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期推荐的是由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研究团队近期发表Phytotherapy Research(IF5.878)的一篇文章,揭示茶黄素通过激活 microRNA-24 介导的 Nrf2/HO-1 信号减轻氧化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该期刊要求相对低些,赶紧安排下投稿~

期刊简介】(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期刊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目及作者信息

Theaflavin alleviates oxidative injury and atherosclerosis progress via activating microRNA-24-mediated Nrf2/HO-1 signa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茶中的茶黄素(TF)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然而,TF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在此,我们研究了TF对AS进展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ApoE−/−小鼠分别给予高脂饮食(HFD)或HFD+TF(5或10mg,i.g.),持续12周。结果表明,TF可有效降低HFD喂养小鼠的血脂水平和MDA的产生。同时,TF促进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的活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主动脉组织学改变的过程在体外,TF预处理可保护胆固醇诱导的HUVEC细胞氧化损伤,降低ROS和MDA的水平,维持抗氧化酶的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TF上调血管内皮细胞中Nrf2/HO-1信号通路。此外,TF增加了microRNA-24(miR-24)的水平,而抑制miR-24显著抑制了TF诱导的Nrf2的激活和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茶黄素可能通过激活mir-24介导的Nrf2/HO-1信号通路来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前言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血管的病理损伤,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重要原因,如冠心病、脑梗死和周围血管疾病。统计数据显示,CVD的死亡率占全球疾病死亡率的30%以上。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及血脂异常和炎症,开始在动脉壁脂质沉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VSMCs),最终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和形成。

许多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表明,红茶是一种有效的营养产品,因为它对健康有许多益处;食用红茶及其生物活性多酚可以促进人类健康。研究表明,长期食用红茶与CVD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茶黄素(TFs)是红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主要成分如下:茶黄素(TF)、没食子酸茶黄素、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丁酸酯。最近的研究表明,TFs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癌和抗菌。重要的是,TFs具有抗高血糖活性和低三酰基甘油作用,它们在影响血管功能方面发挥作用。作为活性成分,在食品、医药和卫生保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鉴于AS主要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触发,我们推测TFs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然而,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TF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AS在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体内外的分子机制。

结果部分

1.茶黄素对血清体重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茶黄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茶黄素对主动脉氧化应激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茶黄素对HUVEC细胞胆固醇诱导氧化应激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黄黄素上调microrna-24介导的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论与讨论

有必要注意本研究的局限性。首先,我们在研究中使用了预防性方案,而不是治疗性方案。红茶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很受欢迎的饮料。我们假设,长期食用红茶和摄入茶黄素可以缓解AS的进展,预防心血管疾病。茶黄素的治疗效果尚不清楚,值得继续研究。其次,确定红茶的效果,同时,量化其中的茶黄素来确定类黄酮参与粗提物的效果,将会更有趣。最后,在该研究中没有出现阳性对照。本研究应选择他汀类药物或其他临床使用的药物作为阳性对照,并在同一实验模型中与茶黄素进行比较。茶黄素的作用是否与临床相关性待讨论。

综上所述,口服TF可降低HFD喂养的ApoE−/−小鼠的血脂水平和MDA的产生。同时,TF治疗降低了主动脉内MMP-2/9的表达和主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此外,TF上调miR-24,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中的Nrf2/HO-1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因此,研究结果表明,茶黄素可作为改善AS患者和高危个体心血管健康的有用补充剂。

加入中医药交流群】添加小编微信邀请加入,也可由群友邀请加入,欢迎广大老师、朋友加入我们,加群请告知专业和单位。小编微信:127831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