狭窄的交通沟怎么能躲避密集的炮弹,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斗,战况越来越危急,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全连的人只剩下不到一半。

此时的四连战士已经精疲力尽,但他们还是默默的抗击扑来的敌人。没过多久子弹打光了,连长白思才安排剩下的连队战士将手中的步枪装上刺刀,准备和敌人展开一场肉搏战,多余的枪支全部拆毁,部件埋入地下,绝不能留给在日军。

炮火的掩护下,又一波敌人冲到阵地前沿。四连的最后几位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战场一片惨烈,刺刀撞击的声音铮铮作响。

当夜幕降临阵地时,喊杀声终于停歇。因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四连的战士全部倒下。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们都保持着战斗姿态。有的双手狠狠的掐住敌人的脖子,有的紧紧咬住敌人的耳朵。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把全连82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誉为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战后,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重新组建了四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一个英雄的番号就这样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抗战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刘老庄连继承了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一路北上南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2009年,刘老庄连作为集体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在八十二烈士陵园中,连队的82位指战员长眠于此。四而这座高19.43米的纪念碑,仿佛在提醒着人们,1943年,这里有一支连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