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著名冷冻食品交易集散地,番禺大罗塘区域分布着众多冷库,其中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2个,每日接港口码头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冷冻食品约2000吨,占广州全市70%。

疫情防控背景下,

对于超大城市广州来说,

大罗塘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安全

牵一发而动全身,

责任重、压力大。

当一箱箱冷冻食品进入国内市场后,

经多层级批发商流转,

来到终端超市、市场档口和餐饮单位,

如何在流转中确保安全呢?

当一箱箱冷冻食品从进入广东那一刻起,一个名为冷库通”的平台就在全程跟踪监管了,进口冷冻食品需要在这里录入资料获得“出生证”,开始省内市场的流通,每一环节都被记录,做到全链条安全监管、科学精准溯源,消费者也可以轻松扫码了解所采购进口冷链食品的“前生今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进口冻品的“码上”之旅

“现在有了‘冷库通’,每批进口冷链食品可以说从‘出生’到‘结束’整个链条都有迹可循了……”在番禺区大罗塘,食品公司负责人轻轻点击展示手机上的冷库通,眼前一箱冻带骨鸡全腿的全部身份和流通信息跳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批鸡全腿冻品从巴西启运,在盐田口岸入境,入境时间为2021年11月18日,进口数量为27525千克。随后进入大罗塘一家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冷库,后经一家批发公司流转,我们公司从中进了部分货,接下来将分销给番禺区内各农贸市场档口。”该负责人说。

  • 冷库通为每一批进口冷冻食品赋码,做到了检验检测、市场准入、商品流通全程可溯源,下游档口从公司每次拿货,信息都要录入上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库通”平台

“冷库通”运用区块链、大数据、AI图像识别等技术,建立物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相结合的系统化创新工作机制,结合“互联网+”采集上报的推广摸式,落实贮存者及企业经营商品贮存信息上报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商家端口不同,监管端的“冷库通”可以看到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信息,“包括了每一家冷库的出入库统计以及监督检查,通过靶向监管查询每一批进口冷冻食品的来源、去向。”番禺区市场监管局食品销售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营户在购进进口冷链食品时,

  • 要向上游供应商索取“五证”(进口货物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消杀报告、广州市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
  • 两日内在“冷库通”中及时准确上传货物来源、去向、数量、位置等关键数据及相关证明文件,在商品外包装或销售的显著位置张贴或摆放“冷库通”中自动生成的“随附追溯码”,鼓励消费者使用扫码查询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冷库通”的信息上报,打通港口码头——集中监管仓——首站冷库——终端冷库——消费终端五个节点,构筑集中监管仓和冷库全覆盖两道防线,实现了追溯信息全面贯通,口岸集装箱闭环管控,首站信息精准锁定,追溯信息规范录入,阳性排查一键查询全链呈现,疫情防控措施环环相扣,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确保疫情防控决策数据的“快、准、实”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冷库和商家是否按要求通过冷库通上报数据,番禺区市场监管局不断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溯源抽查行动,执法人员通过随机抽查进口冷链食品批次货物的方式,检查“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使用终端”全链条是否均已在“冷库通”系统录入产品流向,确保进口冷链食品经营链清晰不“断链”。

进口冷链品最后流向终端消费市场

在番禺南村一家大型超市,

冷链品销售区每批货品

展示“随附追溯码”。

“信息一目了然,消费者才有信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市民来说,冷库通可以让其知悉所选购的进口冷链食品是否具有合法来源、是否已经经过核酸检测以及消毒。市民在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候,可以扫描相应的“随附追溯码”,查看区块链冻品溯源信息,比如冻品原产国、生产批号、保质期市场、经营者以及“五证”信息等等,从而做到安心消费。

“过去对进口冻品监管主要靠台账,监管比较困难。有了冷库通,提高了监管的效能,特别是可以做到全量数据一键排查、精准定位,实现涉疫食品24小时快速应急处置,全链条跨业态闭环追溯,同时,冷库通还规范了市场,提振了消费信心。”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全国进口冻品批发交易地坐落番禺

