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43例河南24,其中安阳市19例、许昌市4例、郑州市1例;天津14例,均在津南区;北京3例,其中丰台区2例、朝阳区1例;广东2例,均在珠海市),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天津6例,北京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广东珠海市)。

1月19日,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自1月20日6时起开展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测。

天津19日公布车辆进离津防疫政策,离津车辆须提供健康码绿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津证明。

具备以下材料之一,均可视为有效的“离津证明”,具体为: 由当事人相关单位或街镇开具的,并加盖该单位或街镇公章的离津证明。 由市交通运输委和市公安局联合印发的《进出天津市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 由天津商务局或北京商务局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具的《应急物资进出京调拨(转运)证明》。

1月19日0—24时,北京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为昨日通报的核酸检测阳性者)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为1月18日通报的核酸检测阳性者)。

确诊病例详情

确诊病例1:现住丰台区万柳园社区,冷库搬运工,每周例行做核酸检测一次。自述于1月16日出现咳嗽症状,自行服用购买的感冒药,未就医。1月19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市疾控中心检测出德尔塔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确诊病例2:与确诊病例1共同居住,冷库搬运工,每周例行做核酸检测一次。自述于1月6日出现咳嗽等症状,自行服用购买的感冒药,未就医。1月19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市疾控中心检测出德尔塔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确诊病例3:现住朝阳区平房乡石各庄村,2021年11月来京务工,为2022年1月18日诊断的无症状感染者。1月19日患者出现头痛、咽痛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继续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田间路和京城梨园东侧、机场第二高速路南侧、定福庄路西侧和幺家店路北侧围合区域划定为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的措施。管控时间将根据疫情进展情况组织专家动态研判调整。

●广东

  • 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交通运输防控专班提醒国际邮件快件收件人员,要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工作。1月16日至19日期间,收到国际快递快件的收件人员,请立即完成1次核酸检测;1月20日起,国际快递快件收件人员实施常态化免费核酸检测。

  • 1月18日,广东深圳报告1例确诊病例,是国际机组人员入驻酒店的保洁人员。目前,深圳市疾控中心已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这是深圳发现的第二例奥密克戎病例。

2022年1月16日-19日期间

收到国际快递快件的收件人员

请立即完成1次核酸检测

全市在2022年1月16-19日期间,收到国际快递快件的市民,“广州疾控”将发送温馨提醒短信。请在3天内到社区指引的核酸检测点,凭有效凭证或“广州疾控”提醒短信免费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0日起

国际快递快件收件人员

实施常态化免费核酸检测

自1月20日起,全市国际快递快件收件人员,请自收件后第3天至第7天,凭有效凭证或“广州疾控”提醒短信在社区核酸检测点开展一次免费核酸检测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

  • 尽量减少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邮购、快递物品;

  • 在收取邮件快递时保持安全距离,手消毒前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

  • 如收到国际邮件快件或货物,在签收、拆封时建议佩戴好口罩和手套

  • 拆快递时应动作轻柔,切勿大力挤压内外包装;

  • 使用湿巾对外包装、境外邮件内物擦拭清洁

  • 处理完包裹后及时摘下手套,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手部清洗消毒后方可接触眼、鼻、口及其他物品,快递外包装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及时妥善处理。

  • 收取国际邮件快件或货物后,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急性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排查

●河南

自1月20日0时起,郑州市中原区绿东村街道电缆社区69号院、中原西路街道万达社区中原万达小区东院、绿东村街道陇西社区陇海西路306号院(康桥上城品小区)由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

●陕西

1月19日0—24时,陕西无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142例。陕西已连续2天无新增本土确诊。

来源丨央视新闻、广州发布

南部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告爆料

联系电话

18968980303

(微信同号)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