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对俄罗斯软硬兼施。他们一方面希望俄罗斯承认所谓“侵略罪行”,这样可以把他们塑造为“世界和平捍卫者”,挽回美国及其盟友日益糟糕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他们试图用乌克兰问题“吊着”俄罗斯,给俄一种“只要在国家核心利益上让步就可以得到乌克兰”的假象。然而,一番折腾下来,俄罗斯丝毫不为所动,国际社会也逐渐看透美国及其盟友挑事的嘴脸。即便美国歇斯底里的到处大喊“担忧乌克兰局势”,可除却几个一直摇旗呐喊的盟友外,大部分国家都冷眼旁观。眼见无法“搞定”俄罗斯,美国突然“想到”中国。作为俄罗斯重要经济合作伙伴,中国对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美国及欧洲盟友制裁过程中,俄罗斯能最终挺住,除自身经济韧性极强外,中国的全方位支持也不可忽视。所以在美国看来,只要“拉中国下水”就一定会“掐住俄罗斯的命门”。于是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公开威胁称: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中国也必将“付出相应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月7日报道,美国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国相信,中国最终将承担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部分代价。他的逻辑很简单,因为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将会涉及俄罗斯的金融体系,这当然也会触及中国经济。采访过程中,沙利文指出,中国没有能力弥补俄罗斯因制裁造成的经济损失,他相信中方也明白这一点。如果俄罗斯确实选择更进一步,不仅会给他们造成战略代价,而且也会给中国带来一些代价。

外界普遍指出,沙利文的发言是针对中俄两国元首会晤。因为就在几乎同时,俄罗斯《独立报》专门发表题为《俄罗斯躲在长城后面,莫斯科希望与中国加强能源与金融领域的合作》的文章中,其中专门强调俄罗斯希望在压力最大的金融领域谋求中国更大支持。会晤过程中,两国领导人还将讨论建立统一的金融基础设施,因为这将有助于两国应对西方制裁。此外,文章还透露,中国非常同意莫斯科的立场,即北约的扩张和新军事联盟的建立会破坏世界的稳定,所以两个大国应共同反对欧美的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沙利文选择此时说出这番话与其说是威胁中国,不如说是“泄愤”。他非常清楚,中国不是傻子。当前美国已经在很多领域对中国展开打压,即便中国不支持俄罗斯,美国也不会停止对中国的打压行动。既然如此,中国根本没有必要为讨好美国而开罪于俄罗斯。此外,通过沙利文的表态也可以看出,美国对俄政策已经陷入进退失据状态。

首先,美国的制裁并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非常喜欢挥舞制裁大棒。这不仅是因为制裁相对于出兵更加省钱和方便,还在于制裁可以更好的展现美国强大的一面。中国古典兵法虽常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宾”,但只动用非战争手段迫使对手妥协并不是件简单事。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对美国来说可谓“小菜一碟”。只要美国宣布经济制裁,大部分国家都会因扛不住而妥协或崩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由于美国曾在国际上很有号召力,而且盟友们也实力强劲。被制裁国家面对的往往不只是美国一国的制裁,而是以美国为首大半个世界的制裁。这种情况下,无论本土有多么完整的产业结构,在失去国际市场和缺乏金融流动的情况下都很难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美国制造业一度冠绝全球,很多国家都非常依赖。当前提到美国经济,可能更多地形容便是“去工业化”。实际上,这种形容并不贴切。美国并没有抛弃所有制造业,只是将中低端制造业剔除,保留产品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业。虽然从美国经济发展角度而言,这种做法不能说完全错误。毕竟随着人力和生产成本激增,继续保留太大规模中低端制造业是很不经济的行为,其产品几乎毫无竞争力。但从国际战略角度来说,这恰恰可以说是美国全球经济影响力衰退的开始。原本美国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产品的各个环节建立起稳定的市场信赖,其他国家产品很难与之竞争。可由于中低端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或关闭,曾经被美国近乎完全垄断的全球制造业产品市场出现罕见的空白,这就为以中国为首的其他后发国家创造机会同时大大削减世界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如今的美国,既没有曾经一呼百应的绝对国际号召力,也没有“产品爱买不买”的国际市场垄断力,对俄罗斯的制裁自然就不会产生往日的效果。可更为糟糕的是,由于经济持续衰退,美国已经没有足够经济力量支撑一场与大国的军事冲突。从美国在阿富汗仓皇地撤退及对伊朗的“隐忍不发”就可以看出,美国早已不是小布什时期的那个“打谁完全看心情”的绝对霸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美国无法有效驾驭盟友。曾经有专家对美国的霸权的基础做过非常精辟的总结,即美元、军队和盟友。从中可以看出,遍布全球的盟友体系是美国得以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重要基础之一。正是由于得到盟友支持,美国才可以将自身的对外政策有效贯彻。也正是因为有盟友的支持,美国才能根据需要随意调整经济结构。盟友体系的存在不仅大大提升美国各种政策执行效率,还部分降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成本。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和威慑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盟友的相助,美国很难在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的博弈中占太大便宜,毕竟俄罗斯有着无可比拟的主场优势。然而,美国在和俄罗斯的博弈中并没有适当照顾盟友利益。如在俄罗斯对欧洲国家出口天然气问题上,美国屡屡强硬要求以德国为首很多欧洲国家停止使用俄罗斯天然气,转而购买昂贵的美国天然气。众所周知,天然气是重要的战略级能源,不同种类的天然气要用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如果要购买美国天然气,价格昂贵不说,很多国家还要斥巨资重新建设存储设备体系,这会给相关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面对这种情况,甚至连一向支持美国的德国都展现出罕见的强硬态度,导致美国与欧洲盟友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

此后,美国的一系列操作又进一步盟友们寒心。尤其是拜登政府在没有打招呼前提下,悄悄破坏法国与澳大利亚的潜艇购买合同后,许多美国盟友已经开始感到这个曾经的“老大哥”现在已经彻底靠不住。即便一些“面上的事情”还要继续,比如继续以往的对俄制裁,可盟友们继续支持美国的热情却已经逐渐消失。从美国几次要求增加对俄制裁都被许多欧洲盟友反对的事件不难看出,美国对盟友的驾驭能力已经大幅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