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月22日电(邵鲁文、寇春珂)“铛铛铛……铛铛铛……”,1月20日凌晨12点半,在刚开通不久的日兰高铁菏泽东站的线路上,手持检查锤的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聊城工务段高铁检查工区的工长赵述任不时俯下身子,对作业区段钢轨扣件进行检查,“赶紧拿扭矩扳手测一下这里的螺栓扭矩”,身旁的工友则根据指令使用扭矩扳手快速进行复核复紧。随后,一直保持着弯腰状态的赵述任再次检查,确保螺栓扭矩符合要求。

2021年12月26日,日兰高铁曲阜至庄寨段正式开通运营,这也标志着鲁南高铁山东段全线通车,山东有了首条贯穿东西的高铁通道。为保证日兰高铁首个春运列车的安全运营,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聊城工务段就有这么一平均年龄23岁的年轻小伙子,他们日夜奔波,守护着春运期间日兰高铁上的每一米线路。

“我们的高铁在运营时线路的标准已经完全达标,但春运期间为了使线路更加平顺,我们要反复对钢轨、道岔等部位用头发丝级别的几何标准进行检查,最终达到高铁350公里运行时立硬币不倒。”聊城工务段菏泽东线路车间副主任刘影说。

在高铁线路上经常会有一些微小的高低起伏或者不平顺,即使零点几毫米误差,在350公里的时速下,也可能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夜晚的寒风凛冽,他们却干得热火朝天,“高铁线路的精调精整是以A4纸厚度记,我和同事们要让数吨重的钢轨消除这极微的偏差,这样精细的操作难度比绣花还要高得多。”刚入职不久的高铁线路工乔增凡说。

有人说高铁线路工就像是铁路线上的“绣花师”,这个比喻非常贴切,春运期间他们每天的固定动作就是俯身测量、检查、挪动一小步、再俯身测量、检查……每一个动作,他们都要对每一根轨枕处的螺栓、扣件等进行反复检测和调整。而在进行每一处检测复核时,前前后后要有好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走三步,退两步,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短短四五百米的距离,坐在高铁上的旅客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而他们却需要检查近4个小时。

为保证春运期间列车的安全运行,各路“绣花师”们各守其位,分散在线路、道岔上,采用人工加机械的方式,对163公里线路、56组道岔和近6万颗螺丝等关键部位、部件进行检测,人人重任在肩。

这群高铁线路工们大多都是青年职工,为了高铁的安全运行,他们每晚工作要将近6个小时。特别是在春运期间,他们更是不惧艰苦,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不断为日兰高铁的安全运行赋能助力。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