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消费端的发达国家,持续遭受消费品价格猛涨的通胀困扰;位于制造端的发展中国家,却吃力不赚钱并形成通缩;反倒是位于资源端的出口国2021年却赚得盆满钵盈。

文:陈九霖(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辛国奇

2021年,就要接近尾声了。而就全球经济和社会形势等情况而言,如果要给2021年做一个定调的话,我认为,可以用“混乱”一词来形容。

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来袭时,我国即以举国力量将病毒扼制在源头。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国对于疫情的轻视,迫使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经过全人类的努力,就在疫情即将于2020年年底可能得到遏制时,病毒却发生了变异。最新变异的德尔塔毒株,让全球再度陷入疫情的阴霾之中。而2021年年底,“奥密克戎”又冒了出来。

伴随疫情的第二波爆发,一些国家出现通货膨胀,甚至出现了民生困难的情况,有的国家居民连吃肉都成了奢望。据央视报道,在韩国大型超市,五花猪肉售价为每公斤3.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5元),牛肉价格每公斤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90元);在美国,以“炸鸡翅”而闻名全美的快餐店Wingstop,因为鸡翅大量缺货,不得已开发新的鸡腿产品作为替代。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却出现了食品产量过剩,不得不焚烧扔掉的食品。英国就一度每周将超过10万头生猪付诸销毁;一些奶农也被迫将鲜奶倒掉。

而在我国,也曾因为菜价过高,而一度出现了猪肉白菜价,白菜猪肉价的情况。

同样的乱象,在全球范围内,不光出现在食品方面,也出现在能源、制造业等各个领域。

不过,中美两国的情况,似乎完全相反。

中美两国通缩、通胀遥相呼应

中国的通缩

2021年,对于我国居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物价比2020年便宜。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很清晰地记得,2020年时猪肉价格一路暴涨。翻倍增长的猪肉价格,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幸福感;而进入2021年之后,生猪价格便开启了跌跌不休的模式,甚至出现了“菜比肉贵”的反常现象。

2021年,猪肉、鸡肉等肉类的价格,都已明显地大幅低于往年。从整个猪肉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猪肉下行的周期,一时半会儿还不会结束。业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我国猪肉市场的供应依然供大于求,已经降价至少90%。而且,价格下行周期依旧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况,对于生猪养殖户们来说,已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猪场“烂尾”,猪仔卖不动。不少仔猪养殖户表示,因为猪肉价格的下行周期没有结束,所以,生猪养殖户不会想着给仔猪补栏,而这直接导致了仔猪的出货量持续低迷。有仔猪养殖户表示,同样一头20斤的小猪,2021年年初时的价格是1500元起;如今,150元的价格都没有人要。而这样的循环还在继续。

根据A股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的数据,10家上市猪企的累计亏损金额,达到了147亿元。其中,正邦科技在10家上市猪企中的亏损金额最大,达到了60.2亿元。就连2021年上半年勉强盈利的牧原股份,也难以抵挡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2021年前三季度,该公司预计亏损50亿元。

不单单是肉类价格持续低迷,其他消费品也都处于低迷状态。经济学对于通货紧缩(deflation)的定义是:当通货紧缩发生时,全社会总体物价水平下降,企业的产品价格自然也跟着下降,企业的利润随之减少。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相应降低。而且,产品价格水平的下降,又使得单个企业的产品难以。为了维持生产,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而负债率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地致使企业资产的价值下降。企业资产价值的下降,意味着企业净值的下降和财富的减少。

卖出

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供给相对过剩,必然会导致众多劳动者失业。此时,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导致工人的工资降低,个人财富减少。即使工资不降低,失业人数的增多也会导致社会居民总体收入减少,造成社会个体财富缩水。

CPI(居民消费指数)已经反映出了2021年我国的消费通缩情况。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以及劳务价格,而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也是被用作观察通胀或通缩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自从今年5月的CPI数值到达高点1.3%后,该数据就一直处于下跌的状态。而往年这个数据的平均值一般都在3%左右。这也再一次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国的消费价格处于下降的状态。

美国的通胀

2021年,相比中国的消费价格下滑行情,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出现了消费价格上涨的情况。美国10月份的CPI,与2020年同期相比,谷物和烘焙食品的价格上涨了约2.7%,肉类、家禽、鱼、蛋的价格上涨了10.5%。

与此同时,美国多种大宗商品价格也在飙升。钢铁价格已连续15个月上涨,油价近期升至13年来最高点,每加仑无铅汽油的全美均价比一年前高出1.25美元,天然气价格则达到2020年的三倍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经济几乎每个方面都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其中,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美国消费品和服务行业的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6.2%,成为近31年来12个月期间的最大涨幅。

《今日美国》则称,美国人今冬取暖费预计将飙升,有可能迎来几十年间“最昂贵”的一个冬天。

美国很多商品的涨价,源于平常想象不到的瓶颈,比如:美国东西海岸的葡萄酒庄,为酒瓶短缺发愁,制造葡萄酒瓶的玻璃价格是往常的三倍。因制造罐头盒的铝材紧缺,罐装啤酒和饮料越来越贵。美国港口拥堵,不仅因为缺码头工人和卡车司机,还缺少用于移动集装箱的底盘车。

美国汽车制造商,因缺少微芯片而减产,二手车价格随之飙升。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也因生产超导电材料多晶硅的金属供应减少,而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上涨。

同时,因除草剂等农药和化肥供应紧张、价格高企,可能影响中西部明年大豆、玉米等种植作物和粮食的价格。

根据经济学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有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或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而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同时带来货币贬值。

如今,虽然美联储一直在否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并认为现阶段的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的。但是,从美国目前的表现来看,不单单是肉类在上涨,石油、铜、铝、甚至人工成本都已上涨,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通货膨胀的表现。根据彭博社报道,美国通货膨胀率,早已高到超出了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舒适区。不少业界人士认为,美国的通胀将会比预期来得更激烈、更持久。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什么中美两国之间,会出现如此诡异的分离现象呢?

