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先生早期画作,山水花卉图册十三开,每开纵17.9cm,横31.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开,自题:“冬心先生用胭脂螺黛写梅花小幅,余亦戏为之。衡恪。”钤“觭”、“师曾”印。画红梅花树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开,自题:“紫云堕水,微浪生风绮。粉态半酣春梦里,胡蜨一只惊起。晚烟绿上筠枝,轻盈却怨开迟。不见王孙骄马,隔帘自诧腰支。右调清平乐。衡恪。”钤“陈衡恪印”。画萱花、竹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开,自题:“垢道人润含春泽,干裂秋风得倪迂吮笔之妙,可谓善于用渴者矣。觭人衡。”钤“陈氏衡恪”印。画山岗林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开,自题:“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壬子初春雨后乍晴,晨起写此遣兴。觭庵。”钤“觭”印。画山岭松林,有房屋临水而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开,本幅无款,钤“燕谋经眼”印。画山边红树,房屋掩映,笔意简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开,自题:“春山自晓,露浥无人到。一径苔深香缥缈,唯有数声啼鸟。千年流水泠泠,清风写入瑶琴。惆怅湖灵梦远,天涯委珮留痕。右调清平乐。觭庵填词。”钤“觭”、“芳草”印。画兰草一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开,自题:“古木幽篁不知是王是恽。觭庵。”钤“觭庵”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开,自题:“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衡恪。”钤“师曾”印。画平湖沙洲,柳树垂荫,小舟荡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九开,自题:“秋莲词客为余言,天童古刹甚多琳宫梵宇,掩映苍松翠柏间,写此当卧游。师曾。”钤“师曾”印。画高山密林,梵寺掩藏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开,自题:“雨后登楼看山,东坡十六快事之一。”钤“师子”印。对开自题:“楼阁沉沉水气寒,雨余空翠欲平栏。故人满地波涛怨,一发江南屋里山。录外舅肯堂先生诗。衡恪。”钤“衡恪之印”。画雅士登楼眺望,只见远山含翠,云雾迷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一开,自题:“一丛竹,两痕沙,竹屋荒寒处士家。壬子初春,衡恪。”钤“河上亭长”印。此幅画竹、舍、沙坡,无皴无染,用笔至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二开,自题:“罗两峰有此本。衡恪。”钤“朽道人”印。画中以朱笔绘竹三两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三开,自题:“云抹山腰雨意浓,碧萝烟挂两三松。雷鸣涧底翻春浪,乱拨冰珠打白龙。师曾。”钤“师曾”印。画高崖、松亭,笔墨粗阔。

从作者自题可知,此册作于壬子年,即民国元年(1912年)。这是陈师曾的早期画作。从画法来看尚未形成个人面貌,主要是仿摹诸家,如金农的梅花,罗聘的竹,倪瓒的渴笔等等。笔墨松弛率意,体现出画家处于技法探索阶段时的多样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