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十翼,天下能通晓易经的人,非邵雍莫属了。

邵雍的《伏羲先天64卦图》,正如他自己所说:“图虽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一张先天图长在他心坎上,了如指掌,并将它们形象化。

他把先天圆图,把天地之间的阴阳消长之终始比喻为“天根”和“地窟”,并且赋诗一首: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须探月窟方知物,未识天根不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识天根,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地逢雷指的是一阳起于复卦,乾遇巽指的是一阴起于姤卦,而坤复之间就是天根,乾巽之间就是月窟。

邵雍以一首诗就把阳长阴消的此起彼伏、阴阳交替、循环往来,表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他把先天方图划分为四个阵块:

右下边西北角称为“天门”,因为此16卦全由天卦组成,乾兑离震分别代表天之日月星辰,所以叫“天门”。

左上边东南角称为“地户”,因为此16卦全由地卦组成,巽坎艮坤分别代表地之水火土石,所以叫“地户”。

天门和地户各16卦,各属天和地,互不相交,阴阳不交,所以不生物。

右上边西南角称为“人路”,此16卦皆是天在上卦,地在下卦,好比动物、人物头皆在上,地都在脚下一样,人与动物同类,但灵于万物,可以主宰万物,所以把这16卦称为“人路”。

左下边东北角称为“鬼方”,此16卦皆是天卦在下卦,地卦在上卦,就像植物根部都长在下,枝叶都长在地面上一样,而地属阴属静,所以称“鬼方”。

人路和鬼方都是天地相交的产物,它们感受日月星辰、寒暑昼夜的多寡,变化为万物,于是,世界生生不息。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