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在央视主持春节特别节目

何岩柯央视家喻户晓的著名新闻主播,主持的《环球视线》《朝闻天下》《环球记者连线》《新闻直播间》等名牌栏目,在海内外有着巨大的影响。

何岩柯的父亲何华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为铁路6次大提速做出了重要贡献,是高铁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何岩柯的母亲舒文君也是铁路工程师,2001年患上了胃癌。

何岩柯不仅是优秀主播,还是暖心的大孝子,以孝心陪母亲抗癌……

01

何岩柯1982年5月出生于北京市,身高1.77米的他外形帅气,玉树临风,智商、情商超高,走到哪里都招人喜爱。他遗传了父母优良的基因,自小品学兼优。

何岩柯的父亲何华武1955年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市中和镇,母亲舒文君是四川宜宾人。何华武高中毕业后去农村插队,1973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华武(左)院士在外调研

大学期间,何华武与同班女生舒文君相爱。那时,火车速度很慢,何华武每次从家去学校总共280公里,却要坐6个小时。而且车上没有厕所,只有几个很小的窗口,让人闷得喘不过气来。

大学期间,何华武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中国的火车快起来,让乘客享受坐车的快乐。

1979年,何华武考入中国铁道研究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铁道部,从事铁路工程技术工作。舒文君同在铁道部工作,两人志同道合,感情相当融洽。

上世纪80年代初,何华武与舒文君在北京低调结婚。

1982年5月,儿子何岩柯降生。何华武夫妇都是工作狂,整天不着家,何岩柯小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与妈妈

在何岩柯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每天都风风火火,他很难见父母一面。父母经常出差,一走就是一两个月。

即便父母在家里,也每天早早出门,深夜才回家,何岩柯已经睡了。小时候的何岩柯不理解父母,心想:别的小朋友每天都能跟父母在一起,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总不着家?

多年后,当何岩柯成为央视的新闻主播时,他才理解父母身上那种责任和使命。

何华武主持了数十项铁路工程、铁路干线的勘查、设计、评估和决策。1997年,全国铁路首次大提速,客车平均旅行速度由每小时48公里提高到每小时55公里。

1998年,第二次大提速,最高运行时速达140-160公里。每次提速成功,都是父母最高兴、最开心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岁的何岩柯

何岩柯成年后,终于理解了父母付出后那种收获的快乐。

父母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影响着何岩柯。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品学兼优,学习没怎么让父母操过心。

何华武希望儿子学理科,将来也像他们一样做一名铁路工程师。然而何岩柯却痴迷播音,人生目标是当一名播音员。父母很开明,支持何岩柯的选择。

2000年何岩柯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何岩柯去大学报到那天,父母破例请了半天假,将他送到学校。

陪儿子办完入学手续后,父母与何岩柯在校门口告别。父亲对何岩柯说:“男人要有事业心,干一行就要干到最好。”何岩柯点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何岩柯

父亲才45岁,因过于劳累,何岩柯看到他两鬓有了几缕白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他再看看母亲,她也因工作强度太大,比同龄人显得有些苍老。

父母都将心血扑在工作上,上班时在单位忙,下了班还将图纸带到家里,经常熬夜到凌晨。想起这些,何岩柯对父母更多了几分尊敬和钦佩,眼睛也不由湿润了。

02

2001年4月,舒文君的健康出了问题,她胃口不佳,胃痛,胃部有灼热感。丈夫工作忙,儿子在上大学,舒文君独自去医院检查,结果她被确诊为胃癌。

几天后的一个星期天,何岩柯回家拿换洗的衣服,才得知母亲患胃癌的事。他知道癌症对妈妈意味着什么,流下了心痛的泪水。

何岩柯哽咽着对妈妈说:“您哪天手术?我要去医院陪您。”儿子的懂事,让舒文君心中有一丝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与父亲何华武

为不耽误儿子上课,舒文君与院方商量后,决定将手术定在星期天。手术当天,何岩柯一早就赶到医院。

妈妈在手术室里接受病灶手术,何岩柯与父亲守在手术室门口。他看见父亲眼角有泪光,何岩柯握住父亲的手,明显感觉父亲的身体在颤抖。

手术后,舒文君在医院住院,何华武在病房陪伴她。何岩柯每隔两天就利用晚饭时间,来医院看妈妈一眼,然后返回学校。

半个月后,舒文君出院回家。何华武要去外地进行铁路勘探,便买回一大堆速冻水饺、方便面、火腿肠等方便食品放在家里,然后歉意地对妻子说:“对不起,我不能在身边照顾你。”

舒文君对丈夫说:“你去吧,咱们都是铁路人,我能理解你。”何华武一走就是一个多月,何岩柯双休日在家照顾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

