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种美食名为喜洲粑粑,酥脆无比,分为甜咸两味,深得云南人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出产粑粑的喜洲镇却鲜为人知,提起大理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大理古城、大理双廊,却忽略了喜洲古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理古城往北走18公里,西依苍山,东临洱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是云南著名文化名镇、著名侨乡——喜洲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洲是大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六诏时期,这里便已是白族聚集地,后更是成为南诏国的文化要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年沧桑,如今的喜洲又是什么样呢?跟着小象一起去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古朴大方」「精致典雅」「清新脱俗」都是白族建筑的代名词,房子以石木建造,结构精巧严谨,富丽堂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洲镇有大大小小白族传统民居88栋,它们来自各个时期,比如明朝、清朝、民国等,皆为各个朝代的名人居所。著名的杨、严、董三家古宅甚至被列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的明朝文人杨世云的居所也坐落于此名为「七尺书楼」。杨世云一生淡泊名利,令人钦佩,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清朝、民国时期先后多次重修七尺书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走在青白相间的白族建筑之间,品味最传统的白族文化,看阳光穿过房檐洒在地上,这样的惬意生活便是喜洲的魅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城古村坐落在喜洲镇北,是中国白族第一大村,也是云南最大的民族自然村,村落面积约2平方公里,沿茶马古道两侧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村中的道路错综复杂,各种胡同阡陌交错,宛如变化复杂的八卦阵,行走在其中倒有种走迷宫一般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子里有很多白族民居,被誉为「研究白族民居建筑史的活标本」。村子里有很多白族传统的独家院、标准院、三坊一照壁等白族特色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城村往北走是著名的蝴蝶泉,原名无底潭,因每年到了蝴蝶会漫天蝶舞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园内至今仍留有郭沫若为蝴蝶泉亲笔提名的手迹,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清代诗人沙琛也曾为它写下诗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湛蓝色的潭水光彩映人,泉水之上悬着枝叶错综的合欢树,每年到了春夏交替之时,成千上万的蝴蝶倒挂在树枝上,那震撼的场面引得多少游人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年代,国难当头之时,著名的华中大学曾搬迁到喜洲镇办学。一办便是整整八年,办学期间的艰苦条件也让学校师生与当地居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建立以后,华中大学再次回迁,但喜洲的学校旧址却始终记录着艰苦岁月中的革命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华大的鼎力支持下,当地政府在华大旧址筹建了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以供后人参观,共同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中的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相比起丽江、大理古镇,喜洲少了那令人厌恶的商业气息,时光停下脚步藏在这里,惊艳着人们的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洲也许并非最美的大理,但它一定是最「大理」的大理。

(图文综合整理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