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城的西北角,有一段向外凸出的城垣,名叫“夫人城”。是东晋时期襄阳守将朱序的母亲韩夫人率领全城妇孺利用一夜时间修建而成,创造历史上一段奇迹,得以青史留名。不但成为了襄阳的城市名片,千百年来更流传着一段曲折离奇的民间故事

作为土生土长的襄阳人,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夫人城”的故事。

东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前秦皇帝苻坚野心勃勃,意图吞并东晋,统一天下,为此派遣长子苻丕率领十几万大军,前来攻打重镇襄阳

当时东晋守城的将军朱序,虽然挂着南中朗将,梁州刺史的头衔,手握汉江流域军政大权,手上却只有几千人马,连敌军的零头都没有。

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前秦大军,朱序却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认为襄阳城北临汉江,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有护城河环绕,加上城墙坚固,可谓易守难攻,而且前秦的军队全是北方人,虽然作战彪悍勇猛,但却大多不识水性,没有大型战船,不可能从汉水北岸渡江攻取襄阳。

所以,朱序只是按部就班让众人加强防御巡逻,根本没有把苻丕放在眼里。

事实证明,苻丕也确实久攻不下,虽然将襄阳城团团包围,然而每次攻城都以失败告终,将士伤亡惨重,军心有所不稳。

既然强攻无法拿下,那就只能智取,苻丕一方面继续保持围困进攻的姿势,不断以佯攻侵扰,暗地里等待时机,计划从西北方出其不意渡江攻城。

朱序的母亲韩夫人,早年跟随丈夫朱焘南征北战,虽然是个妇人,但是对行军布阵样样精通。她见秦军攻城有变,觉得其中必有诈。心里很不踏实,亲自登上城墙察看地形、检查防御工事。

韩夫人围着襄阳城墙转了一圈,发现城西北角一带防御最为薄弱,而此时正是汉江枯水季,水流缓慢,对岸敌军若是趁机进攻,襄阳城就面临着灭顶之灾。

韩夫人当机立断,叫儿子马上调集人马,加修城墙,同时加派精兵强将前来把守。

朱序听了母亲的话,不以为然。一方面接连战胜,让他有了轻敌之心,另一方面城中兵士人手严重不足,连守城尚且捉襟见肘,哪里还有多余的人手去修城呢?

朱序含糊其辞,韩夫人立刻听出了言外之意,当即也没再多说废话,转身就回了府,自己亲自披挂上阵,带领全府上下的女人走上城墙,修筑工事。

全城的妇女见韩夫人全家都出动了,也争先恐后地前来参加修城。搬砖的搬砖,挑筐的挑筐,连五岁的孩子都跑来帮忙,提着篮子歪歪扭扭地来回送土。

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为了保护全襄阳城百姓的安危,加班加点连轴干,只用了一夜时间,就把残破不全的城墙补齐加高了,还新筑了一段城墙。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一大早汉江落潮的时候,苻丕安排部将石越带领五千骑兵悄悄横渡汉江,趁着防御松懈之际,一鼓作气拿下外城,夺取了几百条渡船,把大队人马运到西北角,从此处开始攻城。

战斗异常激烈,东晋守军寡不敌众,没过多久就被打开一个缺口,秦兵源源不断从西北角涌了进来。幸亏韩夫人连夜修筑了一段城墙,多了一道屏障,减缓了进军的速度,朱序这才得以有喘息的机会,急忙调集精兵强将顽强抵抗,把秦军赶了出去。

正当秦军慌乱逃窜之际,韩夫人当机立断,让朱序立刻率兵出城冲杀。秦军顾不得招架,纷纷落水,慌乱之下淹死了大半。苻丕带着残兵败将连夜逃窜,襄阳城得以解围。

苻丕吃了大亏,心有不甘,也不撤兵,继续围困襄阳,终于在一年之后,买通了襄阳城的守将李伯护,里应外合,攻破襄阳北门,俘虏了朱序,取得了襄阳之战的最终胜利。

虽然,韩夫人功亏一篑,没能保住襄阳城,并且下落不明,然而她的机智和壮举仍然得到了世人的尊重敬佩,千百年来被襄阳人民铭记,为了纪念韩夫人和襄阳城中妇女修城御敌的功劳,后人就把新修的城墙叫作“夫人城”。

故事虽然讲完了,但传奇还在继续。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纷纷以《夫人城》为名给韩夫人赋诗咏赞,如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就这样写道:“庸将昧奇正,乘鄣罕书勋。我登夫人城,想见畚锸勤。攻瑕既遇坚,坐制乌合群。异时古烈妇,鲜以智勇闻。褒称励愚懦,敢讽贤令君。作传续烈女,远绍子政文。壁间画葆羽,俾如娘子军。”对韩夫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美。

明代初期,邓俞镇守襄阳的时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夫人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修建成为东、西,南、北大约二十多米的子城,形成了如今的模样。

值得一说的是,本文采用的配图就是出自连环画《夫人城》,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私信,关键词“夫人城”,阅读完整的连环画,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关注“酒歌说文”,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