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星海音乐厅以 音乐家 冼星海 命名,是目前 中国 规模 最大的音乐厅之一

2020年,我国4K电视终端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七成,8K电视成为众多品牌争抢的下一个战场。分析机构德勤发布报告预测,到2021年底,基本款8K电视机价格将降至1500美元(约9800元人民币)或以下,2021年有望成为8K电视元年。若消费门槛降至万元以内,8K电视能否开启高速增长模式?的确各主流电视品牌积极布局8K电视赛道,夏普、三星、LG、海信、创维、康佳、索尼、TCL、小米、长虹等均投入战场。以LCD、叠屏液晶、双屏液晶、OLED、Micro LED等显示技术为依托的8K电视产品百花齐放。海信即将推出DLP技术的8K激光投影(JVC与索尼都是LCOS光阀技术),LG已经推出基于Mini LED技术的8K QNED电视,小米用9999元的价格推出82英寸8K电视,新技术与低价格让8K电视前景似乎一片大好。

星海音乐厅观众席呈山谷梯田型,共1500座位,每个座位收到的 音频 基本均匀,但本次活动只开放一楼中央的400个座位

问题是目前4K UHD的节目来源仍然不多,8KFUHD的节目内容更加匮乏。我国已经开通7个4K超高清频道,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台、上海台、广东台、广州台、深圳台、杭州台等各1个,加上最新上线的BTV冬奥纪实4K超高清频道,你看过几个?留下印象的又有几个?许多单位在8K内容制作环节进行各种探索,例如新华社实现了首次“5G+8K+卫星”实况转发直播全国两会;国家大剧院进行了首次“5G+8K”舞台艺术直播,并首次实现面向消费终端的大规模8K超高清网络云分发。此外,中超冠亚军决赛8K超高清直播试验、“5G+4K/8K+VR”多视角云直播演唱会、多机位“8K+VR”直播等,看过的人估计更少。所以含括我在内,过去一直认为8K电视是个促进消费的“伪话题”,要让8K电视与节目普及走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遥远的一段路要走。

事实上11月5至7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的爵士音乐节,已经用了类似的音响设备

虽然如此,8K的示范与演出仍在努力。今年4月16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吴氏策划等协办的“8K舞台艺术展映”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光影变幻中,1979年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973年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两场音乐演出喷薄而出。四十余前大师与名团合作的现场演出拨开历史烟云,让坐在21世纪现代化剧院中的观众们穿越时光,在屏幕上欣赏黄金时代留下的艺术瑰宝。指挥家洒落的汗水、乐手们投入的眼神、琴弦震动的轨迹,在全球第一台3.7万流明8K激光投影机呈现下,给观众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8月7号-16号,首届长城星空放映节在古北水镇景区长城剧场隆重开幕,伯恩斯坦的8K视频再次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式视听艺术盛宴。稍早前的6月30日,苏州打造8K超高清剧院“5G+8K”交响音乐会首演,由陈燮阳指挥大型原创多媒体交响合唱《沙家浜·世纪波光》,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负责音乐会全程直播的是目前全球最前沿的超高清技术团队-北京中联合超高清协同技术中心,他们以超高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宽色域、高色深、22.2声道等技术,打造并落成全球首个“全标准8K”剧院。

影像科技公司台达与其关联企业Digital Projection推出的INSIGHT Laser是世界上首款商用DLP 8K激光工程投影机

11月22-25日,广州星海音乐厅也迎来了首场8K古典音乐演出,并加码内容扩充为四场,在交响乐演奏大厅再现传奇指挥大师卡拉扬、伯恩斯坦与小克莱伯执棒的名场面。四场音乐会分别是1973年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六交响曲,1974年伯恩斯坦与伦敦交响乐团的马勒第二交响曲,1991年卡洛斯•克莱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莫扎特第三十六号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1979年伯恩斯坦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NHK修复胶片重新制作的8K音乐会节目,在东京品川城际大厅举办的试听会,当时用NTT的专线传输,码率约150Mbps(4K节目最高68Mbps)<用四部4K投影机构成8K图像投射在450吋屏幕上

这些被日本人称为“伝说の名演奏”影像胶片,由德国Unitel公司录制于上世纪70 至90年代,在过去40年里一直以真空包装保存在档案馆-4℃的环境中,经技术人员的精心修复与影音效果处理,最终以数字高清8K画质和22.2声道沉浸式环绕声的编码面世。已有50多年历史的Unitel,是德国最大视频公司,从2004年起就与DGG唱片合作,利用最新的数位重整技术重新发行具有历史意义的视频节目,例如卡洛斯·克莱伯的演奏会录像。这家公司和指挥大师卡拉扬有关,Unitel Classica草创之初卡拉扬就是发起人芝一,所以早年卡拉扬与柏林爱乐演出录像制作都由Unitel担纲,让大师的经典不仅存在于唱片中,还能影像来回味其风采。首批处里的音乐会录像有四部,接着会把伯恩斯坦指挥的马勒交响曲全集,以及《大地之歌》等作品纳入名单中,它们都是20世纪古典音乐演出中绝无仅有的明珠。

