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博格丹诺维奇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代表作《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曾在第44届奥斯卡奖上获得八项提名,并在1998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全国电影保护名录永久收藏。
相比同为“新好莱坞”电影运动领军人物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乔治·卢卡斯或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布莱恩·德·帕尔马等人,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和他的作品在普通观众听来或许并没有那么如雷贯耳。但就美国电影发展史而言,他却是不折不扣的重要一环,正是他将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和21世纪的独立电影勾连了起来。
早年当过影评人和影展策划的博格丹诺维奇,还曾多次采访过希区柯克、约翰·福特等知名导演,也是影史最伟大作品《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的忘年好友。他是美国电影史的“活字典”,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其精彩程度也绝不输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从钢笔到导筒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1939年7月30日出生在美国一个移民家庭,父亲鲍里斯拉夫是来自塞尔维亚的表现主义画家,母亲艾玛则是奥地利出生的犹太裔钢琴家。此时的欧洲大陆,正笼罩在纳粹德国的恐怖乌云之下。当年五月,老博格丹诺维奇匆匆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及其家人,远渡重洋避险求生。两个月后,小博格丹诺维奇便在他们位于纽约的新家里呱呱坠地了。
老博格丹诺维爱看默片,是纽约各家影院的常客,小彼得也跟着父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有时候甚至一天能连续看上五场。高中毕业后,他成功地将爱好变成了职业,在纽约大名鼎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当上了电影项目策展人,办过奥逊·威尔斯、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等导演的作品回顾展,还重新发掘出不少当时已被外界遗忘的好莱坞老导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格丹诺维奇(右一)与奥逊·威尔斯(中)和约翰·休斯顿。

在替《君子》杂志撰写影评期间,博格丹诺维奇受到大洋彼岸那些法国同行的启发,决定学习《电影手册》编辑部的戈达尔、特吕弗等人,暂时放下钢笔,拿起摄影机来,开创属于美国人的“新浪潮”。说干就干,1966年,他和妻子宝莉·普拉特(Polly Platt)毅然决然放弃了纽约的一切,带着简单的行李驾车横穿美国,来到了好莱坞寻求发展。不久之后,他结识了人称“B级片之王”的独立导演兼制片人罗杰·科曼,并应邀加盟其新片《野帮伙》(Wild Angels)剧组,从副导演开始学起。
罗杰·科曼的新世界电影公司,可谓是“新好莱坞”派的西点军校。他敢用新人也善用新人,尤其喜欢培养年轻人一专多能的本领,而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杰克·尼科尔森、彼得·方达等一大票著名电影人,当初也都由这里起步。博格丹诺维奇也是一样,副导演做了没多久,科曼便放手让他自编自导了处女作《女性星球之旅》(Voyage to the Planet of Prehistoric Women,1968)和《目标》(Targets,1968)。博格丹诺维奇后来曾回忆说,在科曼手下工作的那五个月里,学到的东西比他之后几十年里学到的都多。
横空出世的《最后一部电影》
1970年,博格丹诺维奇获得了采访奥逊·威尔斯的机会,本就对《公民凯恩》一片崇拜至极的他,迅速被威尔斯的个人魅力彻底征服。两人成了密友,博格丹诺维奇也接受了老导演的建议,决定将正在筹划中的新片《最后一部电影》用黑白胶片来拍摄。
1971年10月的纽约电影节上,《最后一部电影》全球首映,获得现场观众如雷般的掌声, 媒体也将他称作“自奥逊·威尔斯之后最伟大的电影天才”。虽然该片获得的八项奥斯卡提名中,最后只有男女配角问鼎了小金人,但以一位32岁的年轻电影人来看,已是不得了的成就。
也是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博格丹诺维奇爱上了21岁的新人女演员西比尔·谢泼德(Cybill Shepherd),并为此和当初陪他一路来好莱坞打拼的宝莉·普拉特办了离婚手续。随后,他与新女友住进了位于洛杉矶贝莱尔富人区的豪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还有因制作电影失败而负债累累的奥逊·威尔斯。博格丹诺维奇向这位前辈敞开怀抱,供其白吃白住,威尔斯也希望能借助这位正当红的小字辈,来帮自己拉到一些赞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比尔·谢泼德与博格丹诺维奇

1972年,博格丹诺维奇拍摄了致敬霍华德·霍克斯的爱情喜剧《爱的大追踪》(What's Up, Doc?)。影片大受观众欢迎,成了当年美国票房仅次于《教父》和《海神波塞冬号》的卖座片。
趁此机会,底气十足的他联合《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与《法国贩毒网》的导演威廉·弗莱德金两位同道中人,在派拉蒙公司旗下自组所谓导演同盟,争取到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很快就拍成了新作《纸月亮》(Paper Moon,1973),并让童星塔图姆·奥尼尔凭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此时的博格丹诺维奇正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人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和罗曼·波兰斯基的《唐人街》两个项目最初片方中意的导演人选都是他,却被他一口回绝。他只想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而且要在艺术创作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话事权,不愿做出任何妥协。
急转直下的破产生涯
然而,人生的起起落落,往往就在转瞬之间。从1974年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的《黛丝米勒》再到1975年的《永恒的爱》和1976年的《大滚友与小老千》,博格丹诺维奇连续三部影片都遭遇了票房和口碑双双失利。媒体讽刺他拍摄《黛丝米勒》和《永恒的爱》,纯粹只是为了替新女友西比尔·谢泼德捧场,而到了拍摄《大滚友与小老千》时,两人的关系已不再那么火热。那阵子,西比尔正在纽约拍摄《出租车司机》,据说片中担任主演的罗伯特·德尼罗向她发起了热情的攻势。
1978年,西比尔·谢泼德搬出了博格丹诺维奇的家,回到老家孟菲斯,嫁给了圈外人,而博格丹诺维奇的感情生活和电影生涯也都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1980年,他在邻居《花花公子》杂志老板海夫纳家认识了加拿大出生的封面女郎多萝西·斯特拉腾(Dorothy Stratten)。虽然多萝西一年前就和同乡保罗·施耐德结了婚,但架不住博格丹诺维奇对她一见钟情,很快还决定要在新作《哄堂大笑》里为她度身定做一个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萝西·斯特拉腾与博格丹诺维奇

