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好像很难融入集体,所以在群体中显得格格不入:
很难参与同事间的吐槽,对家长里短的话题也不太愿意搭腔;
寒暄和应酬的对话是他们的软肋:去商场购物最怕营业员跟着;打车最怕碰到话唠司机;出门倒个垃圾前都要在猫眼里先张望一下,就怕碰到邻居;
不喜欢聚会和团体活动,即便参与了,也是闷闷地待在一旁,不爱说话;
他们可能会得到这样的评价:沉闷、孤僻、傲慢、不合群……
而这样的结果是,他们融不进集体,就像溶不进水的杂质一样;也缺少存在感,就像隐形的空气一样。
然而,这样的人并不少。《脱口秀大会》的选手王勉弹唱过一首《社恐之歌》,讲述那些融不进集体的人在社交中的困难。
很多网友惊叹“太真实了,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他走进你那部电梯,你赶紧掏出没有信号的手机”;
“你很怕上厕所和他相遇,因为迎面走来总得寒暄几句”;
“你总是尽可能避免与他交谈,偏偏回家坐地铁赶上同一班,绞尽脑汁和他聊了五站,假装下车再等下一班” ……
看来,要勉强他们社交、融入集体,真是困难重重的事。
当然,这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有个朋友A便是这样的人。尽管她工作努力,但她的老板并不喜欢不爱说话的她;她也总是躲避抛头露面的机会,很难让别人看到自己。不仅如此,她每到一个新环境,都难以形成人脉资源,朋友也是稀稀落落的,就那么几个。
很多时候,她都会自我怀疑:我是一个糟糕的人吗?我该怎么做才能受欢迎一些呢?
难以融入集体的人,需要强迫自己改变吗?
孤独者的世界
难以融入集体,首先是性格决定的。
荣格说过:世界上存在外倾性人格和内倾型人格的人。
外倾性人格和内倾型人格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不同。
内向者的能量指向内部,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更喜欢安静和独处。对于他们而言,社交是十分耗能的事情,而独处才是“回血”的办法。
他们不爱融入他人,并非是因为孤僻,而是有选择的社交。他们也并非不需要从关系中获得连接感,只是这种需要比较低频。
而外向者的能量指向外部,他们善于从和外界的交往和资源中获取能量。在这个为外向者打造的世界中,他们往往如鱼得水,是更容易获得外在成就和价值感的人。
其次,不去融入他人,也是很多人的主观选择。
我遇到过的两个人,便做了不去主动融入社交圈的选择。
老张是一个心理学教授。退休后,他每日独自品茶看书、写文散步,享受孤独,过得悠闲自在。有时候他会去参加研讨会,即便遇到业界名人,也经常拒绝加微信。他不爱社交,也很少通过融入一个圈子的方式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然,在有些人眼里,他是个“怪怪的”人。
小李是一个创业者。他自称不喜欢和人交往,喜欢听雨打芭蕉,看雪落无声,喜欢大自然的一切,但排斥任何关系,包括朋友、恋人。他与亲人的关系也很疏淡。
表面上看,两人的表现看起来大同小异,然而实际是形似而神不似、不可同日而语。
老张不喜社交、喜欢内在的宁静,他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孤独便是他的存在之道。对于他而言,人群中缺少一种他需要的深刻性,就像那里的土壤缺少养分,所以愿意将根扎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
但小李就不同了。他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创业过程中屡屡遭遇挫折,被朋友出卖,积累了重重创伤。这些经历使他性情大变,对人性充满失望,觉得人都不可相信。于是,他开始从人群中撤回,变得自我封闭。可是,他内心对关系是既渴望又排斥的,是一种能量不流动、没有修通的状态。
像小李一样,很多早期在关系中受伤的人也会疏离群体、难以融入他人。
有些生长在失功能家庭的人,从小就被家人忽略和排斥。对于他们而言,家是一个不可归属的地方。于是,成年后,他们在任何集体中都没有归属感。为了避免遭遇拒绝,他们会首先用疏离或拒绝他人的方式使自己获得安全感。
有些回避型人格的人,可能在童年就从未得到过父母的爱和陪伴。但是,他们压抑了对父母的敌意,并将这种敌意指向了自己,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导致别人不喜欢自己,也就更加轻视自己、没有勇气参加社交。
还有一种不合群者带有明显的自恋型人格特质,他们会觉得自己无比强大,不需要与外界产生联系。这使他们用一种夸大性的防御姿态,切断自己与外界的联系。
这样的反应模式影响了社会功能,是需要觉察和成长的,也是需要做出改变、让自己更具有适应性的。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星辰
融不进集体的人是否需要改变,并不是一个可一概而论的问题。
首先,对于内向者而言,大可接纳原来的自己,并以独立人格进行社交,寻找一些更加自洽的方式去维持自身与外界的联系。
我的朋友A一直不能接纳自己是一个融不进集体的人。对自己与人群疏离的事实,她认为是自己不受欢迎、个性不好导致的。所以,她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反应。如果她在人群中的表达没有得到预期的反馈,也会造成她更深的撤退。
但是,她渐渐开始安于独处状态,也接纳自己与外界松散的连接方式,就慢慢具备了强大的自律能力和内在稳定感,也减少了他人对自己的影响,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褒贬。于是,她不再受情绪困扰,而是专注于社交本身,不迎合他人。如今她能够全然悦纳自己,如同在内心建立了强大的堡垒。
同时,内向的人对自身感受敏锐,专注于自身的思考和感受,很多哲人、音乐家、艺术家都有这样的特质。对于他们而言,在孤独中,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与其违背自己的个性去塑造成更合群和外向的人,不如扬长避短,让自己内在的部分更加丰盈强大,提升思考力和创造力,并用自己的方式对外输出。
其次,对于那些选择适当远离人群、保持一定程度孤独感的人而言,如果社会功能没有缺失,也大可保持自我、安驻当下。
哲学家周国平说过:独处是一种检验,用它可测出一个人灵魂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真正感受。
一切交往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
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友谊和爱情。
所以,那些与世俗和喧嚣保持距离的人,也许意味着他们拥有更高的灵魂质量。那些友善且独来独往的人,也许是生活在更高维度的精神空间里。
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东汉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生性带有孤高的情怀。他写的诗句,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将眼光远离了世俗庸常而投向了星辰宇宙,这也代表着文学终极的关怀。
最后,对于那些由于内在创伤和社交障碍才疏离群体的人而言,需要明白的是,孤独是可以被接纳的,但与人联结是一条绕不开的走向成熟之路。
成年人是一个逐渐融入社会的过程,需要工作、赚钱、建立家庭、寻找自我。这必然意味着需要与他人合作,学会信任他人、共同承担任务,并学会体察和共情他人、同时懂得分享自身的情绪和感受。没有人可以脱离群体、自成一个体系地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对于他们而言,疏离人群并不能使自己快乐,所以首要的一件事就是疗愈自己。在此过程中,学会喜欢自己、也信任他人,感受到来自人际的温暖,渐渐融化自己被关系的寒霜冰冻和伤害的心灵。
也许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人际关系中充满着早期模式的强迫性重复。最有效的方式,或许是和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在这种特殊的关系模式中感受到人是可以相信的、而自己是可以被接纳和看见的。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可以让我们成为一颗独一无二的小星辰,在自己的天空独自闪耀,同时也能在群体中与他人凝聚,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作者:南小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终身成长者,一个对生命充满好奇心的人
编辑 | Anny
2月16(本周三)晚8点
UM心理“换一个人结婚,婚姻就会变好吗”主题直播
一键预约,没有回放
热门跟贴