番禺大罗塘地区是全国进口冷链食品批发交易集散地,番禺区现有2个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都分布在大罗塘,进口冷链食品每日吞吐量接近2000吨,主要从深圳、南沙、番禺等口岸入境。

走在大罗塘银建路上,冷链品贸易批发销售公司一家挨一家,商铺招牌上写着“南美牛肉”“澳洲牛肉”“国产猪副”“一站式找齐好肉”等等字样,大小冷藏车穿梭而过,一派繁忙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银建路上禺山冷库A库建成,周边大小冷库、冷链品贸易公司开始集聚,国内很多冻品交易公司都有经纪人在这里驻点,以便掌握市场行情。很多交易不是实际发生在这里,但是贸易公司在这里,这里也就逐渐成为全国冷链品贸易批发的信息中心。

目前,

大罗塘地区有1000吨以上的冷库18家,

小型冷库255家,

“大罗塘银建路上除了几家士多店,

都是冻品批发贸易公司。”。

由于大罗塘的存在,番禺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压力巨大。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比广州其他区,番禺区的进口冷链食品呈现出交易量大、流通链条复杂、经营业户数量多、经营业态种类多等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目前,番禺区共有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近1000家,涵盖生产企业、仓储服务单位、商超超市、零售店、农贸市场档口、贸易公司、餐饮单位、电商配送平台等多种业态。

03

硬核监管:

“件件采样、件件消毒”,输出“番禺标准”

“番禺是全市进口冷链食品防疫工作主战场,进口冷链食品目前的风险重点在于国外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新冠肺炎病毒可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入境内,搬运工人、加工工人、市民群众等人群在接触到受污染的进口冷链食品时可能会引起疫情。”番禺区市场监管局人员表示。番禺区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多、交易量大、流通链条复杂,为日常监管工作的创新性、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做好番禺区特别是大罗塘地区进口冷链品的市场监管工作,番禺区探索建立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严把进口冷链食品源头关。

  • 在全市率先创新设立11个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并在2021年8月5日按照市的统一要求提档升级为2个,引进六面外包装自动消杀流水线设备,设置冷库“三区二通道”,在采样、消杀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实现智能化视频监管。
  • 同时,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组建大罗塘驻点团队,聘请20多名驻点人员,实现对进口冷链食品“件件采样、件件消毒”。
  • 此外,参照隔离场所管理模式,番禺区组建2个集中监管仓工作专班,抽调2名处级干部担任班长,每个工作专班下设5个工作组,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

番禺区还发挥区冷链食品行业协会桥梁沟通和协查协管作用,组织起草团体标准《防控新冠疫情进口冷链食品出入库管理规范》,详实规定进口冷链食品的来货卸运、采样消毒、入库储存、凭证出库等管理要求,并对冷库经营单位每日班前会、从业人员健康防护、冷库环境清洁消毒、各类台帐建立管理提出了细化规定,并于去年3月22日发布全省首个关于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团体标准,通过标准引领提升冷链行业规范管理。“通过消杀等标准化操作流程,将疫情通过冷冻食品外包装形式输入的风险降到最低,有效防范输入型新冠病毒的传播,并进一步增强行业的自信心,使更多的企业、行业受惠。”

温馨提醒:

市民选购进口冷链食品要注意什么?

目前,在番禺区生产经营的进口冷链食品,均需随附“五证一码”、“四证一码”流通,确保来源合法、业经检测消毒,保障群众安全。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表示,消费者在采购进口冷链食品时,注意避开人流密集场所,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采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不购买野味

  • 在购买冷链冰鲜的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产地来源、生产日期、保质要求、进口食品检疫等信息,不要采购来历不明的食品。
  • 可通过手机扫随附追溯码查询产品的来源信息,了解清楚后进行选购。
  • 同时,遵守属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