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作者:阿陆,谢绝转载哦,欢迎关注及合作)

可能很多杭州人都不知道,在城东浙大华家池校区的“小西湖”一侧,有座非常“迷你”的和平岛。无论湖边还是岛上的绿化,一年四季基本常青,风光极具特色。因为我曾在这个校园旁边的小区住了许多年,所以对它们相对比较熟悉,在大宝小时候就经常到这座小岛上采风和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岛上的假山山脚,有块石碑用中英文双语刻着此地的来历,十分详细。不过就我个人看来,它的面积应该是不到1亩(1 亩=666.666666667 平方米),目测最多只有半亩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浙大老师和学生经常自诩:“北有未名湖,南有华家池”,可见此地的环境之优秀,就算在国内各个高校校园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虽然华家池是“因有华姓者居于此而得名,”但因四周有“小孤山”、“小三潭印月”、“小平湖秋月”、“小苏堤”等景点,又得“小西湖”的美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和平岛”是华家池里的绝佳观景点,岛上不仅有春风亭、咏翠亭和多处供人休憩的石登公园椅,还有小孩钓鱼雕塑和近在咫尺的“一潭印月”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座栩栩如生的小孩钓鱼雕塑,在我印象里是一直没有鱼线的,听路过的老先生说,最早曾经有过,但是可能被人误以为是铜的,就屡屡被“顺手牵羊”或者拗断,于是维护方也就慢慢“随之听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这里把它“精减”了三分之二,不过无论造型还是材质,衬着对岸的桃红柳绿,都颇具“神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环岛全程都用鹅卵石铺着条一米左右宽的人行道,偶尔会有来锻炼的老师直接赤脚上阵,据说在走路的同时顺便就对足底进行了按摩,对身体还很有好处,像我当天就与之有缘,正好碰到一位。因为这里基本没有什么外来的游客,到这里读书或者开会的学生老师都有较高的素质,基本都保持着“路不拾遗”的操守,所以有时候搭了帐篷离开一会,或者背包遗忘在椅子了,都不用太过于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登上这个小岛可以直接走这条三四折的木栈道,应该也能算是桥吧。早些年前,我记得还是直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改成了这样的结构,大概为了更美观?虽说拍这些照片的时候已经是11月底,但因为阳光明媚,一些人还身着短袖,看上去也丝毫没觉得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是在整个校园里,除了草坪前以及办公楼中间有几棵高大笔直的水杉尽显秋意红,大部分植物都依旧绿意葱茏。“和平岛”四周的水草和其它水生植物也仍然“春意盎然”,其实这里的自然生态一直很好,夏天时,我还到这里拍过蜻蜓和蝉“脱壳”,并且十分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期间,各个校园也自然而然加强了防控,但因为这个华家池校区里本身就有许多居民楼,相对其它地方,应该会更“宽松”和“人性化”一些。可惜我现在住得离它比较远,不然经常去散散步,健健身,还真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