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艾三战败麻秋

东晋水和二年(346年)七月的一天夜里,称霸河西走廊22年的前凉王张骏刚刚下葬,十六岁的新君张重华和他的母后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一份加急公文就送到了他的面前。后赵石勒已经派心腹大将麻秋带领数万大军,即将攻入前凉在金城的统辖地广武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秋是谁?前凉国上下为什么会如此惊慌失措呢?根据史书记载,在十六国时期的长安、洛阳、邺城、许昌、谯城(今安徽亳州市)五大城市里,麻秋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当时他攻城略地,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后赵皇帝长期御用的、可以指挥十几万大军的兵马大元帅。相传他为人心狠手辣、杀人如麻,所过之地,连小孩听到他的名字都不敢啼哭了。就是这样一个狠角色即将攻取前凉,一时间,前凉姑臧城内人心惶惶,有些老百姓甚至做好了往西逃亡的准备。

年少的前凉王张重华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忙召集群臣商议后,急令征南将军裴恒调集城内所有能调动的部队前往广武迎战。没想到裴恒虽然军事经验丰富,却因年事已高,在进入广武城后犹犹豫豫,竟开始按兵不动。已经率兵到达广武城外的后赵大将麻秋见状,就来了个围而不战,凉、赵两军就此在广武城对峙起来。

广武城在今天的兰州西北,是通往河西走廊的大道。这里是前凉国都城姑减的最后一道防线了,过了广武城,翻过乌鞘岭就是姑臧境地。而且这个时候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后赵占领了,前凉只是一个西北小国,如果再不想办法阻止,前凉可能就要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后赵军队来势凶猛,形势已经非常危急。裴恒毕竟年事已高,前凉少主张重华干着急,却又没办法,只能下令部众向他举荐制衡麻秋的人才,以扭转将要亡国的局面。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群臣各怀心机,只有牧府相司马张耽举荐了自己的朋友主簿谢艾。他说谢艾智勇双全,韬略过人,张重华一听立时召见。当时的谢艾仅二十七八岁,由于常年埋首于公文中,一副白净书生模样,年少的张重华看到谢艾后,有点失望。谢艾却神色坦然,在与之分析局势后,他自信地对张重华说:“如果您信得过我,就给我七千人马,我为您消灭麻秋“大军压境,张重华心中没抱多大希望,但目前别人都不敢领命,只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走一步算一步。于是张重华先任命谢艾为中坚将军,令他率领七千兵马出击。但是姑减城的大部队已经被裴恒带到广武去了,军营里一时连七千人马都调不出来了。一番折腾后,在前凉朝臣们的哀叹声中,一直埋首公文的谢艾带着经过东拼西凑的五千骑兵、步兵向广武出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武前线上,经过数天的对峙,前凉与后赵的士兵们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剑拔弩张了。有些士兵思想松散,巡逻也有所懈息。后赵的主帅麻秋也一样,他认为反正你们前凉的大部队都被我包围在这儿了,那我就坐等时机。等没有粮草的时候,咱就来个坐收渔利,不费多少人马拿下广武城,甚至还有姑臧。那灭前凉国不就是指日可待的事嘛,根本就没想到前凉还会有兵马前来。

这时候谢艾带着他的五千步骑一路疾驰,在翻过陡峭的乌鞘岭,来到广武城北面一个叫振武城的小城后,谢艾下令部队在这里的一片密林里扎营休息,准备后半夜偷袭后赵。因为要夜袭,大家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突然有两只猫头鹰飞进了军营,还“咕咕”叫了两声。当时民间迷信遇见猫头鹰是不祥之兆,而如果听到猫头鹰叫了是要死人的。士兵们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后个个心生恐惧,觉得这一仗肯定是凶多吉少了。谢艾见状就对大家说:“咱们平时玩六博的时候,得猫头鹰者胜。如今猫头鹰飞进咱们军营,这不就预示着我们必胜吗?”士兵们一听主将之言虽然有点半信半疑,但先前紧张的气氛却一扫而空。也许真的是这两只猫头鹰给大家带来的运气,谢艾率领的五千步骑在偷偷向十几万后赵军的大营发起突袭时,后赵军队竟然毫无防备,一时间营内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竞相奔走。广武城中的裴恒见状连忙带兵出战,在两面夹击之下赵军开始四散逃窜,当时就斩首五千余人,麻秋带领残众一路逃回了金城。这一场战役之后,后赵石勒暂时没有了攻取前凉的想法,前凉此次危机被解除了。

