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光伏老兵,一个久违的名字。
“当年,我从这片土地出发,引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光伏航程。今天,还是在这里,上迈1GW轻质光伏基地,正式扬帆起航!”
1月8日,江苏镇江扬中市,上迈新能源光伏产线投产典礼上,施正荣站上台前致辞。风采犹在,言语平静。
这里是施正荣的老家。59年前,他出生在这片土地上;34年前,他从这里远赴澳洲,拜学名师,精研光伏;22年前,他又回到家乡,创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从科学家转身为企业家。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从施正荣的讲话中,依稀可见写在中国光伏历史上的那些曾经的荣光,那家曾被全球瞩目的耀眼企业,那位曾登顶中国首富的身影,以及“双反”来袭巨人轰然倒塌的余震。往事如烟,皆历历在目,而当回忆消退再细细品味施正荣的发言,方惊觉其一手打造的新事业——上迈新能源的产能已悄然登上了GW级别。
上迈新能源创建于施正荣卸任尚德董事长一职的一年后,主打轻质光伏这个细分领域。7年来,中国光伏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轻质光伏概念逐步得到市场的认知和认可,上迈也终于在晶硅组件的无玻化、轻质化和薄片化上实现了诸多突破。
而今,上迈产能扩产规模到了GW级别,气候初成,终可言施正荣“重出江湖”了。昔日领军者,今朝再出发,热血未凉仍少年……
跌宕起伏的光伏旅程
1963年2月10日,施正荣出生于江苏扬中。
这个成长在长江边上的柔弱少年自幼勤奋好学。其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1991年又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施正荣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之后更是成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
但是,在实验室和写字间的岁月,没办法让施正荣的内心安定下来,他不想把一辈子的时间都浪费在学术上面。于是,他决定回国创业。
2000年,带着技术和自己积攒的40万美金,施正荣回国了。在无锡市政府的支持下,施正荣创办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并在2002年9月建成投产第一条生产线。
努力坚持加上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尚德电力在2004年实现了产值翻十倍的猛增,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2005年,无锡市政府颇为大度的帮助尚德电力完成私有化,原先占尚德股份75%的国有股获益十几倍后,相继退出。同年底,尚德电力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光伏企业。
尚德电力在纽交所上市,将施正荣身家抬高到20亿美元以上。在200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施正荣以22亿美元身家荣列第350位。最鼎盛时期,施正荣身家高达186亿元,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与此同时,施正荣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环保英雄”,被英国媒体评选为“可拯救地球50人”之一,并国内业界誉为“中国光伏教父”——因为他,中国光伏产业与国际差距缩短了15年。
至此,施正荣和尚德电力成为了中国光伏产业早期发展的一面旗帜。
2011年,以1.5GW组件出货登顶全球第一,尚德电力的荣耀达到历史最高点,这也成为了最后的绝唱。随着美国在2011年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实行“双反”,这对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尚德电力带来致命打击,加之市场环境突变、尚德内部的管理问题不断,终导致公司陷入危局。
2012年8月,施正荣辞任尚德CEO。2013年3月,施正荣再失尚德董事长一职。2013年3月20日,尚德电力实施破产重整。在公司破产之后,施正荣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他开创的光伏时代也随之远去。
从2012年至今的10年间,光伏江湖风云激荡,雄主频出,但都延续了“各领风骚三两年”的命运。组件出货量上,2012-2013年英利替代尚德称雄,但很快陷入债务危机。2014-2015天合光能登顶全球第一,在与晶科的厮杀中后退。2016-2019晶科能源持续稳坐龙头老大位置,但随着2020年隆基发力组件,江湖排名再次改写。
往事不可说,只是换了人间……
再出发的荣光与使命
虽然失去了尚德电力,施正荣依然身价不菲,其还是亚洲硅业的实控人,通过境外信托架构与亚硅BVI间接控制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洲硅业”)78.58%股份。2020年11月,亚洲硅业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
另外,施正荣也并没有沉寂。即使不再是光环耀眼的企业领袖,但知名光伏科学家的身份还是在的。“说句真心话,我骨子里头还是一个学者、一个工程师。我喜欢做0到1的事情,我喜欢创新。”施正荣说。
也正是这份科学家气质的驱使,2014年施正荣还创办了上迈新能源,组建团队开始精研轻质光伏组件。这是一片突破难度极大,但少人关注的细分蓝海市场。施正荣看到的,是光伏市场的很多痛点,比如光伏板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笨重,而轻质组件能解决这些痛点。
“这个事情值得做”施正荣说。在上迈新能源1GW轻质光伏基地投产典礼上,施正荣回忆道:
“上迈新能源在创业之初,即敏锐发现光伏行业同质化竞争的痛点,感受到市场轻质化的需求,意识到轻质光伏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因此上迈以十年磨一剑的坚韧,专注于轻质光伏领域,成为了全球唯一专业生产轻质光伏的创新型科技公司。”
2017年4月,轻质光伏组件研发初见成效。彼时施正荣于澳大利亚以一家名为Energus的公司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公司新产品——eArche的发布会。eArche是一种号称采用创新特殊复合材料,将产品的重量和厚度分别降低到传统光伏组件的20%和5%以下的“晶体硅薄膜组件”。
而后,eArche便成为了上迈新能源主推的技术和产品。与传统光伏组件相比,eArche确有其优势所在,该产品主打轻、薄、柔、美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表面、汽车和移动电站等场所,极大拓展了光伏应用领域。
2019年,上迈eArc组件历史累计出货量达到了50兆瓦。与此同时,凭着上迈新能源,施正荣以25亿财富重回“胡润百富榜”。2020年,上迈新能源又宣布完成了1200万美元的融资。
当下,伴随中国“碳中和”目标与“整县推进”政策的提出,光伏细分领域BIPV市场正在大幅兴起,这为上迈新能源的轻质组件提供更为庞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中国光伏在大干快上完成市场普及和用户教育后,更多特别场景、更多个性化需求亟待被满足。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难预见,凭借独树一帜的产品方向,上迈新能源有很大概率在光伏行业争得一席之地。
但挑战同样巨大。就目前而言,上迈新能源几十兆瓦规模的组件出货量,扩产和融资体量在如今的光伏行业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轻质光伏组件“非主流”产品的定位,决定了它本身就是小众市场,很难与通用的晶硅组件一样动辄几十GW的上量。
在此路径下,施正荣与上迈是否与某些媒体标题所期待的那样重回“神坛”,已经不重要了。如今的中国光伏也不再需要造神,一个年近60,精神矍铄、身体健旺的前辈仍在奋进前行,便足矣!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小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