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C卡业务受理中心门前,两名女子以卖卡套为幌子,实际上是“倒票”。辽沈晚报记者 金国建 摄

据辽沈晚报“辽沈帮帮帮”报道,沈阳IC卡受理点门前总能看到有人用证件卡套换取公交发票,然后以每张四五元的价格卖出去,这样看似方便了许多人,实际是违法行为。

前日,记者来到砂阳IC卡业务受理中心前进行核实采访,在网点前看到两名50多岁女子并排坐在人行道上,一南一北,相隔两三米远,两人都穿着厚厚的棉服,头部也是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眼睛。两人的身前都摆着一大排卡夹、卡套等小件物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两人只是售卖小百货的摊贩。

一名女子从受理中心出来,直接把手中的发票递给了坐在南侧的女子,换了一个身份证卡套后就离开了。

1分钟后,两名女孩手中攥着发票来到售卡套女子身前,挑选自己喜欢的卡套,“100元发票能换这两个卡套不?”

“合不上啊,只能给你这个薄的。”售卡套女子回答道。随后交换成功,女子将发票插入手中,目测其手中的票据至少有100张。

“你的发票留着也没啥用,还不如换个卡夹呢,来,选一个呗!”女子还主动向从受理中心走出的市民搭话。小额发票可换一个极薄的塑料卡套,市场价格大多在三四角钱,而大额的发票则可换材质更优的,甚至是证件包。

不大一会儿,一个小伙骑着单车凑了过来,女子问了几句后,就拉其走出六七米远背人的地方停了下来,女子拿出数张发票交给小伙并扫码收款。

记者从不远处听到女子与一名中年男子对话,“看你们单位哪一种好报销,200元新发票你给我10元钱,时间长点的4元。”

在记者观察的15分钟里,两名女子“换票”7次,其中一人持有至少十张票。而出售3次,由于距离较远,具体成交金额不详。其间,没看到单纯购买卡套者。

张先生告诉记者,售卖卡套只是幌子,倒票才是真,“其他网点也存在,没有人管啊,像这样的一天挣两三百块钱像玩似的。通过此交易,满足了那些有交通费报销资格而无票据的人。”(金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