支持64声道输出(可扩展)的Astro Spatial AudioSARA II处理器

事实上日本广播协会(NHK)于2018年12月1日开播BS8K超高画质卫星频道之前,就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修复经典历史影片,第一部完成的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第二部是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NHK表示,大部分电影都用35mm胶片拍摄,进行4K修复没有问题,但要符合8K的高分辨率,最好是70mm胶片,这二部电影都以70mm胶片制作。拥有电影版权的华纳兄弟与CBS公司委托好莱坞专业修复团队对原始底片进行8K扫描,对胶片上的划痕和灰尘污点通过数字修复清除,对图像的色彩进行了严谨的验证和调整。NHK方面表示:此次经过8K数字修复的影片画面焕然一新,鲜明而艳丽的画质让演员表情和表演、各种服装的质感、以及当年倾注心血打造的布景和道具的细节,以匹敌新片的面貌得到了完整的展现。NHK最终计划是达到8K/120fps HDR规格,虽然BS8K频道支持22.2声道音频,但并非所有节目都有沉浸式环绕音响,《2001太空漫游》就只有标准5.1环绕声,没有HDR,而来自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古典音乐节目内容则使用22.2声道音频和HDR。

在舞台上被广泛使用的ezacoustics AQUA-66柱状音箱

胶片数字化修复枯燥又繁琐,先要对胶片做物理修复,经过接头加固、水洗和液体超声清洁等工序后,再对胶片的声、画进行扫描数字化处理,方能进入到关键的数字化声、画素材修复这核心一步。老电影的修复艰难程度不亚于制作一部新片,长时间保存之后胶片的损伤、脏点与化学变化状态都不一样,调色师等修复人员必须了解胶片的结构原理,对每一帧画面的故障点都了如指掌。每一帧画面的修复需要前后帧反复对比,避免出现前后不衔接、还原不准确,甚至还需要根据剧情变化和当时环境,重新调出相适的气氛和色彩。修复师一天只能修几帧画面,没有耐心和毅力很难坚持下去。相比画面修复工作,声音素材的修复工作更为抽象,从原始的二声道合成声轨,要扩展成具有分离度、甚至移动感的环绕声,工作人员对艺术审美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开工。从素材导入到声、画字幕对位,再到接本输出,根据修复要求及素材质量的实际情况,最长修复周期长达一年到两年。不过这种“吃力”的工作随着科技发展在不断降低,AI技术的融入让效率得以提升,国内的百度、爱奇艺等互联网企业通过自身技术优势纷纷入局电影修复领域。一部两小时的影片,以前需要10人团队花费近20天进行修复,而利用爱奇艺的ZoomAI技术,只需12小时即可完成修复增强并上线。

星海音乐厅为了使这次放映演出完美呈现,联合台达集团和易科国际,使用全球第一台8K高亮度的DLP(37000流明)激光投影机、Astro Spatial Audio多声道处理器+ezacoustics扬声器的组合。要最大程度还原当年演出的现场效果,除了8K影像,声音的还原更是重中之重,22.2声道沉浸式声音从乐队演奏到厅堂声学环境,再到观众的反应,全部能最大程度传递到放映现场。