广武之战后,谢艾一战成名,张重华闻报大喜,诏令赏赐,并直接封谢艾为福禄伯。由于升职太快,谢艾便遭到很多人的嫉妒,他们心里终究不服,暗地里就开始向张重华讲谢艾的坏话。终于,年轻的张重华听信了谗言,把谢艾外放到酒泉做太守去了。

第二年,在听说谢艾被打发后,后赵石勒再次派麻秋进攻前凉。这次的目的很明确,直接对准前凉的国都姑贼。张重华在危急关头,能想到的人还是谢艾。随即派人去酒泉请回谢艾。张重华当场封他为使持节、军师将军,令他率领步骑三万,进军临河。麻秋也率领三万兵马应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战役是谢艾打得最经典的一场。大战来临,年轻的谢艾没有丝毫怯意,他悠闲地乘坐在一辆轻便的马车上,戴着白色便帽,连护身铠甲都没有穿就出现在了前线战场。麻秋远远看到后,气得发狂,自己再怎么说也是曾统兵数十万的大元帅啊,怎么就被一个初出茅庐的臭小子轻视成这样?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于是他大骂道:“谢艾,你个毛小子,穿成这个样子,是不是欺人太甚了?”随即命令他的三千黑槊龙骧劲旅路飞驰而来。旁边将士一看不妙,赶紧劝谢艾骑马退后。而这时的谢艾反倒更加从容,他竟然不慌不忙地从车上下来,有条不紊地指挥起作战来。飞驰而来的后赵劲旅看到谢艾如此淡定,以为后面会有伏兵,反倒不敢上前了。其实呢,谢艾如此淡定的原因,是他已经派部将张瑁沿着河岸向上绕到后赵军的背后,以便对后赵军队来个出其不意,然后两面夹击。这时的张瑁已攻入敌人阵营,后赵军顿时大乱,兵马挤作一团。谢艾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乘机大举指挥凉军进攻,与张瑁前后夹击,再次大败后赵军。交战中,麻秋的主将杜勋、汲鱼被杀,还斩获后赵一万三千余人,麻秋单枪匹马灰溜溜地逃回了大夏。

此次战役中谢艾与麻秋势均力敌,但谢艾以高超的智慧大胜麻秋,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大敌当前他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也展示了一位成熟大将的风范。

两次被谢艾打败,麻秋颜面扫地,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因此他转而向东挺进,攻占了前凉的另一重镇枹罕(今临夏)。攻下枹罕后麻秋感觉自己总算挽回了点面子。休养一段时间后,他又有点坐不住了,觉得自己不可能那么点背,会次次败在谢艾的手里,于是他又纠集了十二万大军,准备报仇雪恨。

他派先锋王擢率领数万精兵先行出发,直逼前凉首都姑臧。收到麻秋再次重兵压境的密报,张重华惊慌失措,急召谢艾,准备御驾亲征,被谢艾等人极力劝阻。于是张重华封谢艾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领兵迎战。这场战役中谢艾仅率步骑兵两万,采用伏击战术,埋伏在今天古浪的山岭、村庄中,趁敌不备,将王擢先锋部队从中间拦腰截断。凉军鼓角齐鸣,喊杀声震荡在山岭上空。等麻秋收到消息,王擢已大败而还,麻秋精兵基本全被消灭。他见大势已去,于是传令撤军,将后赵军队撤回到黄河以南。

这三场战役之后,麻秋心灰意冷,大失脸面,不得不相信天意,认为谢艾可能是老天派来专门对付自己的克星。从此以后,虽然他仍占领着前凉重镇枹罕,拥兵十余万,却再也没了进攻前凉的胆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艾对后赵麻秋的这三场战役,均以谢艾的全胜而宣告结束。谢艾对于战术的运用,为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经典战役再添精彩,称前凉谢艾为一代名将,绝不为过。在中国古代名将榜上,绝对不会少了前凉谢艾的名字。

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位驰骋沙场的名将,结局却很悲惨。353年,张重华病死,他的叔父张祚乘机篡位,即命人诛杀了远在酒泉的谢艾。从此以后,前凉内部开始争权夺利,二十年后前凉被前秦苻坚所灭。

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