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是一个极其敏感细致的人。听过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学生到他家中,想要打扫庭院里的层层落叶,他拦住了,“我好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可以听到雨声”。厚积落叶,以听雨声——这种做法是否有道理,我也曾亲身做过验证,发现落叶稀薄之处,雨声较为清脆,短促,落叶堆叠之处,雨点砸下来噗噗有声,沉着,浑厚,确实有别。遥想朱光潜先生当年,打开窗子,对雨凝神,厚积的落叶承接雨水,他该从雨声品出生命的各种滋味,从暴雨的痛快刚烈,中雨的均衡节制,小雨的隽永缠绵到毛毛雨的幽渺朦胧。在第一场秋霜降下之前,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满地的黄叶,为即将奏鸣的雨——这美妙的天籁做准备。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积叶听雨声,他实在是一位幽微雅致的生活美学家。聆听幽微,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因为需要一颗静定的心。寂静可以说是听觉方面的透明状态,正如空明可以说是视觉方面的静穆,寂静能使人听见平常所听不到的声息,使遥隔的恋人听见爱的絮语,道德家听见良心的微语,使诗人听了暮色移动的潜息或青草萌芽的幽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对生命之美敏于察悟的人,生活的自然之花在他们的身上依然繁放不息。他们与世间万物之间依然保持着一条生机跃动、充满奇妙的神秘通道。他们侧耳倾听行云流水般的琴声,如同置身于草原的微风里极目远眺。他们夜里听得见笋的拔节声,听得见风卷过原野上青草的摇曳,冬日里那些滞呆、笨重如何次第走远,欣欣然一个懒腰里一切都在苏醒。他们听得见,春草之间,夏荷之上,秋叶边缘,冬夜檐下,一颗凝结日月精华的露珠正在滴落,那一声铮然之音,幽秘而清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孤独的缘故,城市中有各种哭声和喃喃自语,我们细听,就可以听见自己的心事。只有懂得孤独的人才懂得孤独的美,只有深入孤独,进入神灵的深处的孤寂,才能聆听生命的真谛!心如旷野,谛听辽阔,聆听树梢、天空或飞鸟,聆听流水、大地或游鱼,甚至认真地咀嚼着嘴里的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聆听,聆听事物深处的无尽语言。梦里还可以听见,灵魂像一只飞虻,在窗户那儿嗡嗡作响,在颤动的风中,边舞边唱。倾听的滋味,春秋有别。春夜是小夜曲,秋夜是安魂曲。春夜听鸟鸣,秋夜听鬼哭。春夜怀人,秋夜悲己。春夜是色,秋夜是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敏感的倾听者,刹那,青山吹飞絮,刹那,人独舞乱衣鬓。聆听时细微而至深的触动,无从占有,也无从记忆。只能倾听,倾听,每一个微小事物,在它被时间碾碎之前聆听它无声的尖叫,并伸出手去打捞它在时间漩涡里越来越小的身影。

有一些诗是光滑然而虚幻的,你必须学会使用耳朵而不是眼睛,这样,才能倾听到分布在每一个句丛和字群里的啼哭,那些双簧管似的让你无从伤感和快乐的歌唱。以下是我这个倾听者的诗两首。黑暗里顺手拿起一件乐器,黑暗里稳坐,风的声音自尽头而来,或是以梦为马的驰骋,在绵绵夜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心倾听 》

她眼睛的明媚下面

摇动着,微微的

风吹树影的波纹

色彩铺陈的闹市街头

彼此冲撞,层叠的嘈杂

怀抱花束的白衣少女

突然站定,如在凝神倾听

春天经过家园的轻轻步履

谁家高楼飞散的渺茫歌声

在没有鹰群盘旋的天空下

和埋藏的年代静静拥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风起兮》

听见突如其来的呼啸

从麦地某个静谧的角落

飞起一群乌鸦,乌云似的

低低的飞过头顶

金色的麦浪规则地浮动

发出纷纷碎裂的响声

天地之间一片摇荡

视线模糊起来,看不到任何东西

摘下眼镜,用手拼命去擦

戴上,还是看不清

再擦,再戴

天空变成黄色的

悬浮着黄色的尘埃

舞蹈的风

无惧而自由

飞翔,尖叫出锐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