我观看的是第二场伯恩斯坦在1974年第二次录制的马勒《第二交响曲》。这是伯恩斯坦卸任纽约爱乐乐团总监后,极大扩大自己活动范围的名演,这期间伯恩斯坦艺术阐释更有深度,演出在剑桥的伊利大教堂(Ely Cathedral)录制,合作对象是其之后担任音乐总监、与其一拍即合的伦敦交响乐团。相比与纽约爱乐乐团的演绎,此版本延长接近5分钟,伯恩斯坦在相对缓慢的节奏中,极尽发挥了他的想象力,全曲最后在排山倒海的高潮中结束。伊利大教堂是全英唯一被列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许多史诗电影都曾在这里取景,包括《伊丽莎白:黄金时代》和《国王的演讲》等。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30年,最初只是一座修道院,后来因为亨利八世(就是那个为了离婚自己创立英国国教的国王)创立国教后迫害天主教而遭破坏;直到1109年才正式完工。一般教堂的塔楼很少是八角形的,唯独伊利大教堂特别设计成八角形的建筑,除了加强结构之外,在宗教上的意义,八角形是连接地球和天堂,时间和永恒的象征。早在哈佛大学上美学课时,伯恩斯坦就对这个教堂心向往之,能够带团亲临于此,上演的又是对自己有着重要意义的马勒作品,内心澎湃不已。在这样极具沉浸式而又令人叹为观止的环境中,音乐充满了仪式感。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观众席呈山谷梯田型,设有堂座、厢座、楼座和廊座共1500座位,每个座位听到的 音频 基本均匀,厅堂跨度80米,穹顶吊有40余只玻璃钢制作的扩散器。在这个无设限的空间中安装22.2声道,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大胆实验。1907年11月24日,马勒在维也纳歌剧院举行了一场告别音乐会,他本人指挥维也纳爱乐与合唱团演出《复活》交响曲,金色大厅挤满了文化界精英,音乐会结束时,喝采声轰然雷动,马勒感动得热泪盈眶,出来谢幕多达30次。终乐章结尾的《复活》乐段,以混声合唱为中心,加上女高音与女低音,将乐曲推向庄严而崇高的气氛,最后在慑人的音响中悠然而宽缓地结束,仿彿让听众进入天堂的境界。我在星海音乐厅欣赏过不同乐团演出,22.2声道的效果与现场演出相似度很高,弦乐群从左至右横亘舞台,铜管较后退,定音鼓鲜明的出现于舞台左方,合唱团以较高的位置分布在最后排,舞台感、规模感、动态能量都与真实演出差距不远,我认为低音可以再更饱满一点。

在音乐厅中利用沉浸式音响设备演出,国外已有不少先例

事实证明多声道方式在音乐厅环境中,也能营造极其像真的演出效果,即便最原始的录音只是二声道,但重新混音后依然优异。可为什么要22.2声道呢?NHK广播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小野一穂介绍,二十多年前他们已经开始讨论什么样的环绕声可以匹配8K超高清视频,最后实验得出结论,8个扬声器以45度角环绕成圆圈最好,同样在垂直方向,在45度的高度再放置8个通道似乎很好。再往上抬高45度就是头顶正上方,变成了8 + 8 + 1 = 17ch。既然必须与电视屏幕或投影幕结合,屏幕上的定位就很重要了,所以在L左声道和C中置声道之间加了1个,在C中置和R右声道之间也加了1个,前面的较低位置再放置3个,连同2个低音炮就成了22.2个声道。NHK提出的22.2声道格式被标准化为ITU-R BS.2051配置,后来又被无线电工业和商业协会(ARIB)标准化为ARIB STD-B59“三维多声道音响系统演播室标准”。虽然22.2声道的数量看起来规模庞大,再增加也听不出有什么好处,但一减少了马上就有区别。

NHK说22.2声道向下兼容现有的多声道音响系统,将来发行光盘载体时可方便地转换成5.1或7.1声道格式。22.2声道环绕声除了运用在音乐、戏剧类节目中可以达到身历现场的效果,其他如棒球、足球、节庆等运动节目中也非常有效。NHK曾和巴黎卢浮宫联合制作了一个8K节目,22.2声道音响会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卢博物馆中,不需要戴上VR眼镜也能有非常真实现场体验。NHK曾发布过一只看起来像海胆的22.2ch单点麦克风,实际运用不多,录音时基本上都是多麦克风收音,管弦乐团每个乐器各安装一只高指向性麦克风,并在主麦克风的几个地方安装一个氛围麦克风。尤其是22.2声道有垂直方向,所以必须上下安装环境麦克风,最后再由工程师进行分配和混音。如果22.2声道的声音用PCM格式传输,数据量会很大,NHK的8K Super Hi-Vision广播的传输流量不到100 Mbps,而声音就大约占了1.4 Mbps,所以他们用MPEG-4 AAC方式进行压缩处理。

这一次的8K视频与22.2声道体验,听得我头皮发麻,感动不已。不过我想问的是,这样的体验甚么时候才有机会在家庭中实现?由于现场使用的都是专业器材,仅8K投影机就超过二十万美元,普通人根本无缘消费,我干脆就不介绍了。2021是否成为8K电视元年并不重要,我更期待的是5年之内,8K节目真有机会走进你我的客厅中。

伯恩斯坦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在剑桥伊利大教堂录制,中央八角塔的精美穹顶天窗是中世纪结构工程与设计的伟大杰作之一,八角星形的中心雕刻着基督像,唱诗班透过教堂的穹顶,将天堂的礼赞散播到沼泽的周边。在8K视频与22.2声道的搭配下,听得我头皮发麻,感动不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