混乱的预期

Cathie Wood(凯蒂·伍德)的通缩论和Michael Burry(迈克尔·贝利)的通胀论

电影《大空头》中的大空头原型Michael Burry(迈克尔·贝利),在步入2021年后,就接连不断地对世界发出了通货膨胀的警告。迈克尔·贝利称,美国正在一步步地变为1970年的状态——货币大幅贬值,物价持续高涨。迈克尔·贝利认为,随着疫苗的推广和普遍性的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 经济数据都将有明显的变化,而在这个时候,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货币流通速度也将急速上升。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通胀预期就出现了。如前所述,美国公布的10月CPI数据高于市场预期,同比涨幅达6.2%,这也是自1990年11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大空头》剧照

就当市场一片看多通胀的时候,方舟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athie Wood(凯蒂·伍德)却认为,市场现在应该担心的不是通胀而是通缩。凯蒂·伍德认为,目前的通胀是暂时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工厂的效率会远超以往,会导致商品数量的增多;而当供给高于需求时,就会间接地导致商品的价格走低。现在,由于疫情带来的不可控因素,企业为了满足复苏的需求而增加订单,最终还将出现供应过剩,从而导致价格下跌。

通缩、通胀的原因

不论是Michael Burry的通胀论,还是Cathie Wood的通缩论,其本质上的问题都来源于三点:

第一,供应链不通畅。由于产业链的全球化,原来一个国家可以在本国生产的一件产品,转变为在多个国家生产的分工模式。当疫情“全球化”后,各国都采用了封城的政策,原本通畅的产业链,就出现了障碍。而当产业链出现障碍后,就会将所有的结果反馈到源头,这正是为什么美国居民消费指数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只要全球疫情依然反复,得不到彻底的解决,那么,通胀从供应链的角度上来说,就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货币释放过多。美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流通与交易货币,供给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多时,自然就会间接地影响到以美元为计价的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当疫情发生后,鲍威尔所领导的美联储,野蛮地采取了“大剂量、下猛药”的方式狂印美元。这种重症猛药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看似“解决了”美国可能爆发的经济危机,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的后果——“恶性通胀”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第三,凭空创造出来的需求。在疫情期间,西方发达国家采用了“政府发钱”或被称为“直升机撒钱”的政策,间接地刺激了居民消费。通过把需求凭空创造出来,暂时性地挽救了经济。而在这种需求“猛增”的背景下,原材料的需求同步大幅增加。这时候,如果供应真能满足,原材料的价格则可能只会缓慢地上行。但是,当下的背景却是需求大幅增加,而供应因为疫情和环保政策的限制却持续跟不上来。

因此,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位于消费端的发达国家,持续遭受消费品价格猛涨的通胀困扰;位于制造端的发展中国家,却吃力不赚钱并形成通缩;反倒是位于资源端的出口国2021年却赚得盆满钵盈。

中国面临历史的分叉口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一直担任着一个制造产品输出世界的角色。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从2012年到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了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

然而,一场疫情所带来的现实,却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分叉口”,即:当下的格局需要进行调整,至少在两个方面,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只有进行这种调整,我国才能不受全球经济和社会混乱局面的过度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含量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一直处于低端位置,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受疫情影响、中美关系恶化等不利国际环境的拖累,再加上原材料涨价、物流涨价、能源危机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的生存越来越艰难。而且,一些公司生产的商品本来就没有高附加值,或者纯粹是通过压榨劳动力来赚取利润,不仅利薄,甚至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活下来。不少制造业企业停产停工,甚至倒闭。

然而,通过调整而走出困境的案例也很多。以我国台湾省为例,作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其制造业曾经以加工为主。而在调整后的台湾经济中,科技含量占比很大。举例说,台湾最核心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都举足轻重。有统计称,如果台湾的半导体代工停产一年,那么全球的电子产业年度营收将会减少4900亿美元。台湾最引以为傲的企业是台积电。因高密度的科研投入,其先进制程技术领先全球,生产了全球几乎最先进的芯片,更是世界五百强中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净利润率高达38%,远远地超过了苹果的26%。台积电2020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4%,而且,这一家公司的营收比全球另外九大晶圆代工厂加起来还要多。

这说明,只要意识到科技的力量,加之努力,中国企业有能力在科技方面做出成绩,乃至超越美国。

(二)扩大内循环,促进国内消费

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便一直处于衰退阶段。疫情又一次让世界各国意识到了产业链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在此后的时间中,各国是否会掀起一股“去中国化”的产业链政策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在致力于美资企业回归美国,并强化美国制造业的产业链重构。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内循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无比重要。从本质上讲,内循环就是要在宏观上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经济各主要领域上实现自主自强;在微观上,要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与消费动力,让国产商品能够在国内得到有效的销售和使用。而在疫情的冲击下,内循环显得愈发重要。如果说出口创汇的外循环模式是中国走出去发展的重要方式,那么,内循环就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拐点与新的动力。

事物总是辩证的。总结2021年,世界经济与全球的混乱局面,带来了诸多困惑和难题,但是,也会带来一些机遇。把握好大局,增强内生动力,我国经济就会迎来一片新的蓝天和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