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学分排名和挂科门数 大一至大三均可申请

上海交通大学:全面开放“零门槛”转专业

近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上获悉,该校自2024年起全面开放“零门槛”转专业政策,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均可以申请转专业,学校本部和医学院之间也可以互转,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考量,充分尊重学生进校后的二次专业选择。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同学们更好地发展兴趣、激发潜力。”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武超介绍,不论原来的专业学习成绩如何,不限制学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如果学生希望换个专业就读,就可以提出申请,与相关院系、专业进行双向选择、相互适配。全面开放转专业政策,重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成长路径及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转专业外,上海交通大学还进一步打开专业限制,通过多渠道充分满足学生的学科修读需求。自2020年起,该校推出双学士学位项目,打造理工交叉、经管文理交叉、医文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学位证书上,写明所授两个学位。”武超介绍,目前全校共设“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大二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第二学科专业,拓展知识领域,校内现已开设覆盖人文社科、工科、理科等的43个辅修专业。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还增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瞄准人工智能国际最新发展趋势,培养从事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学机理研究和算法研究的数学家和具备高维分析、大模型核心算法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创新型复合人才。(中国教育报记者 任朝霞)

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原则

同济大学:学生进校拥有7次对专业作出抉择的机会

近日,同济大学公布2024本科招生政策亮点,其中提到: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进校拥有7次对专业作出抉择的机会,更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学校还增设未来技术班,跨学科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开设人工智能核心通识课和应用类课程;新增先进材料拔尖班,理科大类专业实现拔尖班全覆盖;整合打造“信息与智能网联类”工科试验班,新增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率先探索双学位、辅修保研单列……升级推出一系列招生新政策和人才培养新举措。

2022年起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之间转专业通道打通

复旦大学:除个别专业外,所有学生有两次转专业机会

复旦大学日前召开2024年招生培养政策发布会,公布今年招生培养政策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学生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第二年申请转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起,复旦大学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之间转专业通道也已双向打通。除个别专业外,所有学生有两次转专业机会。

据统计,复旦转专业的接收计划数大于申请学生总数,以2023年数据为例,转专业申请成功率接近70%。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微信号、上观新闻,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微信号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微信号、包图网

编辑:谭欣华

初审:罗国钊

终审:李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