手术后不久,母亲开始了残酷的化疗治疗,她胃口差,整个人消瘦憔悴,身体非常虚弱。何华武只在身边照顾妻子一两天,就又走了。

舒文君一个人躺在家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何岩柯星期五晚上回家时,就从食堂打好饭菜,然后用保温桶装着带回家给妈妈吃。

双休日,他在家照顾妈妈喝水、服药,每天给她做饭。因厨艺不熟练,他的手背被热油烫出红泡。傍晚他还搀扶母亲去楼下散步。妈妈走累了,母子俩就在花圃边坐一会。

半年后,舒文君闯过了化疗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何岩柯热泪盈眶。

大学期间,何岩柯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照顾妈妈,还利用课余时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持少儿节目《走向明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

2004年大学毕业,何岩柯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他先是做外景出镜记者,然后在台里主持节目。

妻子在特殊时期,自己却没能在跟前照顾她,何华武心里满是愧疚。

2008年6月,京津高速铁路“和谐号”开通前的试车时,何华武将妻子扶上车。夫妻俩坐在时速高达350公里的高铁上,眼里都盈满泪水。舒文君也是铁路人,为丈夫感到自豪。

身为总工程师,为让我国动车永不追尾,何华武带领科研人员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光实验运行的长度就达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最终他们研发设计出来的列车控制系统,能让动车永不追尾,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

“和谐号”试车这一天,何岩柯也很激动,为父亲骄傲。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

2008年4月,何岩柯被派往美国的华盛顿担任首席出镜记者。每年春节不能回家陪伴父母,但他时刻牵挂着母亲的病情。

这些年,舒文君一直在服药。何岩柯经常在电话问妈妈,身体感觉怎么样,药物的副作用大不大,恢复状况如何。

他咨询医生后,还从国外给妈妈寄最新型的康复类药物,要是妈妈服用哪些药物感觉好一些,他就会多给妈妈寄。

何岩柯一般半年回一次国,到家的第一件事,他就是带妈妈去医院复查。每当结果显示妈妈的病情稳定恢复良好时,何岩柯就百感交集。

在美国担任记者期间,何岩柯进行了美国2008年美国大选、金融危机、中美建交30年、20国集团峰会、密苏里龙卷风、芝加哥暴风雪等众多国际事件的报道,引起巨大反响。

在美国工作那几年,何岩柯还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攻读金融MB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与同事王音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主持《朝闻天下

2012年10月,何岩柯结束在北美的工作回到央视,担任《环球记者连线》《新闻直播间》两档节目的主持人。

此后,他又主持《朝闻天下》《环球记者视线》,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主播。

由于父亲经常出差,何岩柯没有搬出去住,依然与父母住在一起,这样他方便照顾母亲。

放假的时候,何岩柯很少应酬,待在家里陪妈妈。妈妈是四川宜宾人,喜欢吃家乡的猪儿粑。他去超市采购食材,然后用糯米粉、肉馅、芽菜,裹上粽叶给妈妈做猪儿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在给妈妈做猪儿粑

他将猪儿粑做成小兔子的形状,点上两颗红豆当眼睛。舒文君一看就有食欲,一次能吃好几个。

何华武是资阳人,有时他从外面出差回来,何岩柯就做爸爸最爱吃的芽菜红烧肉。

由于何岩柯一心一意忙事业,加上业余时间都在照顾妈妈,他没有时间和机会接触异性。

2017年,35岁的何岩柯依然单身。父母一直为他的个人问题操心,催他找对象。

何岩柯找女友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对方必须爱他的妈妈,将来与他一起照顾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

现在有些女孩子比较自我,婚后不愿意照顾生病的公公婆婆,这也给何岩柯的爱情带来了艰难。据媒体报道,何岩柯至今还没有结婚,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让何岩柯欣慰的是,在他孝心和爱的滋润下,妈妈术后到现在病情始终很稳定,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这是何岩柯和父亲最幸福的事。

2022年1月,何岩柯迈入40岁的门槛。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工作,照顾好妈妈,然后再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细品名人”点评:

笔者曾在全国一家知名媒体做编辑记者时,采访了何华武院士。何老睿智儒雅,做事非常严谨,待人平易近人。他没有架子,笔者感受不到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岩柯与父母

本来笔者将稿件写完了,后来因为杂志改版,稿件没有刊发出来,心里一直有些愧疚。

何老和妻子都很优秀,他们培养的儿子出类拔萃。父亲是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何岩柯是著名的央视新闻主播,父子俩都是各自领域里的精英,互相以对方为自豪。

何岩柯与父亲都很低调,很少接受采访,他们的父子情、家事情事属首次披露。祝舒文君女士身体永远健康!祝何岩柯与父亲的事业和生活越来越好!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