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弹痕

上一期我们讲了二战开端的那些事儿,有朋友建议说一说敦刻尔克战役,那么今天我们就说一说敦刻尔克战役的相关话题。弹痕一向是重于分析而疏于摆数据的,但是关于这次战役的固有看法太多,迫使弹痕不得不破一次例,细细的罗列出关键时间表和数据,然后开始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5月21日,在法国和比利时战场兵败如山倒的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后世所称的敦刻尔克行动由此引发。

5月26日晚18时57分,英国海军部鉴于法国战场的严峻形势,下令开始执行带好“发电机行动”撤离预案。当日晚上首批1312人顺利离开敦刻尔克回到英国。英国海军部开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甚至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包括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乃至私人游艇,都纷纷出海,驶往敦刻尔克。先后有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船只,共861艘各种船只加入救援行列,在敦刻尔克接上英法联军官兵后再返回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7日,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了猛烈轰炸,总共投下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德国海军潜艇、鱼雷艇和扫雷艇从刚占领的荷兰和比利时的港口出动,助夜色掩护攻击担负撤退的英国船只。希特勒也于当晚取消了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再度发起地面攻击。英国空军则从本土起飞200架次战斗机全力掩护地面撤退行动,与此同时,英国海军也抽调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6其他舰艇赶往敦刻尔克支援撤离行动,当天共计撤出人员7669人。

5月28日上午,敦刻尔克地区大雾弥漫,德国空军在戈林的严令下出动2个轰炸机大队,终因能见度太差,被迫带弹返航。下午,德军不断以3至5架飞机组成的小编队对敦刻尔克实施扰乱性空袭,干扰英军的撤退。但这种空袭几乎没有什么损害,大部分炸弹都落到海里和空旷地带,少数炸弹即使在士兵集结地点附近爆炸,柔软的沙滩也能吸收了爆炸的绝大部分能量,甚至在身边爆炸也不过是震动一下,飞溅一脸的泥沙。由于民船的参与,当天共撤离人员17804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9日下午,天气开始转晴,德国空军大举出击,德机以大型船只为目标进行集中攻击,击沉了3艘驱逐舰和包括5艘大型渡船在内的21艘船只,重创了7艘驱逐舰,迫使英军将参加撤退的8艘最先进的驱逐舰调回本土,以避免这些新锐军舰受到损失。与此同时,德军的地面攻势越来越猛烈,英法联军所控制的地区日益缩小,德军炮火已经打到了海滩、东堤和航道。但因为大量民船加入撤退,使撤退的速度大大增加,达到了创记录的每小时两千人!全天共撤走了47310人。

5月30日,敦刻尔克地区由于空气中湿度非常大,大雾几乎将海滩笼罩住,不时还有小雨,加上地面上硝烟弥漫,能见度很低,德国空军无法前来攻击。海面上以风大浪急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却一反常态的风平浪静,使得英国动员的大批小型船只其中不少是内河船只都能够出海,到达敦刻尔克接运撤退的官兵。全天共撤出53822人,其中近一半是法军。

5月31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奉命回国,他将指挥权移交给第1军军长亚历山大。上午大雾依旧笼罩着敦刻尔克,德国空军仍旧无法出击,但海面上风力开始增强,英军用卡车搭成的临时栈桥因此无法使用,但撤退仍在紧张地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天气放晴,德国空军出动了9个轰炸机大队,英军也准确预测到了天气变化,尽最大努力向敦刻尔克派出了战斗机,保证在海滩上空始终有不间断的战斗机巡逻飞行,竭力掩护撤退部队和船只,当天撤离人员68014人。

6月1日,为应对德军的空袭,英国几乎倾囊而出,派出了所有能够派出的飞机。从喷火式战斗机、飓风式战斗机、无畏式战斗机到哈德逊轰炸机、双翼箭鱼式鱼雷攻击机,甚至连侦察机都投入到敦刻尔克。但德军战斗机出色地阻截了英机,有效掩护轰炸机的攻击,德机虽被击落23架,但击沉了包括4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在内的31艘船只,还重创11艘,当天共撤离人员6442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日,由于德军飞机的巨大威胁,同时考虑到英国空军已经倾尽所有,为了保存实力,英军被迫停止了白天的撤退,只利用夜间组织进行撤退。德国空军因此失去了攻击目标,开始对巴黎进行大规模空袭,对敦刻尔克的攻击将主要由地面部队来完成,当晚共撤离人员26256人。6月3日早晨,最后一批英军登上驱逐舰撤回英国。当晚撤至英国的26175人绝大部分是法军。6月4日九时四十分,德军第18集团军所属的装甲部队冲入了敦刻尔克市区,海滩上担负掩护的后卫部队约4万法军全数被俘。当天还有26175名法军官兵撤离敦刻尔克,满载法军的英军“布卡里”号驱逐舰是最后一艘撤离敦刻尔克的船只。1940年5月26日到1940年6月4日,从敦刻尔克先后撤出32.4万人,其中法军8.5万人。

有很多观点认为,1940年5月24日希特勒命令当时已经追击至距敦刻尔克仅10 公里的装甲部队停止追击是一项极其愚蠢的决定。这一说法固然很有道理,毕竟,当时如果德军装甲部队继续进行追击,英法联军势必难逃生天。但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法国战役期间德军共投入坦克3466辆,其中Ⅰ号坦克1445辆,Ⅱ号坦克1223辆,Ⅲ号坦克98辆,Ⅳ号坦克211辆,35t坦克196辆,38t坦克78辆,各种指挥坦克215辆。装甲薄、火力弱,甚至能被法制“哈德潘”装甲汽车打得抬不起头的Ⅰ号、Ⅱ号竟占到了总数的约77%!这已经是德国装甲兵的全部家底了,而这还没有计算10余天战斗的损毁、因油料弹药补充、机械故障等原因所损耗的。希特勒从内心很难接受装甲部队的进一步损失,而且由于德国工业产能和原材料的制约,这种损耗很难短期内进行补充,因为他的目的不是止步于英吉利海峡。而没有希特勒命令制约的德国空、海军的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德国空军虽然在法国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敦刻尔克战役中却没能有效遮断英军海面目标的撤离行动。德国海军部队的潜艇和快艇部队虽然对敦刻尔克附近海域的英国船只全力攻击,但也杯水车薪。其中的问题在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受德国工业产能的制约,德国的争机器面对法国这样体量的战略纵深已是强弩之末了,这迫使德国军事高层在装甲部队的使用上不得不谨慎。这本来应该足以对德国高层造成足够的警醒,然而,德国的军事指挥机关丝毫没有引起重视,以至于最后在面对作战纵深更为宽广的苏联时走上覆灭。另一方面,德国高层对与英国媾和似乎存在幻想,无论是希特勒在对英国问题上的反复犹豫还是后来鲁道夫赫斯出逃英国,都能让人看出一丝端倪。然而战争虽然是政治的延续,但战争有其自身的法则。但很显然希特勒从未认识到这一点,在其后的战争中,希特勒一再以其政治上的考量干涉将领们军事上的行动,这为德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了无数伏笔。

说到这里顺便说句题外话,不能正确的评估形势、以政治考虑干涉军事行动的,除了希特勒外在另一位以从事运输事业而出名的某人身上也尤为突出,可偏偏这俩人到如今竟然拥有一众拥趸,也真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