《哄堂大笑》在纽约拍摄期间,博格丹诺维奇与多萝西开始交往,惹得她丈夫妒火中烧。影片杀青不久之后的1980年8月14日,已与丈夫分居的多萝西找上门去,想和他谈分手,结果却被后者残忍枪杀,年仅二十岁。
这个惨剧令博格丹诺维奇深受打击,整整四年,他没再拍摄任何电影。深居简出的他,利用这段时间写了一本名为《杀死独角兽》(The Killing of the Unicorn)的回忆录,讲述自己与多萝西·斯特拉腾的交往过程,并将悲剧的矛头指向了《花花公子》杂志及其所宣扬的病态文化。
而鉴于凶杀事件产生的各种负面报道,《哄堂大笑》的发行方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决定冷处理该片,暂缓发行计划。于是,一心期望爱侣遗作可以走上大银幕与世人见面的博格丹诺维奇,不顾一切自掏腰包,回购了影片版权,也因此背上200万美元的负债。到了1985年,他正式宣布破产。
走到幕前
生活陷入困境的博格丹诺维奇,只得将早年的抱负先放在一边,开始接下各种原本看不上的项目,甚至一度导起了电视电影。
1988年,年近五十的博格丹诺维奇再次步入婚姻殿堂,新娘比他年轻了整整三十岁,而且还是多萝西·斯特拉腾的妹妹路易丝·斯特拉腾。原来,姐姐死后不久,他便出于责任感,将多萝西的母亲和妹妹由加拿大接到了好莱坞与他同住。几年共同生活下来,彼此早已成了家人,博格丹诺维奇甚至还找人给路易丝·斯特拉腾做了整容,只为她容貌更接近她早逝的姐姐。
一时之间,博格丹诺维奇的人生故事时隔八年之后,再度成了美国各家小报关注的话题,斥责他恋童癖的报道也不在少数。而另一方面,关于他这一阶段的电影新作,媒体却往往并不怎么关心。无论是他在1990年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的续篇《德州小镇》,还是之后的喜剧片《大人别出声》和《爱情有什么道理》,全都反响平平。到了1997年,他第二次宣布破产,甚至一度无家可归,搬进了后生晚辈昆汀·塔伦蒂诺的家中居住。
好莱坞渐渐忘记了博格丹诺维奇,正如好莱坞当年忘记奥逊·威尔斯一样。好在,观众不会忘记他,昆汀·塔伦蒂诺、大卫·芬奇、索菲亚·科波拉、韦斯·安德森等深受其作品影响的后辈也不会忘记他。不再执导新片的博格丹诺维奇重新拿起笔来,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影评,回忆自己与那些好莱坞黄金时代大导演大明星的点滴交谊。由他撰写的《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的每周电影推荐》(Peter Bogdanovich's Movie of the Week)、《传奇导演对话录》(Who The Devil Made It: Conversations with Legendary Film Directors)和《传奇演员对话录》(Who the Hell's in It: Conversations with Hollywood's Legendary Actors)都成了那一代狂热影迷人手一套的“圣经”,而他参与制作的各种经典佳片花絮节目,也常出现在各种标准公司出品的DVD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的每周电影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奇导演对话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奇演员对话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格丹诺维奇在《黑道家族》中,饰演心理医生埃利奥特。

于是,《黑道家族》之后,他又客串出演了《法律与秩序》《蹩脚英语》《小丑回魂》等不少影视作品。2018年,他又连同几位同仁,设法募集到资金,将自己当年曾参与演出的奥逊·威尔斯未完成作品《风的另一边》重新剪辑发行,总算没有辜负已故老友当年的托付。
博格丹诺维奇曾经说过,相比现实,他更喜欢过去,因为现实太过真实。他的作品虽名列“新好莱坞”电影运动之列,但几乎全都是在怀旧,是在向那个已逝的好莱坞黄金时代致敬。生活中的他也从不打领带,而是更喜欢像约翰·福特等老导演那样在脖子上系一条丝质领巾。他也从不管“电影”叫movie,而是按过去好莱坞的习惯叫picture。难怪总有人说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生错了时代。现在他走了,终于得以和卓别林、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等那些他曾认识过的电影大师相聚在电影的万神殿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格丹诺维奇(左)与约翰·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