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用参加培训考试,付钱就能享受“代考、办证、挂靠”一条龙服务,“挂靠”成功后每年在家“躺赚”五万元......如此低门槛的赚钱模式,不过是诈骗团伙精心编制的圈套。记者今天获悉,近日苏州相城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捣毁一个以“包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诱饵,谎称能挂靠单位获利,诱导被害人考证来骗取钱财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证在手薪资无忧?警惕“证书挂靠”骗局

去年十月,冯先生在浏览短视频时,发现了一则报考资格证书的广告,声称45天包“领证”,并且具有超高含金量,后续能获取超高的“挂靠费”。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冯先生在上面登记了自己的信息。没过两天,业务员小刘添加了冯先生好友,表示只要缴纳4500元的包过班学费,便会有专业人员代考包过。并且领证后,后续无需上班,在家就能通过“挂靠”单位,享受每年6万元的收益。冯先生听后心动不已,立即将钱款打了过去。

过了两个月,小刘给冯先生发来了证书照片,并以方便寻找“挂靠”单位为由,将冯先生的证书留在了公司。同时,还给冯先生发来一个网页链接,让其查验证书的真伪。核对无误后,小刘又以防止冯先生私下将证书挂靠到其他单位为由,要求冯先生支付了1000元的保证金和7000元的挂靠手续费,并表示一旦错过,下批挂靠要到明年五月。为了能提早赚取收益,在小刘的“洗脑”下,冯先生付了款。

本以为至此便能坐享其成,可一晃大半年过去了,冯先生却没有收到任何报酬,每次对方都以工地没开工、挂靠单位审核等诸多理由搪塞。直到今年4月,再也联系不上对方的冯先生才意识到被骗,赶忙打电话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里奔袭跨省追捕,诈骗团伙异地落网

接到报警后,警方经过初步侦查,判断背后可能存在团伙作案的嫌疑。随后组成专案组,通过分析研判,发现相关线索全部指向河南郑州的一家公司。

经过两个多月的潜心经营,侦查人员围绕这家公司的业务往来、运行架构等抽丝剥茧般进行梳理,背后隐藏着的诈骗团伙和诈骗模式逐一浮出水面。专案组在掌握、固定好相关证据后,兵分多路赶赴郑州开展收网,成功将20余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经审查,团伙成员分工明确,老板赵某某主要负责视频广告推广,诱导客户填写信息。总监王某负责将收集到的客户信息下发给业务员,以及话术编排。经理谷某负责对业务员开展业务技巧培训和业绩考察。组长年某、任某等人负责解决业务员电话联系客户时遇到的难题,现场指导答复话术。售后张某负责充当“班主任”,负责维系、安抚已经付款的客户,以简历信息修改、挂靠单位审核等正在联系单位等各种理由让受害人耐心等待。

自2020年7月以来,该团伙通过这样的方式诈骗受害人300余名,遍布全国各地。目前,老板赵某某、王某伟因涉嫌诈骗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余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考包过”套路多

据嫌疑人赵某某供述,在利益的驱使下,2020年7月,她找到了以前的同事王某、谷某等人,以“考证挂靠”为幌子实施诈骗。他们以“零门槛”、“免考包过”、“挂靠”等信息为诱饵,吹嘘市场需求量大、证书含金量高,骗取客户支付3000-5000元的办证费、代考费,遇到不具备报考条件的,还会谎称修改学历加收费用。

为了让“考证”更加逼真,嫌疑人还特地制作了假的证书查询备案网站,在“考试”后,将客户的信息录入虚假网站,以备验证查询。遇到有客户质疑无法在官网查询的,便以代考只能在内部系统查询等理由解释。

随后,以每年3-6万元的高额挂靠费为诱饵,诱导客户将证件留下挂靠建筑公司,骗取挂靠费10%左右的保证金、挂靠费。为了让受害人进一步打消疑虑,团伙还特别PS了“学员”收到挂靠公司打款的截图欺骗受害人。

实际上所谓的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网站、挂靠单位都是骗人的幌子。像冯先生这种已经有证的更是他们骗取“挂靠费”保证金的主要“客户源”。

据了解,很多资格证书被推销员吹的天花乱坠,但是含金量很低,且多是由行业协会颁发,仅需几百元就可报考,“挂靠”就可拿钱更是无从说起。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学习考证没有捷径可走,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一定要到国家正规的机构和网站咨询,浏览广告时,要多方核实真伪,不要轻信所谓的“免考”、“挂靠”等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通讯员/张书凝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