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建成一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被国外天文学家誉为未来探测器,那么它到底能实现什么功能,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青藏高原的海子山上,一处位于海拔4410米的地方,有一个占地面积达1.36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圆盘,它叫拉索,全名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流的总称。在看似虚无的宇宙空间里,其实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在飞行,而拉索装置的作用是,可以接受到外太空洒向地面的带电粒子,科学家们通过挖掘这些粒子带来的信息,探索宇宙的奥秘。

说起我国宇宙线研究,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了,1951年,我国首个宇宙线研究组在中科院成立。1954年,在海拔3200米的云南东川落雪山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落雪站。实验室使用传统的云雾式探测器进行研究,在当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先进的同类装置之一。

1989年,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际观测站项目获准开始建设,从那时起,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梯队的水平。

为了能够实现超越,达到全球领先,科学家们于2009年向国家提出了拉索项目计划。2015年12月,拉索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

因为宇宙线极易受到大气层的影响,因此,宇宙线观测站需要建在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科研团队先后历时5年时间,考察了包括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所有具备高海拔特征的区域后,最后选择了海子山。

2017年,拉索主体工程动工。按照设计,拉索项目包括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和缪子探测器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工程极其庞大。并且因为处于高海拔的山区,建设施工难度也很大。所以科研团队提出了边建设,边运行的思路。

2020年1月,项目刚刚建成一半阵列的时候,科学家们就通过拉索有了重大发现, 在银河系内发现12个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到1.4拍电子伏特的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2020年5月17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被期刊专业副主编评价为真正的突破和新时代的开始。

然而仅过了一个多月,2020年7月9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又出现了来自拉索的研究成果。

科学家们利用拉索,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亮度,并在蟹状星云内记录到挑战理论极限的、高达1100万亿电子伏的伽马辐射,并由此确定在大约仅为太阳系1/10大小的星云核心区内,存在能力超强的粒子加速器,直逼经典电动力学和理想磁流体力学理论所允许的加速极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来到2021年10月17日,经过7年多的建设,拉索成功通过了工艺验收,进入科学运行阶段。它最终是由5195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组成的一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阵列、78000平方米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以及18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交错排布组成的复合阵列。拉索也正是通过这四种探测技术,实现全方位、多变量、立体地测量宇宙线或伽马射线在大气层中的反应,并重建它们的基本信息。

目前,众多国际科学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拉索,已经有部分国际科研团队提出希望加入基于拉索的科研合作组。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发布了其最新的10年调查结果,描述了未来10年天文学界的科学目标,其中多次提及拉索作为该领域领先的项目,将决定未来发展方向。拉索也被天体物理学家Felix Aharonian称为正在运行的未来探测器。

当然,我国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满足现状,还计划在拉索上再建一个由32台望远镜组成的阵列,让拉索具备超高能宇宙线发射位置的识别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拉索承担着捕获高能宇宙线并分析其来源和机理的使命。宇宙线是人类肉眼察觉不到的天外来客,它们携带着大量天体演化以及宇宙早期的信息,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而在这个领域,来自中国的科研力量将是不可或缺的。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基于拉索的科研成功涌现出来,揭秘宇宙的秘密,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