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某仿生潜航器研发团队披露新动态,称他们所研制的某型蝠鲼型仿生潜航器已经开始在南海执行任务,并表示将在未来研制更大、性能更好的仿生潜航器。

这一消息引起了外界对于中国仿生潜航器研发成果的关注,而在中美两国围绕南海、台海展开的对抗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些“人造蝠鲼”组成的水下舰队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解放军遏止美军水下力量的关键要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另一支水下大军将成为遏制美军水下力量的关键】

最近一段时间,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报道一则有关国产仿生潜航器的新闻引发高度关注。据报道,国产蝠鲼型仿生潜航器已经正式应用在了我国的海洋科研领域中,正在南海某海域执行海洋环境监测任务,而该型仿生潜航器的研制单位则是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某项目组。

这是该项目组自成立以来研发的第6款仿生潜航器。在他们造过的所有仿生潜航器中,排水量最小的一款仅有10公斤,而最大的则达到了720公斤。此次投入南海部署的便是最大的那款,而项目组表示他们还将在未来进一步研发800公斤级乃至一吨级的仿生潜航器。

因为潜艇在水下时很难探测出这些东西到底是鱼还是仿生潜航器,让其陷入到草木皆兵的态势中。而在这种任务环境下,美军潜艇人员的心理压力将会激增,出现错误的概率也将大幅提高,从而让解放军有机会抓住破绽,让战局倒向对我们更为有利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