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年,经过长时间的追逐战,鞑靼部精锐死伤殆尽,本雅失里被瓦剌人砍了头,阿鲁台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明朝,朱棣即位后首次北征蒙古,宣告大获全胜。但是在大军凯旋的表面现象下,有一股暗流正在涌动,那就是瓦剌部首领马哈木的蠢蠢欲动。

这场战争前,蒙古三部中鞑靼实力最强,瓦剌次之,兀良哈最弱,并且依附于明朝。这场战争后,瓦剌成为最强部落,再加上借着明军横扫鞑靼的机会,他们趁势侵占了不少蒙古领地,当明军返回中原后,马哈木带着瓦剌骑兵继续奔袭作战,把阿鲁台仅剩的兵马打得无家可归。

阿鲁台多次向明朝求救,但都没有得到回应,这在马哈木看来,是朱棣慑于瓦剌部的兵锋,不敢轻易涉足蒙古地域,于是变得更加猖狂。马哈木虽然是草原游牧民族后裔,却不只懂得打打杀杀,他对中原王朝那套政治手段很熟悉,用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当瓦剌的势力基本覆盖到整个蒙古草原后,他拥立了一位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为大汗,自己在幕后掌握实权,打出恢复元朝的旗号。大家都知道,元朝实行“四等人制”,蒙古人地位最高,享有各种特权,据说还包括所谓的“初夜权”,就是汉人和南人(南宋朝廷遗民)结婚的时候,新娘要先和当地蒙古官员睡3天。

不过这并没有事实依据,很可能是后人为了丑化蒙古人,故意捏造的事实,但在元朝,蒙古人地位很高,这点毋庸置疑,很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元朝遗老遗少,都希望恢复帝国统治,因此纷纷聚集到马哈木麾下,瓦剌部的实力进一步壮大。

此时的马哈木信心爆棚,认为以整个蒙古草原的兵力,完全可以和明军一较高下,只需要效仿鞑靼消灭丘福10万大军的诱敌深入战略,就能轻松击败朱棣。于是,马哈木开始不断出兵侵扰明朝边境地区,试图挑起全面战争,引诱明军深入漠北。

朱棣绝不会容忍这种行为,便在1414年再率50万明军御驾亲征,这次随同出征的还有15岁的朱瞻基,而他已经是朱棣册封的皇太孙,大明帝国的继承人。朱棣这样做,显然是不看好朱高炽的政治生涯和健康寿命,希望效仿朱元璋传位朱允炆的做法,直接把权力交给孙子,但为了防止再发生一次靖难之役,他决定带着朱瞻基上战场,让他建功立业、树立威望。

转眼之间,明军进入蒙古腹地,起初遇到瓦剌部的零星抵抗,后面根本看不到敌军的踪影。朱棣很清楚,他正在一步步接近瓦剌部的大本营,按理说应该有重兵把守,绝对不会如此风平浪静,多年来的作战经验,让他意识到情况不对。

于是,明军抓了几个蒙古俘虏,从他们口中得知马哈木带着瓦剌主力,就在正前方百里距离的位置。这个情景和丘福出征鞑靼时完全相同,同样是找不到敌人,同样是俘虏指路,同样有一批被冲昏头脑的明军将士,叫喊着要全速前进。

但朱棣不是丘福,他根本不相信俘虏的话,而是下令原地驻扎静观其变。草原大漠上天气多变,几天后开始起风沙,在这样的环境中,士兵们的斗志日渐消磨,粮草储备也在不断减少,继续等下去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对明军来说,最好的办法肯定是原路返回进行休整,同时补充后勤。不过朱棣是个很好面子的人,更何况他带着朱瞻基出征,如果皇孙首次出战,就看到皇爷爷无功而返的窘状,这会让他的信心受到打击,军事生涯发展也会受挫。

于是,朱棣下令急行军,他相信只要明军的速度够快,赶在马哈木反应过来之前抵达预定地点,即便对方有埋伏也无所谓。在行军路上,明军又遇到了几支老弱病残组成的瓦剌部队,赢得非常轻松,这让朱棣更加确定,马哈木的主力就在前方不远处的埋伏圈里。

事实上,朱棣的推测完全正确,此时的马哈木正领着3万精锐铁骑躲在一个四面隆起、中间平坦的山丘地带,如果明军进入包围圈,瓦剌骑兵就会迅速冲出来,将明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这就是丘福率领10万将士战死沙场前的遭遇。

马哈木躲在暗处,远远看到朱棣的旌旗,他差点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大声叫了出来。马哈木认为,只要此战打败明军主力,就能顺势进入中原,恢复元帝国指日可待,他甚至已经开始畅想像成吉思汗一样,征服整个欧亚大陆的场景。

但就在这时,有人发现明军和印象中不太相同,因为前方部队既不像骑兵,也不是步卒方阵,装束打扮非常独特,走起路来慢慢吞吞、看上去有些怪异,瓦剌人从未见过。马哈木告诉身边人,别管明军是什么部队,待会儿都会变成死尸,大家听后得意地哈哈大笑。

只不过,当时的马哈木和瓦剌士兵并不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特殊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神机营,更不知道,这意味着一场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